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与夫人康克清,真正的革命夫妻,这份爱情让毛主席都很羡慕



朱德元帅最后一任夫人——康克清。
1976年7月6日,90岁的开国元勋朱老总病逝,此后的每个清明,康克清都会带领着儿孙们去八宝山扫墓。多年来风雨无阻。

直到1992年,康克清病重卧床,她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到八宝山为朱德扫墓,便让儿孙们带着她对朱德的思念和嘱托前去祭拜。
这是自1976年以来,朱德同志逝世16年间,康克清唯一一次没能亲自前往八宝山,也是最后一次。1992年4月22日,红军时期的“女司令”和曾经一样,跟随着朱总司令而去。
康克清与朱德是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时候相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二人成婚。一同参加过反“围剿”的作战,还有后来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最后的解放战争。在我党探索新时代的路上,二人始终是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他们穿插了一整个时局动荡的战争年代,是朱总司令的“老战友”、“老伴侣”,他们携手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也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
井冈山上的革命夫妻
1929年2月的夜晚,一点点蜡烛的光照在朱德的脸上,眼睛中泛着点点泪光。一直沉默的朱德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而朱德此时心中一直牵挂着被俘去的妻子伍若兰。

这时,毛泽东走进来后,看到朱德坐在烛前,于是安静的往烛光下放了报纸,上面写着:
“伍若兰英勇就义赣州”
此时朱德收起刚才的沉默,眼眶里已经都充满了泪水,他好像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只是还没有得到证实,如今有了消息,竟然是噩耗,他再也忍不住了。

此时毛泽东点燃了一直攥在手里的烟,沉重地说:
“伍若兰是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女儿。他就像井冈山上的兰花一样,坚韧不拔。”
在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向赣南进军,正式打响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征战的第一枪。而伍若兰就在此场战役中为了保护毛泽东和朱德吸引火力,身中数枪后,最终被俘。
伍若兰被俘后押送赣南,因意志坚定,不屈从于敌人,被残忍杀死在赣州。
自从伍若兰英勇就义后,朱德便每日都闷闷不乐,而全军上下都为朱德同志的妻子感到惋惜,可是也不知道该如何劝导朱德。
当毛主席看到这样的朱德很是担心,担心他无法从痛苦之中走出来。便与贺子珍说了这件事。贺子珍知道后也很惋惜,但是对于朱德同志的开导,贺子珍有了自己的想法。
贺子珍认为如果要让朱德走出痛苦,最好就是有新的感情。毛泽东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他的顾虑是觉得,朱德的妻子才去世不久,便给他找新的感情,是否有些不太好。

但是贺子珍以为,这件事情可以接受。这样可以让朱德走出痛苦,于是贺子珍就去找了妇女组组长曾志,让她帮忙给朱德挑选一个合适的对象。
一天傍晚,朱德像往常一样到居住地附近散步。突然闻声问好,抬头一看,来的人是红军的一位女战士,这个人就是曾志。

曾志曾经是伍若兰的校友,与朱德还是有一些交际,便和朱德交谈起来。朱德询问了宣传情况,征兵的情况。两人寒暄过后,曾志想了想便邀请朱德去他们妇女组去看看,朱德也当做去看看妇女的工作,便答应了下来。
曾志和女战士住在一间不宽敞的房间里,当朱德走进去以后,那些女战士都站了起来,欢迎尊敬的朱军长,朱德看到后都示意让她们坐下,而她们都很拘谨的坐在了自己的床上,并一声都不吭,场面很是安静。朱德见状便幽默地说:
“敌人怕我,你们怕我干什么,还不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巴。”

朱德这么一说,打破了安静的气氛,一些女战士还笑了起来。其中的一名女战士对朱德说:“朱军长,你真有意思。”朱德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坐在中间健壮的女战士,通红的脸蛋,黑黑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活力还透着追求真理的光。

