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何香凝病逝前提一要求,周总理: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同意



1972年9月6日,南京中山陵公园内,此时,礼兵分列道路两旁,邓颖超、许世友、彭冲等国家领导人正在这里,参加一场葬礼,他们的神情庄严肃穆,从出席的嘉宾还有他们严肃的神情,也不难看出这场葬礼的规格有多高。
这场葬礼是为近代著名女权运动先驱、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何香凝女士举办的,而整场葬礼之所以规格如此之高,离不开一个人操心,这个人就是敬爱的周总理。
当时的环境非常紧张,能够为一位民族人士按照最高规格办理葬礼是一件很难的事。

何香凝
其实周总理在处理何香凝葬礼这件事上也显得格外谨慎,不过因为何香凝生前的一句话,让周总理必须选择为她按照最高规格下葬,他代替党中央答应了何香凝生前的请求。
那么为什么周总理要为何香凝按照最高规格下葬呢?何香凝生前又曾说过什么话呢?这件事在当时又有何种影响呢?
叛逆的富家小姐
1878年,何香凝出生在广东省南海一个富商家庭里,她的父亲叫做何炳恒,早年是一个贫农,后来通过去香港,靠着卖茶叶慢慢发家,最后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茶业大亨。

何香凝
何炳恒一共娶了一个妻子、五个小妾,何香凝的母亲陈二,是父亲最爱的一个小妾。
早年父亲在药房打工的时候,就和陈二相识,并且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然而陈二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她是一个大脚女人。
在过去那个封建的年代,大脚女人是不被人接受的,原本何炳恒想把陈二当做妻子,可是他的父母坚决不愿意,最终何炳恒娶了其他的女人以后,才把陈二迎娶过来当了小妾。

何香凝
为了不让女儿走向和自己一样的道路,所以陈二对女儿何香凝加倍照顾,尤其是对她的脚。
过去崇尚女子小脚,这种畸形的审美残害了不少旧时代的女性,没有小脚,就很难嫁得出去。母亲陈二在何香凝到了裹脚的年龄以后,就去给她裹脚。
但是,何香凝是一个叛逆的富家小姐,既然母亲都没有裹脚,自己又为什么要裹脚呢?而且裹脚的感觉并不舒服,这种陋习相信没有几个女孩是自愿去裹上的。

何香凝
年纪小小的何香凝开始了自己的反抗,每次母亲给她裹上脚,她就要自己偷偷剪开,母亲发现以后,只好说她一顿,随后再给她裹上,可何香凝会再次剪开,这样一来二去,来回了几十遍,母亲也没有办法了。
陈二把这件事告诉给何炳恒,何炳恒一听,觉得既然女儿不喜欢,那就不裹脚了,因此何香凝才逃过一劫,她也不会想到,自己就是因为这双大脚而在日后结下了一段情缘。
虽然父亲在裹脚问题上显得很大度,但在一件事上,他却坚决不能同意,那就是读书写字。

何香凝
何家12个孩子,其中男孩有8个,由于家境殷实,何炳恒把私塾先生直接请到了家里当起来家教,每次上课的时候,何香凝也要吵着去,要是父亲不同意,她就会趴在课堂外面旁听。
父亲对此颇为不满,在父亲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何香凝所学习的应当是女工、烧水、做饭这样的活,能够将来伺候好丈夫,何炳恒还愚昧的认为,如果女孩出现在课堂上,一起上课,就会把属于儿子的只会给吸走,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不好。
父亲坚决不让何香凝上课,每次上课的时间,就把她拉到屋子里。其他的姐妹都没有像何香凝这般有志气,他们每天就是聚在一起刺绣,或者打麻将、聊天,可能在他人看来很自在,但何香凝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

何香凝
于是何香凝想了一个办法,她让自己的母亲买来了一本书,自学成才,遇到不会的、不懂的,她就会去问哥哥,或者让丫鬟去问老师,这样慢慢就学会了很多字。
可以说在父母的保护下,何香凝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一直都过得无忧无虑,可随着年纪的增长,一件事也开始让父母发愁了:何香凝都20岁了,连比她小的妹妹都嫁出去了,可她因为一双大脚,迟迟没办法嫁人,该怎么办呢?
就在父母发愁的时候,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这个人就是后来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先生。

