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歼敌过百,负伤康复后回家种地。全国都在找他,他却说:我只是普通一兵
在如今的影视作品中,人们总会塑造一些“超级英雄”的角色形象,用来穿插在我们有关抗战题材的剧情中,例如一人端炮楼,一人闯敌营等等,会让我们不免产生怀疑,但是在我们朝鲜战争时期,的确有一位兵王一般的人物,创下过单兵歼敌过百这不可能完成的记录,他的经历让人听后心生澎湃,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传奇老兵柴云振传奇的一生。
1984年9月12日,一个开拖拉机的农民小伙在加油站加油时顺手拿起了加油站里的《四川日报》开始阅读,随心读报的他却被一则消息吸引了目光,在报纸的第四版上有一则寻人启示,而启示的标题是《寻找战斗英雄柴云振》,而它的内容是这样的:
寻找战斗英雄柴云振,柴云振原系我部八连七班长,在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朴达峰阻击战中英勇杀敌,荣利特等功,并授予英雄称号,因负重伤,回国住院,与部队失掉联系。本人见此启示或知其下落者,请速与湖北省孝感市39155部队政治部联系。
其中还有提到有一手食指断了一截,在朝鲜朴达峰阻击战斗中身负重伤,与部队失去联系等情况。
这时这个农民小伙很是震惊,报纸上所说的战斗英雄的经历和自己的父亲非常相似,便拿下报纸打算回家去和父亲核实,这个小伙就是柴云振的儿子,柴兵荣。
而报纸上所要找的人的确就是他的父亲柴云振,可是当他问到父亲这个问题时,父亲却一直在否认这个人是他,一直在强调不是他不是他,他们要找的是柴云振而自己的名字是柴云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位战斗英雄的名字其实是柴云正,但是因为柴云振从警卫连转入八连的时候登记员董贵成的山东口音错将“正”误写成了“振”,而要寻找的战斗英雄就是一直否认的柴云振。
其实在报上所提到的经历就是他在朝鲜战场时的经历,儿子柴兵荣怕有差错还特意询问父亲是否去过朴达峰,还有询问关于手指的细节,父亲没有否认去过朴达峰,但是对于断指的原因却只字不提,原本父亲有一兵役证明,小时候的他原本想看清楚,也被父亲收了起来。可是报纸上的信息与父亲的经历只差一个字,既然没有把握,儿子柴兵荣就想带父亲去部队驻地看看父亲是不是那个全国都在找的战斗英雄。
湖北孝感距离四川岳池的距离很远,路费不够,儿子柴兵荣还把家里的猪卖了,东拼西凑终于带着父亲来到湖北,到了湖北军区后,柴云振和儿子在军区门口遇到了发出这条寻人启事的温铁汉,温铁汉也非常谨慎,询问柴云振他的连队还有他的手指怎么断的等等信息。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他请来了曾经把柴云振背下山的老战友,孙洪发。
温铁汉并没有告诉他即将要见到的人是孙洪发,当二人见到的时候,一眼就认出对方,这时,温铁汉才放下心,没错,这个人就是柴云振。
就是这么一个人,被授予七一勋章,一位隐姓埋名30多年的一级英雄,后来的采访中,他坚持说自己只是普通一兵,在他的身上有些什么故事呢?
