鸦片战争有多惨烈,为何十万清军打不过两万英军?战损比达44:1



在中国近代史中,曾出现过这么一场奇怪的战争:守城的士兵被外敌打得落花流水,然而旁边的民众不仅没有为被外族侵略者单方面碾压的本国军队呐喊助威,反而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瓜看戏”,甚至还有些人为了赚取可观的收入,主动帮侵略军搬运物资……
这只是这场战争的一小个缩影,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未来的走向,同时也开启了中国上百年饱受外国侵略者欺凌历史,它就是令无数中国人心痛不已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要聊聊鸦片战争这一话题还是得回到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上来。“战争是政治的延伸”,鸦片战争的爆发和中英两国在18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紧张关系密不可分。1757年,为了限制商业的过度发展,打压国家赖以为生的农业。当时的乾隆皇帝下令除了在广东设立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的海关外,其他地方禁止开展对外贸易,“片帆不得出海”。
当时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通过工业化生产的商品亟需海外市场消化掉。当时的中国是世界综合国力第一的大国,不仅是个潜力十分强大的消费市场,同时物产十分丰富。中国的特产丝绸、茶叶、瓷器,在当时都是欧洲紧俏的奢侈品。
英国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把本国生产的工业品卖给中国,然后再用换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特产。为此,英国多次派使团出访中国,并就增开通商口岸的问题和皇帝进行谈判。结果,英国人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因为皇帝都以“大清国物产丰饶,无需洋货”等理由拒绝了英国人增开通商口岸的请求。

眼看白花花的银子流入中国,而自己却没在中国赚到多少钱。英国人坐不住了,他们必须想办法来挽回对华贸易逆差。就在英国人为如何在中国赚钱抓破脑袋的时候,英国成功吞并印度的消息给了他们希望:“有了,就在印度殖民地生产鸦片,然后用货船向中国走私鸦片。”
在当时,中国的鸦片烟吸食者十分多。上到皇亲国戚下到贩夫走卒,都有吸食鸦片的人群。“大清国不准我们合法贸易,那我们就向他们走私鸦片。”于是,就在十八世纪结束后没多久,一箱箱鸦片就在印度被英国人装箱上船,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英国人的计划果真奏效了,无数箱鸦片被高价出售给任何能掏出钱购买的瘾君子。不少穷得只剩下一身破布的平民,为了能凑钱吸上一口鸦片甘愿卖儿卖女。英国人就这样凭借肮脏的鸦片走私,在中国赚取了肮脏的第一桶金。

眼看着国内无数白银被贪婪的英国鸦片贩子卷走,国民也被这种害人精折磨得半死不活。当时的道光皇帝坐不住了,他立刻命令湖光总督林则徐前往广东查封英国人走私的鸦片。一到广州林则徐就用铁腕手段控制了全部英国商人,并命令他们:“不交出藏匿的鸦片就不可以吃饭!”
没办法,英国人只能灰溜溜地交出了藏匿在广州仓库各处的鸦片。在经过道光皇帝的同意后,林则徐用“海水浸化法”全部销毁了缴获的两万余箱鸦片。所谓“海水浸化法”,即:
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工作人员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一旁观看的英国烟贩气不过,便跑到英国政府那里告状。英国政府是十分典型的资本主义政府,政府存在的很大原因就是为了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经过紧张的辩论后,英国政府议会以多数通过决定向华发起战争。由于这场战争是因为销毁鸦片而成为导火索,所以也被后世称为“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对于这场战争,英国人可谓是毫无心理准备。虽然他们早在18世纪就借出访中国侦查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情况,发现看似欣欣向荣的大清国早已埋下无数祸根。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清国再怎么外强中干,但还是可以拉起一支20万人的大军发起反击。由于军队早已分散在全球各地,英国人此时只能凑出不到万人的部队进攻中国。对于这次赴华作战,很多英军士兵可谓是抱有“必死的决心”,因为很难想象不到一万人的部队,如何才能打败二十万大军。
经过紧张的准备后,1840年6月,英国海军47艘战船携带4000人的部队,在海军少将懿律(中文名)、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中文名)的率领下,漂洋过海在广东珠江口靠岸。此时的大清国上下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根本没有把入侵的英军士兵视为重大威胁,甚至还以为他们只是英国商人组织的流寇。

