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奥密克戎,接种疫苗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为何老年人更应接种疫苗?



应对奥密克戎,接种疫苗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为何老年人更应接种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爆发以来,就经历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毒株变异,并且越变异,其传播速度越快,传染性越强,这也就使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疫情在世界各地反反复复发作。这不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也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向前发展。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更高传播速度和更强传染性的亚型变异毒株BA.2。该亚型变异毒株也正是引起此次我国上海疫情短时期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那么它跟初期的毒株以及德尔塔的毒株相比,存在何种不同呢?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它呢?奥密克戎病毒的来源找到了?有关媒体发现重要线索,果然与美国有关。一位病毒进化研究专家认为奥密克戎毒株可能的来源有三种。第一种可能是该毒株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因为其长期藏匿于南非,所以之前一直未被我们人类发现;第二种可能就是早期的新冠病毒原株演变而来,这种演变是通过动物体内演变出来的,而后经过动物被人类感染所发现;第三种可能就是直接在人体内演变而来,这种演变就是早期毒株借助人体演变出的奥密克戎毒株,而成为早期毒株宿主的是那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即不能强有力地抵御早期新冠病毒毒株入侵的人。新华社去年12月6日报道,奥密克戎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后不久就在多个国家蔓延开来,并且据了解,其蔓延时间仅仅半个月不到。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负责人在近日表示,奥密克戎毒株的“踪迹”已遍及全球6个区域,在3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了该毒株感染病例。而就在日前,关于该病毒的来源也发现了重要线索。央视新闻12月7日关于奥密克戎的援引报道说,早在11月23日美国就已经存在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而11月23日这个时间要早于世卫组织命名“奥密克戎”毒株的时间。报道称,该病例是来自明尼苏达州的一位30岁男子。该男子于11月18日前往纽约参加漫展,四天过后返回明尼苏达州,在返回家中的第二天就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直到12月1日被明尼苏达州卫生部确认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根据相关报道可知,与他一起参加漫展的30人中就已有15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加上今年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媒体发现并报道出了关于新冠病毒来源的种种消息,据悉,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发现了由美国建立和资助的生物实验室。据证实,这些实验室内进行了蝙蝠新冠病毒样本的试验。而就在2月底,美国驻乌大使馆紧急删除了官网上有关生物实验室的一系列相关文件。这番欲盖弥彰的操作不禁让广大网友好奇美方究竟在害怕什么?如果与其没有关系,又何必这样紧张呢?随后,英国媒体也对外发布了铁证,称新冠病毒是美国制造。据英媒报道,美国的莫德纳公司早在2016年就申请过一项基因专利,而在新冠的基因序列里面恰巧就存在这个专利基因。并且有专家表示,新冠自动获得这段基因的概率低于3万亿分之一,这样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就意味着,新冠的这段基因序列是人为植入的。种种新冠病毒来源的矛头都指向了美国,如果这些线索都还不足以证实新冠病毒的来源,那我们可以继续关注全球媒体发布的一系列关于病毒来源的消息。应对奥密克戎,接种疫苗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为何老年人更应接种疫苗?据了解,奥密克戎的R0值在7-8之间,它的亚型毒株的R0值甚至达到了8。也就是说,一个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可以传染7-8个人,而一个感染亚型毒株BA.2的患者能传染8个人。由此可见,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是新冠病毒原型毒株和德尔塔毒株的几倍,当然这样更强的传染性,会给高龄人群带来更高的感染风险。从全球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在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时候比年轻人更加脆弱。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经超过600万人次,从各国报道的数据来看,死亡人数的平均年龄均超过了60岁。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内,老年人死于新冠肺炎的情况更加普遍。再看国内的情况,在去年8月份的扬州疫情中,老年人成为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在3月18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领导人就曾指出在扬州疫情1388名感染者中,已经全程接种疫苗的占比是38%;同时60岁以上的重症患者就有67例,并且在这67例重症中,有65例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由此可见,疫苗接种对于我们防御新冠病毒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应该及时接种疫苗。在近期的香港疫情中,病亡者中90%都是老年人,而且接种疫苗者的病亡率是0.04%,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全程接种的病亡率是1.25%。因此,在面对奥密克戎的快传播速度和高传染性的威胁下,老年人更应该加快接种疫苗,并且要注意防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