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元朝为什么那么快的灭亡了?元朝并没有很快灭亡啊,其实元朝在中国古代其实并不算一个短命的王朝,跟与它同类的王朝相比甚至还算长命的,而感觉元朝短命其实跟一些错误的参照系和错觉有关。
元朝是短命朝代吗?
其实要说元朝是短命朝代也没有错,因为毕竟从它在公元1279年统一中国到公元1368年退出中原,总共只有89年。即使从忽必烈在公元1271年建立元朝算到公元1389年北元灭亡,整个时间也不过117年。而中国历史上汉唐明清这四个大一统王朝存在时间都超过200年,北宋也存在了167年,跟这些朝代相比,元朝确实短命了不少。
(元朝行政区划)
但反过来想想,在真正实现了大一统的王朝里,真正比元朝长的也就是这几个了,而且宋朝自始至终是不能算成大一统的,因为它的边界始终都在长城之内,甚至连长城之内汉人的传统领地幽云十六州都基本没有被纳入其版图。所以真正存在时间比元朝长的大一统王朝,其实只有汉唐明清四个。当然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会说夏商周的时间都超过400年,周朝甚至有800年,但夏商周这三个王朝其实并不是大一统的王朝,首先它们的疆域都还达不到后来秦朝的疆域,可以说连广义的中原地区都没有完全统一。而这几个王朝的形式还基本上属于部落联盟的性质,只是不同部落有个尊奉的名义共主,所以这几个王朝在形式上也不属于大一统王朝。
所以元朝在大一统王朝里其实是排名第五的王朝,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元朝其实也并不算太短命。而且说元朝不算短命还因为与元朝对比的参照系其实不应该是汉唐明清,而应该是秦晋隋这三个朝代。因为元朝建立之前,中国的形势和秦晋隋建立前的形势是一样的,和汉唐明清建立时的形势则完全不一样。
(南北朝晚期形势)
大家知道秦晋隋建立之前,中国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分裂。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在之前西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又分裂了549年。晋朝统一之前,如果从曹魏代汉开始算也已经分裂了60年,而如果从黄巾起义汉朝军阀林立开始算则已经分裂了96年。而隋朝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南北分裂也已经持续了273年。那么元朝统一中国之前中国是什么一个状况呢?从唐朝在公元907年灭亡之后,中国其实就又进入了一个南北分裂的时代。从五代十国,到北宋、辽、西夏对峙,再到南宋、金、西夏对峙,到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时为止,中国又已经分裂了372年。
(南宋与金、西夏对峙形势)
所以其实元朝是和秦、晋、隋一样在长期分裂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和汉唐明清在本来就统一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统一王朝可以说是有着根本不同的,其难度也要大的多。而找对了参照系,再看元朝就会发现它可一点都不短命了。因为在此之前实现了大一统的三个王朝寿命可都比元朝短非常多——秦朝统一到灭亡只维持了14年,西晋统一到灭亡只维持了36年,而隋朝从统一中国到灭亡也只维持了30年,可是元朝同样是终结了长期的分裂,在统一之后却在中原维持了89年。和与它同类的朝代相比,元朝非但不短命,相反却是非常长命了。
元朝是否抗拒汉化?
而说到元朝短命,另外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因为元朝抗拒汉化,所以它才短命。那么咱们就来看看当时元朝统治者是否抗拒了汉化。首先在公元1271年忽必烈宣布建立元朝之后就开始在其统治区域内行汉法。但元朝在建立初期却没有科举,所以这个汉法相对来说并不彻底。但从公元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之后,元朝的科举制度还是一直实行到了元朝退出中原时为止,其间只是在公元1336年和1339年停办了两次。当然元朝的科举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中进士的人数相比宋明也少的多,但后来科举制度还是得到了相对连贯的实施,所以其实当时元朝政治制度在逐步走向彻底的汉化其实也是挺明显的。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宗(元顺帝)的画像)
另外从元朝皇族来看,其实汉化的速度也并不慢,至少跟其它几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相比并不慢。当然这样说肯定很多朋友会表示反对,说元朝都到最后一个皇帝了还没完成汉化。但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继位时其实距离元朝建立也才过去了62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个北方游牧民族想彻底汉化其实也是完全不可能的。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汉化最成功的鲜卑人所建立的北魏政权,从建立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推行汉法,其实经历了108年。而在后面被认为汉化比元朝成功的清朝,即使是从入关的1644年开始计算,加上62年也才到了康熙45年,而康熙皇帝虽然也曾着力推行汉化,但他的母语仍然不是汉语,他在位早期摄政的孝庄太皇太后甚至还根本不会说汉语。而清朝第一位真正把汉语作为母语的皇帝其实是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他即位时已经到了公元1735年,此时清朝已经建立了91年。
而元朝的第一个皇帝忽必烈就会说汉语,史书记载忽必烈在位时还经常到国子监考学生的书法的背诵。当然元朝后来有几个皇帝汉语水平一般。但他们在位的时间基本都处于元朝建立之后20多年到50多年这段时间,这时有一些元朝贵族不会汉语其实完全是正常情况。而且曾经出现有皇帝汉语水平一般的情况,还有一个原因是元朝皇帝换的太频繁,从忽必烈死到元顺帝继位,39年就换了13个皇帝。所以这里面有些人汉语水平一般其实也是难免的,而且这种现象也是造成大家感觉元朝汉化非常慢的原因。比如说元朝的第6个皇帝泰定帝汉语说得一般,可能不知道的人就会觉得元朝皇族汉化实在太慢了,但其实泰定帝继位时元朝才刚刚建立52年,如果把这个时间换算成清朝,此时才是康熙35年,当时清朝不会汉语的贵族也还是大有人在的。
(北元昭宗)
而且元朝后期的多位皇帝其实汉文化的水平是相当高的,根据现在能看到的文献,元朝中期的元文宗有四首相当有文采和意境的汉诗传世。而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也著有汉诗,而且史书记载他能文、能诗、能书,特别是汉字书法写的好。而他的儿子,也就是北元的元昭宗则比他汉化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他不但汉诗也写也很好,而且模仿宗徽宗的瘦金体书法几乎能乱真。而如果类比,他相对于元朝比乾隆相对于清朝还早。所以至少从皇族这个角度,元朝的汉化速度一点也不比清朝慢,甚至比清朝更快。
所以元朝的“短命”本身其实是不太准确的,所谓元朝统治者汉化慢甚至完全没有汉化更是一种错觉。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终结了大分裂局面的王朝里最长命的王朝,而它相对于汉唐明清的“短命”一是因为长期分裂之后整合各地局面本身就很困难,这类王朝“短命”是难逃的宿命,二是因为元朝宫廷政变太多,政权更迭过于频繁,最后又发展成军阀割据,而相对来说民族矛盾其实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原因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