廖仲恺
积极投身革命
廖仲恺出生于1877年的美国旧金山,父母都是旅美华工,从小接受了西洋的教育方式,在父亲去世以后,他就跟着母亲回到了国内,投奔叔父、时任清政府招商局总办的廖志岗。
廖仲恺学历很高,再加上对时政颇有独到的见解,所以就被安排前往香港皇仁中学教书。
廖仲恺毕竟是接受过新思想的人,他不喜欢裹小脚的女人,这是封建落后的思想,他想找一位没有裹脚的女人,和自己结婚,在当时,没裹脚的女人可以说十分罕见,恰好何香凝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

廖仲恺、何香凝
廖仲恺听说何香凝没有裹脚、喜欢读书,于是对她特别的心动,以廖仲恺的家庭条件和职业来说,和何香凝一家,可以称得上门当户对,然而何香凝的母亲陈二却没有瞧上廖仲恺。
原因很简单,廖仲恺的眉间有一颗大痣,在母亲看来,这是不吉利的象征,将来很有可能无法寿终正寝;此外,何香凝刚开始也没有看上廖仲恺,主要听说他太矮了,不符合自己的标准。
不过在两家父母的主持下,这桩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不久后,二人办理了婚礼,在结婚以后,何香凝才发现廖仲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

孙中山、廖仲恺
廖仲恺热爱读书、写字,这和何香凝的爱好恰好契合,二人一起读书、写诗,生活得颇为自在;另外廖仲恺妙语连珠、风趣幽默,颇得何香凝喜欢,夫妻俩如胶似漆,将自己的住所称为“双清楼”,他们二人就是双清楼主。
接着,廖仲恺响应清政府号召,东渡日本留学深造,一向不甘落后的何香凝怎么会落下自己?1902年,何香凝也东渡日本留学,成为了中国最早留学的女性先驱,一年以后,她发表了一篇女权运动的文章,更是中国最早关于女性运动的著作之一。

孙中山
随后夫妻俩一起学习,并在不久后认识了在日本的孙中山,孙中山介绍了他的革命理想,以及将来报国救民的计划,让夫妻二人深受感动!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二人立刻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何香凝也成为了中国同盟会最早的女性成员。
1908年,何香凝在日本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廖承志,生下孩子的何香凝带了一年孩子,接着又换了一家学校学习美术。

周总理、何香凝
为什么要去学习美术呢?原来此时孙中山先生想要发动起义,但是起义团需要有统一的旗号、标志、图案等,何香凝知道以后,主动接过了这个任务,为革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此期间,何香凝还遍卖自己的珠宝首饰,换做革命资金资助众人,这股气概,恐怕无人能及!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何香凝自然成为了国民党的大元老,她还先后参加了讨袁战争、护法运动等运动,和宋庆龄一起参加女性运动,为女性争取政治权利,二人也结为一对好友。

邓颖超、何香凝
此后的这些年里,何香凝和丈夫廖仲恺奔走在不同的革命阵地,都在为中国的未来和百姓的生活谋求幸福,他们也深深影响到了一位后起之秀,这个人就是周总理。
周总理和何香凝认识于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以后,而此前,何香凝曾带领工人谋求权利,已经影响到了青年周恩来。
进入黄埔军校以后,周总理就多次登门拜访廖仲恺夫妇,和他们交流中国的未来,恰好周总理的爱人邓颖超和何香凝女儿同岁,所以何香凝把邓颖超当做干女儿看待,对二人特别的热情。

黄埔军校
何香凝还让自己的女儿认周恩来为哥哥,邓颖超称呼何香凝为妈妈,关系可见一斑。周总理夫妇在廖仲恺、何香凝手下学了很多东西,为他们后来领导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周总理最敬爱的廖仲恺先生,在不久后被人刺杀牺牲了!
追随丈夫遗志
1925年,孙中山去世不久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分裂在此刻展现了出来,以孙科、邹鲁等人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对廖仲恺、何香凝这种左派人士嗤之以鼻,随后大肆抨击廖仲恺背叛孙中山,让廖仲恺百口莫辩。