朱德不禁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这名女战士回答“康桂秀”虽然只是简单的对话,但是这个突出的女战士让朱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女战士们和朱德军长就谈开了,听朱德讲讲打仗的事。大家都放松下来,变得无拘无束。
谈论过后,曾志送朱德回去的路上,小心翼翼地问:
“朱军长,若兰大姐牺牲了,我们再给你介绍个女战士吧?”
听到伍若兰的名字,朱德心中一怔,难过的意味再次涌上心头,朱德低头沉默了。这时曾志也不敢多说,片刻之后,对曾志说:“好嘛。”
曾志听到朱德没有反对,顿时心里也有了底气。想想刚才朱德对那些女战士的态度,最后注意到了说朱德有意思而且朱德特意询问名字的康桂秀。
1911年9月,康桂秀出生在江西万安罗塘湾的一个穷苦的渔民家中,才出生40天便被父亲卖给了旁边村庄的罗奇圭家做“望郎媳”,罗家一直没有儿子,所以按当地的习俗来,先找个“媳妇”,能望来个儿子。
可是,她却一直没有给罗家“望”来儿子。于是罗家便将她当做养女来抚养,让她上学,给她出去见世面。后来想要逼迫她出嫁,这时候的她却说:
“我的婚事不需要你们来操心,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不久后,康桂秀便参加了红军。1926年她加入了中国共青团,1928年便上了井冈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红色女战士。
过后,曾志便去和康桂秀谈话,想要套一套她的意思。去到她们的住处,打量着康桂秀。然后亲切地问她说:
“桂秀,你觉得朱军长这个人怎么样呢?”
而康桂秀一直回避,并且以朱德是军长为理由,告诉曾志不方便谈论。曾志又向她解释红军民主平等,什么都能够讨论,然后康桂秀便说了说对朱德的看法。
“他这样的军长可真少见。我们家乡的那些挨户团团长, 一出门就地动山摇,前后的保镖、随从一大帮子人,可够威风的。而我们的朱军长,虽是个那么大的官,能打仗,又留 过洋,有学问,可一点官架子都没有,每次见着我们这些小兵都有说有笑的”。
看到她对朱德的印象还不错,曾志就更进一步地表明了来意。向康桂秀说明想要她和朱德结婚,还向她说了朱德待人和做事都很好,希望她在结婚以后能够在生活上帮助他,给他安慰。
曾志说完后,看康桂秀也还拿不定主意,也没有强迫她,让她自己慢慢考虑考虑。
那一夜康桂秀整晚都没睡,一直想着那件事。在她的心里,她和朱军长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年龄上自己才17岁,而朱德当时已经43岁的中年人,自己的思想太过于幼稚,对于文化方面,自己识字也不多。而且他还是个军长,自己只是个普通的战士……
等等的一些对比,让她拒绝的曾志的提议,第二天一早,她还是依然去进行自己的工作。
如此看来她最终还是拒绝了曾志的建议。不过,后来朱德亲自与她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她逐渐被朱德的人品和经历打动了。朱德说:
“虽然我们彼此有些差距,但如果能走到一起,我会好好帮助你,你也可以给我许多帮助。我们会成为很好的革命伴侣,你能答应我吗?”
康桂秀这时已经被朱德的诚意所打动,她低着头红着脸,坐在那里沉默着。朱德见如此,于是和蔼地说:
“看来你是不好意思回答。能不能这样,只要你不表示反对,不摇头,就表示同意,可以吗?”
康桂秀没有表示,朱德脸上露出喜色,再次问了一遍。这次,康桂秀点了点头。
就这一个点头,让她18岁便成了朱德的夫人,并且也开始了与朱德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陪伴。成为朱德的老战友老伴侣。

朱德与康桂秀真正做到了先结婚再“谈恋爱”的历程。据康桂秀回忆,朱德在思想政治文化方面都让康桂秀得到提升,康桂秀后来的进步都与朱德的影响密不可分。而康桂秀自己也说,她能给朱德的帮助很有限,只能是对他生活上的照料和帮助。
后来,在攻克吉安时,康桂秀已经是第一方面军总部三连的一名指导员。她一直觉得“桂秀”这个名字太过于俗气,如今她领导着一个连的兵,还在以这个名字更加的不合适。
就在这时,她遇到了当年带领她成为红军战士的刘光万,和他说过之后,刘光万觉得她的提议很不错,也觉得这个名字可以改一改。
然后刘光万提议说叫“康克勤”吧,寓意着节俭勤劳。而康桂秀觉得“勤”字太过复杂,还是把“勤”字改为了“清”。刘光万听后也表示赞同。
次日,康克清就按照规定,把改名字一事上报了组织,组织也同意了。朱德也认为如此看来,说明康克清的思想是一大进步。从此之后,康克清这个名字就一直伴随着她,也陪伴着朱德,一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朱德遇难”
1938年2月,在武汉突然传出来的一条消息,让在武汉的军民们大吃一惊。街头市井都充斥着这则消息登报的叫卖声。
“民族英雄朱德以身殉国,原红军总司令朱德战死在华北抗日前线”

