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答疑更新均来自微博「英专答疑」板块精选汇总,
如需更多细节请前往同名微博查看。
一、百科知识参考书怎么学?
提问:我在学习刘军平版本的百科这本书的时候,发现后面习题和前面知识点有些对不上,而且大部分历史事件和人物之类的都没有解释,只会提一下名字,所以想问问大家怎么学习这本书的,感觉这本书不是很详细。
@今天你做翻译了吗:刘军平这本书确实有好多错误,我是看着别人的勘误学的。而且好多题前面根本没提,做的时候找百度还不一定找得到答案。因为我目标院校基本上都是考书里的原题,我学的时候就注重刷选择题,然后记正确答案。如果你的目标院校不一定考上面的题的话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用这本书,因为确实里面错误很多。
@勾勾叉歪:当字典使,没靠它。
@昂叔的小跟班:我买过刘军平的书,还有那个李国正(超大的那本)。前者有稍微细分的点,后者框架比较完善。但我都没去看完背完哈哈哈哈哈。就是自己书上看了啥还得做笔记的,梳理了一遍时间线后我直接用anki背词条了。然后平常多看新闻,拓展知识面。背词条的时候分点,踩点答。分数不错。
@是勾陈一啊:去年这时候我也是这样,浅过了一遍之后,开始边背诵词条(小黄书)然后整理自己目标院校常考题目类型(哲学、外国或是古代诗词)然后有针对性的根据刘军平的整理大框架背诵~
二、老师看译文的视角?
提问: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什么是比较好的or会给高分的译文?
1: 考试时间有限,很难琢磨出完美的译文,所以备考类似等级的学校时翻译训练一定要以“准确”为基本训练要求。在考试时,一注重不要漏译或是一些低级词汇的错译,这会给老师留下很不好的基本印象。老师阅卷时不会按照答案参考译文一句一句对照着看,因此作答时译文整体的准确性和行文逻辑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再对语言进行适当的美化润色,但切忌过度引申和过度解读。宁可不引申,起码要把意思翻对。
2: MTI每年都有很多人跨考,与跨考生相比英专生的优势是写作时的行文逻辑和行文能力,因此更要注重这方面的练习。要学会用上平时高级英语课上学到的知识,模仿地道英语的表达和结构; 劣势是敢跨考MTI的考生一半六级的阅读分和英专生差不多,所以不要忽视阅读的训练,在这方面一定要尽量少扣分,不扣分,不然差距一下就会拉大。
@亿碗不够吃:我们老师是通顺。词翻不出来把大体意思讲出来,通顺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EC)。
@少吃薯条辣:EC 的时候,太多人注重剥去全部的翻译腔但最后意思都变了反而不可取。
三、兼职面试的奇怪经历?
提问:bot,想请问一下大家研究生阶段,都是在做什么兼职的,为什么我找工作会碰到这些奇奇怪怪的人?
@PeoplechangesodoI:感觉很多地方都是有这种教培机构?因为怕查都开的很隐蔽,没有招牌或者在居民楼里。我高中时候上的机构就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搞传销的,但请的老师是我们那最好的高中的在职老师。
@木子Mggg:看描述有点像先用高薪吸引,其实想找的是一些特殊职业人员,“面”试之后可能不符合他们需求,直接打发这种。
@请你照我说的做:会不会那些老师是请过来“装点门面”,实际上招的是想招做那种特殊服务的。
@月光撒在然日卡:培训机构要遇到靠谱的老师也是看运气的,大部分的开办人员可能本身就不是做教育的。
英专生发言bot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每日更新
英专伴侣 丨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