渡江战役显威名
1935年柴云振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地主的压迫下,他做过长工,干惯了累活重活,这也让他早早地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1947年,柴云振还在地主阶级的压迫中的时候,刚结束了抗日战争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全面内战,急于求成的国民党军队便开始了强行征兵的行动,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抓壮丁”。而正直壮年的柴云振,也免不了被抓进军营。
而在国民党的队伍里,长官相互贿赂,贪污腐败,昏庸无能。没有该具备的带兵作战能力,还时常对待士兵极为苛刻,侮辱、打骂、甚至是体罚和让士兵挨饿,在军营里也常常发生。这些事让他极其厌恶,每次参与内战,一提到与解放军作战,他都是躲避起来,拒绝参战。
到了淮海战役开始之前,国民党与解放军战事加紧,处于前线的国民党军队需要大量兵力支持,这让在四川的部队不得不前往前线支援,而这支队伍里就有柴云振。
当时部队的士兵都非常厌恶战争,所有人都在讨论国共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内战,大家都看出了共产党的军队活力强,越打越勇,而国民党的军队都在连吃败绩,都没有打的士气,而在前不久的时间中的辽沈战役,国民党军队也是彻底失败。各种消息传到了他们的耳朵里,所以军中就搞得人心惶惶,谁也不想去给国民党当炮灰,只要在战场上遇到共产党的军队,要么投降,要么逃跑。
等到了淮海战役,大雪纷飞,国共两党各自据守阵地。这时柴云振说道:“大冬天的天气冷得受不了,国民党又不供应粮食给士兵,士兵饿着肚子,个个无精打采,哪有心思打仗。”而这时的共产党军士在前线用喇叭喊话,说能够把馒头送到阵地上。而现在的国民党军队早就不忍寒冷和饥饿,防线也崩溃了,柴云振也和整连的官兵下定决心,去共产党那边。就这样,柴云振所在的部队就加入到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收编后柴云振被分配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45师警卫连。
来到了人民解放军中,柴云振真正看到了人民解放军军队中的纪律与亲兵亲民的政策,经过了人民解放军的教育,他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做事的,随即下定决心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在1949年的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最后决定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人民解放军便立即与国民党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有三大野战军,而此时的柴云振作为机枪手所属第二野战军,并且以他们的队伍作为渡江先遣军。
江面南岸的国民党军队利用地堡优势想要阻止人民解放军的前进,人民解放军也准备着船只,心中有着必死的决心,在北岸江面准备着依号令发起总攻。当天空被三颗红色的信号弹撕裂,成千上万只船只突然间溅起水花,原本平缓的江面突然变得湍急起来,瞬时间子弹如雨点一般在江面上倾泻,炮弹和手榴弹炸出的火光染红了天空。敌人以强烈的炮火射击着我们冲锋的战士,随处可见地将我们的战士射入江中。在冲锋的队伍里,机枪手柴云振观察到敌方地堡中,一直冒着火光,给我军将士造成巨大的伤亡,于是将枪口对准地堡,一顿扫射,勉强压住敌方火力后,敌方随即发现了柴云振的机关枪火力点,于是四面八方的地堡都集火在他身上。炮弹手榴弹在柴云振的船旁炸开,差点掀翻了船,场面一度十分紧张。
等上了南岸后,柴云振便选择有利的地形对敌人的地堡一顿扫射,面对江面的地堡逐渐地失去了火光,接下来就是敌人的惨叫,地堡里的人看情况不对,便开始逃窜,准备从地堡出来逃命。柴云振立即将身上的手榴弹都扔了进去,那些逃窜的人都被炸到。等到只有哀嚎声,柴云振冲进屋内,才发现这原来是指挥所,指挥军官都已被打死在里面,柴云振还缴获了不少武器。
