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秦始皇一个地球仪,再告诉他秦国的范围,结果会怎么样?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给秦始皇一个地球仪,让他知道秦国的范围,结果会怎么样?恐怕不会怎么样,因为虽然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别忘了长城也是秦始皇修建的,所以其实在那个时代,秦国的疆域就已经达到了当时中原王朝的极致了,无论知不知道外界如何恐怕都不会改变当时的历史进程。
想做到和能做到始终是一个矛盾
也许有朋友觉得,如果秦始皇知道了世界有多大和秦朝在世界上的位置,他也许会早早的就发动西征,那么世界历史就会被改变。但其实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地域限制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与军队战斗力都决定了秦国就算知道世界有多大也走不了多远。

(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秦朝当时基本只能把版图稳定在长城以内)
首先的一点是中国的地域限制。应该说秦国的统一和后世那些大一统王朝还是不太一样的,即秦国的统一只是长城以内的统一,也就是只局限在农耕区域,连北方的草原都没有涉及。也许有些朋友会举例说秦将蒙恬(tián)曾经大败匈奴,夺回河套地区,所以如果秦始皇知道了世界有多大,愿意对外征讨,匈奴无法阻止他的脚步。
但这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因为当时蒙恬击败匈奴是在河套地区,而河套地区不完全是游牧地区,有大量农耕区和河流的存在的存在,所以相对来说并不是特别适合匈奴骑兵作战,因此蒙恬率领的中原军队在此地可以大败匈奴。

(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当时无力在草原地区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
但如果出了河套再往北就进入了完全的草原地带了,而在这里中原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确实很难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占据上风的。汉武帝时代能够北伐匈奴是因为从文帝、景帝时代开始,汉朝就对马政进行了巨量投入,到武帝时期已经积累起了数十万匹战马,所以能够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部队,这才在北南匈奴的战争中获胜。而在秦始皇朝代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即使知道了世界多大,修建长城也是当时唯一选择,就像明朝一样,已经知道新大陆的存在了,该修长城还得修长城)
所以即使知道了世界有多大,秦朝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改变与匈奴之间的军事形势,可能还是得修长城,以保护内地百姓的安全,保证农业生产尽量少受到游牧骑兵的侵扰,这一点对于永远是至关重要的,知道不知道世界有多大都改变不了。
知道世界有多大中国的文明形态也无法转变
即使知道世界有多大,也改变不了中国周边的地理环境。中国周边仍然是北面戈壁草原,西面南面大漠高山,东面三万多里的大洋,而这些环境在秦始皇时代都是实实在在根本无法逾越的“天堑”。
另外即使秦始皇知道世界有多大,也改变不了当时的中国和之后一千多年中国农业文明的形态,因为中国广大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始终不可能仅仅依靠海洋贸易来维持,因此农业还会是之后这一千多年的国本,国家的主要资源还是会投入农业生产之中。因为当时的航海技术还极其原始,打个比喻就像现代我们人类的宇航技术。即使现代我们人类知道了宇宙有多大,也向宇航技术投入了巨资,但人类离走出太阳系也仍然有着几何级数的差距,殖民太空中的其它星球乃至星系也仍然还停留在科幻小说里。
当时的秦朝就算知道了世界有多大,面临的形势也跟现代人知道宇宙有多大之后一样,没有航海技术的突破,跨越大洋的远征也跟现代的火星殖民一样,至少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秦朝也不可能不顾当时现实的国计民生,去花大力气搞远洋殖民。

(甘英出使西域,已经走到亚洲的尽头,其实是已经基本知道欧亚大陆的体量了,但也没办法逾越那个时代)
而从陆路走也一样。要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军队成功通过。要知道在将近300年后,当甘英试图出使罗马受阻之后,仅仅从波斯湾或者黑海回到安息的首都泰西封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而要知道泰西封距波斯湾仅仅500多公里,距黑海也只有900公里,甘英一路还一直有当地向导陪同。所以即使知道世界有多大,秦始皇时代也改变不了去一趟欧洲一趟就得好几年,回来又得好几年的情况,这还是在一切顺利,沿途没有任何阻拦与意外的情况下,但在实际情况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中原地区周围的那些大漠、戈壁、草原和大洋在当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人大规模的逾越,而中国的文明形态又是以农业文明为本,当时也无法改变,所以对海外贸易没有太大的需求,整个国家不可能因为知道了外面世界的存在就一心一意去苦研航海技术,把国家变成海洋国家。举个例子比如其实后来的汉朝已经非常接近知道世界有多大了,甘英已经到来了波斯湾或者黑海岸边,这其实已经接近超过欧亚大陆的一半了,而且当时汉朝人确切知道罗马帝国的存在,也知道罗马帝国大致有多大,所以才管它叫大秦,但这又能改变什么呢?
所以文明的发展很多时候还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即使多知道一些,面对很多在当时无法改变的客观现状,最终结果也未必有太多不同。除非你给秦始皇现代的地理知识,又给他现代的科技,使他有现代人的行动能力,那恐怕才能彻底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欢迎您向朋友推荐本号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