果然,傲慢的清军在首次战役中就品尝到了可耻的失败。见清军在广东的防守极为严密,英军立刻北上攻打浙江。鸦片战争的首次战役——第一次定海战役,英军仅以一人受伤为代价,打死十三位清军、打伤十三位清军,并占领了中国军事重地定海(今浙江舟山)。
定海陷落后,道光皇帝慌忙组织水师围剿英国海军。此时英国人早已结束休整并率军北上,而他们的目标正是中国重要战略要地天津大沽。见兵临城下,慌乱的道光皇帝连忙中止了针对英军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决定处罚对英强硬的林则徐等官员,并同意就通商问题和英国人进行谈判。
清朝官员并不是真的想增开通商口岸,而是想办法为部队开拔东部拖延时间。英军指挥官干脆也撕下和谈的假面具,于1841年1月7日突袭大角、沙角炮台,最终占领虎门炮台。守卫的清军不敌,以死伤七百余人、自毁11艘战船的代价,放弃炮台四散而逃。在战斗结束后,英军惊讶地发现自己付出的代价极小,只占了清军损失的零头。
在听到虎门炮台落入英军之手后,道光皇帝暴跳如雷,大骂清军无能。此刻侍卫大臣奕山连忙请缨:“愿为陛下荡平夷寇!”道光听闻龙颜大悦,连忙命令奕山率领万人大军南下,攻打被英军占领的炮台。结果,奕山的万人大军还是没能打败英军。最终,虎门战役以清军丢下五百具遗体狼狈逃窜结束。
……

奕山
纵观整场鸦片战争,清军士兵打得可谓是“烂到家了”。几乎每次战役都是以清军士兵惨败,丢下无数尸体狼狈逃窜结束。而鸦片战争的战损比也十分难看,据统计八旗兵以及招募的汉人武装绿营在战争中共投入二十万大军,结果付出3100人死亡,4000人受伤的惨重代价,却没有阻止英军继续入侵。而英军以69人死亡、451人受伤这一极小的代价,就换取了极大的利益。
根据战后清朝官员同英国政府正式签署的《南京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清朝主动开放除广州之外的福州、宁波、上海三个通商口岸,同时放宽对出口茶叶的限制并准许英国工业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无偿割让香港岛并赔偿两千一百万两银元给英国。当然,狡猾的英国人也不忘提出保护自己商业利益的提案,那就是“关税协定”——即中国人向入关的英国商品征收关税需要征得英国人的同意。
《南京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从此开始,外国资本乘着《南京条约》打开的缺口疯狂涌入,冲击着中国早已脆弱不堪的小农经济。

和无能腐败的清军官兵相比,广东人民的抗英表现则十分可圈可点。在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战斗中,广东人民打出的最漂亮的一仗则要数“三元里抗英”了。
在英国人攻陷四方炮台后,反复无常的清政府因为畏惧再生事端便和英国人展开艰难的谈判。就在谈判期间,驻扎在越秀山上的英军部分士兵脱离队伍,并前往一个名叫“三元里”的小村庄中“搜刮战利品”。几个残暴的英军士兵,甚至犯下了开棺曝尸、奸淫妇女的罪行。
就算眼前是武装到牙齿的外国侵略者,三元里村民仍然奋起抵抗。因为他们保卫家乡的勇气,很明显已经超过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恐惧。这伙英军在踏入中国的土地以后从未遭遇如此激烈的抵抗,见状立刻丢下数具被打死的尸体逃回驻地。
知道英军部队肯定会率兵报复,三元里村民在村子附近的古庙集合,商讨反英大计。一个年长的村民说:“我们是抗夷的队伍,自然需要一面旗帜做引导。庙里刚好有一面‘三星旗’,不如我们就用它做指引。”众人一致讨论同意了这位村民的决定,众人在古庙前集合,举着“三星旗”庄严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