这次渡江战役,是柴云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表现英勇。过后被光荣的授予了二等功表彰,在渡江战役中表现出色,成为渡江战役的英雄。
朝鲜战场立奇功
如果说渡江战役柴云振是勇猛,那么他在朝鲜战场的表现简直就是奇迹。
1950年内战接近尾声,国民党反动派大部分与蒋介石一起逃往台湾,而就在这时,以美国为首的十五个国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而战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如《长津湖》中张涵予所饰的军长所言,“共产党给我们分了土地,他们要来抢,绝对不能答应。”多支部队奉命入朝,柴云振的所在部队也在其中,他们在朝鲜给了美帝国主义军队造成狠狠的打击,为了世界和平与缓解中国邻地危机立下汗马功劳。其中柴云振在五次战役芝铺里地区朴达峰阻击战中的英雄壮举,为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
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彭老总为了保留我军势力,下令北撤三八线让我志愿军陆续进行休整。而在这期间敌人多次利用志愿军撤退的间隙趁虚而入,使得志愿军陷入被动。我军134团奉命掉头阻击,为志愿军大部队争取撤退时间,于是,在朴达峰山区展开了一场英勇顽强的阻击战。
芝铺里地区朴达峰在金华西南三十多里的地方,地势险要,如果敌人抢占朴达峰,对于针对我军的追击将把我军陷入必败之势,为了防止敌人对我军进行无掩护追击,朴达峰不能失守
美国侵略军25师在飞机大炮的优势下,与我军展开了五天五夜的激烈战争,虽然实力差距,我军立即展开还击,双方伤亡都较大。最终我军损失两个山头。在这个时候,敌人已经逼近我军三营前沿阵地,情况危急万分。当时三营营长“武和尚”武尚志接到命令组织力量对敌人进行阻击,于是他命令刚从警卫连补充到7班的班长柴云振带领7名战士向逼近我三营和占领主峰阵地的敌人发起反击,夺回阵地,缓解临敌风险。这个任务十分艰巨,只有九个人,而这时,柴云振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任务。
柴云振通过观察敌方阵地的地理位置,兼顾自己队伍情况,我方队伍人少而且敌方人多武器十分精良,想要强攻肯定不行,只有等到晚上利用有利条件奇袭才能成功夺取阵地。
等到夜幕降临,敌人十分的狡猾,为防止我军进行偷袭,加强了防御工事,加强了防御装备,而且在夜间,每个几分钟便会向空中发射照明弹,为防止我军在雪地中躲藏,还不时向面前进行炮击,炸出一个个弹坑。如此,我军的偷袭行动就成了一大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柴云振立即制定了最佳的行动方案。7连是个9人小组,他命令5个人先利用弹坑隐蔽,等到照明弹下落的间隙前进,一直到敌军不易发现的山脚下行动,其余4人分在前进的另外一个方向放空枪,用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就按照这个方法,柴云振带领着五名战士,艰难地摸索到了敌人的侧方。随后从敌人后方的山体发动进攻,炸毁了敌人的装备,夺去了第一个山头。
第二个山头的地势远比第一个山头的险,而且敌人吸取了第一个山头被夺取的教训,夜晚除了发射照明弹之外还会往弹坑进行扫射。我们的战士就不能再以弹坑进行掩护。于是柴云振决定让五个战士隐蔽在不同的地方,专打敌人的火力点,自己则带领三名战士,绕过火力点,靠近第二个山头。
半个小时后,柴云振带着三名战士摸到山腰,端上机关枪,把山腰里一个排的敌人消灭干净,随后登上山顶,暗中观察发现山顶的敌人还在开会,立马冲进去将其消灭干净了。如此,第二个山头也顺利地回到了我军手里。
夺回的同时,一号山头已经被我军接管,柴云振留在一号山头的两名战士现在也来和他会合。柴云振想到敌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让他们把敌人的弹药收集起来,做好随时迎击的准备。