各种消息在武汉的街头传得沸沸扬扬,军民都为这个消息感到悲伤。在延安的党中央,毛主席也给战区发来急电,询问朱军长的情况,并且做出立即回电的指示。
康克清听到相关的情况后焦急万分,她知道朱军长带着两个连的战士前往太行前线,而如今才过了几天,就传出了朱军长殉职的消息,这让她难以相信。而就在这个时候,日本司令部又通过华语广播开始播报:
“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古县镇在飞机的猛烈轰炸下已经成为废墟,华北司令朱德和他的司令部已经化为乌有……”
康克清听到这里,如同天塌了一般。霎时间,街上传的更加激烈了,大家都在关心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的朱德总司令真的殉职了吗?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2月22日时,日军逐渐占领了屯留等地,向着解放军的驻地行进。随后日军分三路向临汾靠近,其目的就是夺取临汾,进而打击武汉和西安。中央知道这个消息后,立马让朱德对临汾以北和以西的日军进行阻击。

毛泽东连连致电朱德,让其商量对敌政策。要求朱德设法抽调有力兵团与临汾城被攻破前阻击敌人,为临汾城内军民争取时间,如果临汾不守,可能会牵动着大局的变化。下午,毛泽东便电告朱德:
“必须使用全力歼灭府城西进之敌。即使该敌冲入临汾亦决不可动摇整个战局。该敌甚少,可用一部包围之,其余全军应决心在敌后打。”
而此时的朱德身边只有两百名战士,他本可以先将指挥部撤离再做打算,但是奈何日军的攻势发起太突然,如果撤退只会让日军长驱直入。于是,朱德率领200名战士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古县镇对临汾以西的日本东路军进行阻击。
这时日本东路军的前行军探知到在正面阻击他们行进的是赫赫有名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于是日本军官立即以古县为目标,命令空军进行攻击,想要炸死朱德。

而愚蠢的日本空军军官自以为是的在地图上东找西找终于找到了和“古县”名字相仿的“故县”。他们认为这就是在与朱德交手的东路军口中的目标。于是数十架轰炸机转眼间就将“故县”炸成了废墟,其中成百上千的百姓死于非命。然而在古县阻击的朱德并没有遭遇轰炸。

日本空军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还向上禀报,已经全部歼灭敌人,废墟上已经没有了八路军的影子。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在报纸上说明了那让人揪心的消息,声称朱德已经被空军炸死。而小众一些的媒体却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也开始竞相传播。
当天晚上7点,朱德带领的两百名战士逃离古县,前往其余的地方拖慢日军的进程。朱德以少量的兵力拖慢日军至少三天的时间,给军民的转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后来,当朱德回到康克清身边的时候,康克清才放下心来。朱德听康克清说日军传出他阵亡的消息后,放声大笑:
“我朱德有避弹神功,这颗炸弹离我还远呢!”
康克清从长征前与朱德结婚后,跟随朱德一直从长征走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在建国之后,康克清担任了全国妇联主席的职位,为了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在岗位上日日夜夜的辛劳着,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默默奉献着。
“美满姻缘”
1976年7月6日,朱德那充满一腔热血跳动了近乎一个世纪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的离开了他亲爱的战友,离开了他奉献一生的伟大事业。

在朱德病逝后,康克清曾让朱德的孩子和同事为朱德换衣服,可是在家里也没有找到一件像样的衣服。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曾在他身边的人才意识到,朱德一直都只穿着那件旧旧的军装,在家人的眼睛里如此,在人民的眼睛里也是。

遵照朱德的遗愿,康克清把他多年的存款交给了党组织,朱德的意思这将会作为他最后一次向他一生奋斗的党交的党费。他行的最后一个军礼,是面向党面向了国家。
朱德在自己临别时,想到都是党和国家。一生质朴,无论什么战争都依然冲在前线上,他用他的一生谱写着为党为国的史诗。
康克清对于选择朱德这一事件,曾坦率的做出过回应。她说:
“我的婚恋观就是无产阶级的婚恋观,只要革命坚决,品德高尚,对党的贡献大,真的志同道合,我就不计年龄,不媚权势。”
随后,康克清回顾往事,眼中总含着热泪。想起曾经的风风雨雨,满眼都是对朱德总司令的思念。一段让毛主席也祝福的爱情,康克清这样将它总结:
“几十年后回顾,可算是俗话中所说的美满姻缘”。
22年后,康克清也告别了她奋斗一生的伟大事业。在1929年的她选择了追随朱德,半个世纪长久的陪伴,1992年的她,也追随朱德而去了。

参考文献:
《康克清:携手开国元勋朱德携手穿越风雨》
《康克清与朱德》
1935年400红军掩护主力撤退,因未收到撤退命令,一直打到1947年
1956年,山东男子高其煊从嘴里咳出一团黑色物体,医院检查发现竟是一颗留在体内多年的子弹!那这颗子弹是如何进入高其煊体内的呢?
在华潜伏30多年的80岁日本间谍,将经历写书出版后,怎么样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