有了统一的旗帜做指挥,三元里村民手持长矛、大刀等武器前去围攻英军部队。三元里村附近几个乡的团练(相当于民兵)也自发组织起来,前去讨伐暴虐的英军。英军根本没料到会遭遇村民的强烈抵抗,结果被围困在炮台里足足半天。虽然义军已经围困住陷入包围的英军,但就是无法歼灭盘踞在四方炮台的英军。
见局势相持不下,几位团练想出了诱敌深入的妙计。他们指挥众人边打边撤,把英军引诱至牛栏冈一带。英军指挥官卧乌古见义军已退,便下令部队“乘胜追击”,结果却中了埋伏。就在英军被愤怒的村民们团团围住时,天降大雨。英军的枪炮在当时都需要通过点火燃烧火药推动弹丸发射,一下雨就只能变成毫无用处的烧火棍。
村民们见敌人无法开枪便主动发起攻击,对被引入包围圈的英军发起分割包围。除了步枪刺刀外,英军并没有携带任何多余的冷兵器,因此在同村民们的肉搏战中落入下风。见友军被中国人围困,驻扎在附近的两个英军水兵连携带做了防水处理的步枪前去进攻村民武装。这才把被围困了足足两个小时的英军士兵解救出来。
虽然“三元里抗英”最后只取得打死英军一人,打伤数十人英军的小战果。但这对于没有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的村民们来说也十分不错了。就在三元里抗英斗争结束后不久,广东人民警告英国侵略者若敢再犯:“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清军八旗兵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表现可谓是糟糕,而令人诧异的是同一支番号的部队在三百年前的战争中却打得虎虎生威。这引发了历史学家的好奇心。通过考察相关历史,他们发现:清军之所以表现这么糟糕,除了武器装备不如英军外,还和兵员素质低下以及当时落后的社会密切相关。
首先是武器方面
虽然英军在1840年的时候仍然使用和清军工作原理差不多的前装火药燧发枪。但这类武器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要比清军使用的火绳枪要好。外加英国早已开始工业革命,在武器的质量还有材质都足足甩了清军火绳枪一大截。
反观清军这边,清军的火器技术十分落后,即使在19世纪仍然使用早已落后时代两百年的火绳枪。除了火绳枪以外,清军还装备有一种需要两个人才能发射的巨型抬枪。这类枪虽然威力较大,但是精度极其不准,外加费时费力没过多久就被时代淘汰了。不但如此,清军的所有火器都是纯手工打造,不仅零件公差大而且质量也严重不过关。

抬枪
当然,英军不但提高了枪支的制造工艺,还革新了燧发枪的装填技术。他们在战争前发明了一种类似于现代定装弹的小玩意儿。它是一个小圆管,一边是足量的黑火药,另一边是燧发枪的弹丸。士兵只需要把黑火药倒入枪管,然后塞入弹丸,再用步枪枪管下的通条压实,就可以准备发射了。然而,清军仍然使用装填方式老旧的火绳枪。火绳枪不仅装填手段极其复杂,装药量也只能靠自己掌握。如果射手倒入的火药量过多,那么射手极有可能在射击的时候被炸膛的火绳枪炸成重伤。
因此,英军的燧发枪和清军的火绳枪相比,虽然称不上碾压,但是仍然具有一定优势。根据相关历史记载,一个训练有素的射手如果使用英军的燧发枪射击,一分钟可以打出两至三发子弹;如果同一个射手使用清军的火绳枪射击,那么一分钟只能打出一至两发子弹。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清军的火绳枪能否支撑长时间射击都是一个未知数。
清军连最基础的武器枪支都比敌人落后,更别提火炮、战船这样的武器了。