孙中山
不过廖仲恺再怎么说也是国民党元老人物,党内自然无人敢动他,于是他们想到用暗杀的方式来结束廖仲恺的生命。
面对日益紧张的形势,廖仲恺显得不以为意,何香凝多次劝他加几个守卫,可他却表示:“增加卫兵,只好捉拿刺客,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我生平为人作事凭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我总是不能松懈一步的。”
当时汪精卫和廖仲恺都是左派人士,还曾好言相劝,结果廖仲恺依旧没有听从。

廖仲恺、何香凝
意外发生在8月20日当天,当廖仲恺从车上下来以后,埋伏已久的刺客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将其杀害!
事件发生以后,何香凝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她无法接受丈夫离世的消息,要求蒋介石彻查这件事。
蒋介石很快就把这些凶手绳之以法,不过以什么级别来处理廖仲恺的遗体,成为了大家争论的问题。

何香凝
最终国民党中央认为廖仲恺一生为国鞠躬尽瘁,功绩卓著,决定以国葬的规格,葬入中山陵,不过当时中山陵还未建好,所以先行运往沙河,择期迁葬。
廖仲恺逝世以后,国民党给他办的葬礼等级非常高,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悼念。
而何香凝迟迟无法走出丈夫去世的阴影,她知道幕后主使是国民党右派,从此和右派斗争成为了主要的目标!

何香凝
此后的这些年内,何香凝为女性运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她怒斥蒋介石为“国贼”,还多次帮助地下党员逃脱,也曾和邓颖超培养了大批的女性干部,为国家做了极大的贡献。
不过由于蒋介石并不能容她,因此何香凝后来出走英国、德国、南洋等地,专心研究绘画,对中国的美术事业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抗日战争期间,何香凝变卖家产,资助前线的抗日部队,她四处奔走,呼吁建立统一战线,得到了各界的支持和拥护。

何香凝、宋庆龄
内战爆发以后,她更是远走香港,创立了民革,号召各界统一起来,抵制蒋介石的内战行为。
直到1949年,她才从香港回到北京,在周总理、邓颖超的陪同下,回到了新中国,担任新中国的政协委员,从此就为新中国建设而努力奋斗。
不慎感染疾病
新中国成立以后,何香凝曾担任过政协委员、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何香凝画作
在这些年里,她把自己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海外侨胞以及艺术创作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还多次发表讲话,团结海外侨胞,给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何香凝走访各地,把自己在新中国的所见所闻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下来,她的绘画、诗词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情与信心。
多年以来,何香凝不管是从组织上还是艺术上都是一届泰斗,前来看她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人拜访,而周总理也没少抽时间,来看看她老人家。

何香凝画作
何香凝的儿子廖承志一家和母亲一起生活,只有一墙之隔,母亲当年都九十岁了,每天还要早起去给儿子熬红枣粥,然后大清早就要给儿子送去。
廖承志继承了父亲的有点,言谈举止文雅不凡,说话幽默,他很孝顺自己的母亲,每次都要当母亲的面喝完粥,母亲看着孩子喝完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就好像孩子还是在小时候一样,母子情深,令不少人看到以后,颇为感动。
而廖承志也很孝顺母亲,每次从外地回来,都要赶紧去看看母亲,给他报个平安,每天早上也要去母亲那里请安,廖承志妙语连珠,逗得她老人家哈哈大笑,这也是何香凝能活那么大年纪的重要原因。

廖承志
不过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何香凝就是这样。我们都知道,高龄的老人最害怕的就是摔倒,毕竟骨头不像从前一样硬朗,一旦摔倒很难恢复过来。
1970年,何香凝在外出的时候就不慎摔倒,骨头一下子断了!因此住进了医院。
结果到了医院以后,又感染了肺炎,引起了并发症,病得相当严重。
当时正值敏感时期,廖承志由于一些原因不允许和母亲见面,周总理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冒着很大的风险将廖承志保护了起来,接到了自己家隔壁住。