几个小时后,天亮了,敌人不出所料的大规模反扑过来。柴云振和8个战士利用手榴弹和机关枪挡住他们的进攻,实在攻不下只能退去。随后便调来了飞机坦克对二号山头进行轰炸,山头的树木,防御工事都被炸得七零八落,其中还有三名战士中弹而亡。为了保证战斗力,三营派了新的队伍守卫第二山头,将7连的六名战士撤了下来。
随后又参加了与守卫的军队一起抗击的战斗,阵地中枪林弹雨,柴云振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牺牲,看着对面乌压压的人不断进攻,他压着心中的怒火端起机关枪向敌军倾泻。鏖战过后,看着山间堆积的尸体,回眸看到我们的红旗依然飘扬在微弱的阳光下,柴云振的脸上才露出一点喜色。这时上级传来命令,阵地有新的队伍来接守了。
回到营地后,柴云振刚吃完饭便接到命令,阵地失守了,叫柴云振带领7班战士出动,而这时的柴云振犹豫了,他犹豫的不是任务的艰巨,而是身边7班的战士已经只剩下一个了。原来在守卫的过程中,其余的战士已经牺牲了。
营长见此,因为战事紧急,最终只能再多派出两个人,面对敌人,柴云振起身与战友立下誓死保卫阵地的决心。
柴云振带领三名战士爬到半山腰,发现山腰上有个山洞,凭借柴云振多年的经验,便拉开手榴弹向里面扔去,一声巨响过后,柴云振带人冲了进去,一顿扫射,里面的敌人便开始了慌忙逃窜,柴云振将他们追了出来,敌军都向山下跑去。与山下赶来的援军会合,一共一百多人,顷刻间,敌人的子弹便像雨点一般飞来,柴云振见此情形,带领战友用机关枪和手榴弹进行还击。
很快,敌人也招架不住开始逃跑,柴云振立马端起枪,向逃跑的敌人猛射,在这次战斗中,就只剩下柴云振一个人了,身上也多出了数不尽的伤口,4个人面对100多名美国士兵,没有退缩,还是战胜了敌人,看着成堆的敌人,柴云振才松了口气。
他刚想要坐下休息,却听见身后传来了脚步声,他刚一转身,便看到四名高大的黑人士兵正朝这边走来,他立马抬起枪,没有力气瞄准最终也只打死了三个。还有一个依旧向他这边靠近,于是,柴云振丢下武器,想要与他进行肉搏,他用嘴咬掉了他的耳朵,和他扭打在一起。那黑人一急之下,咬住了柴云振的食指,柴云振两眼一黑,食指被他咬掉了去。柴云振要扣住他的眼睛,哪不知,被他摔倒在地,那黑人杀心一起,拿起身旁的石头便朝柴云振的头砸过去,柴云振当时感觉天旋地转,血流了一地。
柴云振意识模糊地爬起来,看到那个黑人士兵正向山下走去,他拿起了手中的枪,用尽最后的力气扣动了扳机,随即黑人士兵应声倒地。这时柴云振再也没有力气了,也昏死过去。
尾声
后来,他身受24处重伤,血肉模糊昏迷不醒,被他的战友,也就是开头与他相拥的孙洪发背下山去,战区医疗条件太差,便被送往蒙古的医院治疗。一年后,自己申请了复员,回到老家四川,建设家乡。朝鲜战争结束后他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而这时,他没有上台接受荣誉,而是已经回了老家。他在朝鲜战场的战功显赫,引起了邓公的重视,当即下令“就算是大海捞针也要找到”。
找到柴云振的这一消息,一时间就传遍了全国。1985年受金日成邀请,访问了朝鲜,同时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金日成还亲自佩戴“一级自由独立勋章”。2018年12月26日柴云振逝世,享年93岁。建党100周年时获得“七一勋章”。
在生前采访时,有人称柴云振老先生为英雄,而他总是说:“我不是英雄,回不来的才是英雄,我只是普通一兵。”柴云振老先生一生战功无数,在战争胜利后就回家“归隐”。当儿子拿着报纸回到家的时候,也许柴云振就已经意识到是找他了,儿子一遍遍的追问下也还在否认。无论是抢占山头立奇功,还是单兵歼敌过百人,他那淡薄名利的英雄的气节一直刻在他的骨子里。
抗美援朝的英雄柴云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刘邦琨.传奇英雄柴云振[J].文史春秋.2014(1)6-10.
方怡晖.战功赫赫英雄辈出的传奇部队[J].新时代中国空降兵.26-32.
谢佼.硝烟散去 深藏功名——记“七一勋章获得者”“活着的烈士”柴云振[J].政工学刊.2021(11)89-90.
800红军战士在贵州凭空消失,中央多次调查无果,70年后揭露真相
1969年中苏冲突后,苏联百万大军持核南下,最后为何撤退了
朱德与夫人康克清,真正的革命夫妻,这份爱情让毛主席都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