其次是士气方面
武器即使再精良,使用它们的士兵素质不行也白费,而鸦片战争五十年后的甲午海战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还击入侵英军部队的,就是曾为大清帝国打下江山的八旗子弟。然而在近三百年的松弛环境下,八旗早已不复往日的雄风。就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八旗军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他们鸟照遛、曲照听,俨然一副公子哥做派。
最令人气愤的是,本应该作为国家栋梁的军人毫无尊严可言。他们放任自己、自甘堕落,吸食鸦片在当时的八旗军、绿营军中已成常态。很多清军士兵,由于长官克扣军饷喝兵血,便不愿意好好在军营里服役,他们一有机会就逃避军事训练,然后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捞钱……
对士兵的剥削、压迫所导致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士兵由于待遇不好外加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便不愿意为国而战。很多清军士兵,在和英军交火时随便放几枪就算了事。如果英军士兵上好刺刀,准备发起冲锋的时候,清军干脆一哄而散。
爱国将领关天培就在守卫镇远炮台时遇到一件难事。他命令手下坚守岗位,结果却被告知“不发军饷不打仗”。没办法,关天培只得下令让库房给每位士兵赏银元两块,这才把大多数人“赶”回了战斗岗位。然而,即使已经给够了报酬,仍有人不愿意为国牺牲。

关天培
关天培知道自己的手下大多贪生怕死之徒,便下令:“锁牢炮台大门,不放任何一个兵士出逃”。不少胆小鬼,见总帅下令做决死战斗仍然想苟且偷生。有些人趁着黑夜翻炮台的城墙跑到广州城里躲避,也有人在英军的炮击过后,从炮弹炸开的大洞中飞快地逃离战场……
如果说鸦片战争时的清军是绵羊的话,那么他们的对手英军则是狡猾而又凶狠的野狼。在发动对中国的入侵作战之前,英国人早就多次侦查了中国沿海的地形地势。不但如此,英国人还借商业谈判之名考察了中国各界的情况,他们发现此时的中国,虽然看似强大,但“如同一只沉睡的雄狮”。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发起攻击,就可以打得对手溃不成军。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发展的强盛期。工业革命正井然有序地展开,海外殖民地也伴随着英军的铁蹄而逐步扩张。此时的英国人民族主义情绪是最浓厚的,参军入伍的决心和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也比较高。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再加上先进的军事理论指导让英军几乎无懈可击。仅凭落后、腐朽的清军,的确很难对付这样一支先进的部队。

最后是政治方面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而一支军队的情况如何,同样也反应了国家的政治情况如何。清军在鸦片战争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之中的糟糕表现,恰恰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最好象征。
清政府贪腐横行,等级森严,对于底层人民是恨不得敲骨吸髓。于是清朝民众就把仇恨转嫁到政府意志的执行者——军队上。在鸦片战争期间,虽然自发组织反抗英军侵略者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很多人都对入侵的英国军队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只要看见清军部队陷入和英军的苦战之中,他们便在旁边冷眼旁观,看到“精彩”的地方甚至还发出阵阵叫好声。也有些平民被英军开出的条件诱惑,甘愿帮助他们驮运物资弹药。更过分的是,部分人被英军蛊惑,自愿帮英军主收集情报,绘制作战地图……

平民都已经这样,那么国家的统治者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平息英国人的怒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换下了坚持抗英的爱国官员林则徐,换上了胆小懦弱的“夷务”琦善以及军务奕山。他们二人奉行“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疯狂打压广东反英爱国运动,镇压主战的清军将领。
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见上层官员这么媚外投降,基层官员也因此“礼遇”过境的英军部队,不仅没有派人围攻他们,甚至还给他们送去银两、食物等重要的作战物资。有了官府的“补给”,再加上掠夺老百姓赖以为生的粮食,英军士兵即使不依靠战舰上的补给也能吃饱
……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惨败,部分原因是因为武器装备简陋、兵员素质不佳,而更深层的原因还是清政府吏治腐败、奸臣横行。如果指挥清军作战的,是一个组织力高效以及廉洁的指挥层;负责政治、外交的,是一支先进同时又执行力强大的政府,那么清军不会打出44:1这样难看的战损比,不会在本土保卫战中以惨败收场,更不会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上签字。
但历史没有如果!
参考文献
【1】姜伟、张建华、王自云.鸦片战争中清军临阵溃逃原因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5(2)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