周总理
随后他又亲自来到医院看望前辈何香凝,并嘱托医院一定要全力救治,经过医院的不懈努力,何香凝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但从此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日渐衰老了下去。
何香凝很是乐观,即使感染了重病还不忘鼓励大家,恢复以后还画画来抒发感情,打发时间。
1972年初,何香凝再次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大半年,这次是肺炎复发,而且情况非常严重,周总理听说以后,赶紧来到医院看望,只见何香凝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廖承志
在这年的8月26日,何香凝拉着周总理的手,说出了自己最后的遗愿,这个医院让周总理颇为意外,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遗愿呢?
长期以来的心愿
原来,何香凝长期以来就有一个心愿,希望自己能够不要火葬,而是改用土葬,和丈夫廖仲恺一起葬入南京中山陵。
这个要求在现在看来可能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却非常的敏感。

何香凝
早在1956年,国家就颁布了相关的规定,要求全国推广火葬,周总理还在当年的法令上签了名,这是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带头推行的运动。
这个时候要周总理同意自己火葬,确实有些强人所难,而且在那个时候的环境下,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小题大做,成为一件大事,因此很多领导对这样的要求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不过周总理不一样,周总理考虑到何香凝再怎么样也算得上他的恩师,而且又是民革的领导人物,她的葬礼必须采用最高规格!并且要答应何香凝的全部要求!

廖承志、何香凝
于是周总理对何香凝说道:“不烧,不烧,你放心吧,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同意你的请求!”听到周总理同意以后,何香凝高兴地闭上了双眼。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北京去世,她去世以后,周总理也悲痛万分,考虑到何香凝的丈夫廖仲恺当年也是用国葬的标准下葬的,作为妻子的何香凝,自然也不能草率对待。
于是在周总理的操心下,9月3日当天,何香凝的葬礼在北京举行,从参加追悼会的嘉宾就不难看出党和国家有多么重视。

何香凝、毛主席
周总理、邓颖超、朱德、董必武、宋庆龄、李先念、叶剑英、徐向前等一众领导人都出席了她的追悼会,并在追悼会上致辞。
周总理肯定了何香凝的一生,给了她极高的评价,宋庆龄更是称赞何香凝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最亲密的朋友”来表示对何香凝的敬佩。
追悼会引来了北京各界政治、艺术等领域的人物出席,这样规模的大型追悼会,在那特殊的十年颇为罕见。

毛主席、朱德、何香凝、邓小平
随后,邓颖超、叶剑英、郭沫若、徐向前等人陪同廖承志一路来到南京中山陵,为了护送何香凝遗体,国家专门安排了一辆专门的火车,车上都是礼兵,送别这位伟大的女性。
到了南京以后,在南京的许世友、彭冲等领导早在中山陵安排完毕,在廖仲恺的坟墓后开了一个口,随后何香凝的棺椁由此顺利下葬,并在这里再次举行了追悼仪式,表达各界对她的亲切缅怀。
随后国家找来专业的雕刻工人为她雕刻了石碑、纪念碑,规格真是相当的高!

何香凝、廖仲恺之墓
周总理为什么要如此大张旗鼓,冒着风险给何香凝举办盛大的葬礼呢?除了私交以外,还考虑到两个原因。
首先,何香凝作为国民党左派的代表人物,在海内外都有极高的影响力,而且过去对党和国家有巨大的贡献,不能让功臣寒心,这是最大的初衷。
另一方面,这样做还有利于团结各界人士,让统一战线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廖承志就是周总理保护下来的,何香凝的葬礼也可以看出周总理对大团结所做出的努力。

何香凝
他希望能通过这件事,加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中央的联系,让大家坚信,这段困难时期,一定能很快度过!
周总理的用心非常周密,在当时有人抹黑孙中山先生,还叫停了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全部纪念活动,正是因为何香凝葬礼这件事,孙中山先生也得到了正名,在周总理的建议下,重新恢复了每年祭祀孙中山的仪式,为统一战线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何香凝女士无疑是一位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回看她的一生就不难看出,她勇于和命运作斗争,勇于面对危险艰难,是一个伟大的人!

何香凝、廖仲恺之墓
周总理这样做考虑的非常全面,处处从大局出发,维护了团结的同时,也给足了何香凝前辈一个面子,不愧为人民的好总理!
最后,也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民主党派人士致敬,对她革命的一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母狼产子时无食物,老猎人送猪头救活狼崽,数年后狼群前来报恩
2005年,广东男孩与蛇同吃同住,将蛇当成亲人,蛇真的能养熟吗?
2007年,四川一91岁老太身体不适,去医院竟查出已经怀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