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民国时期的汉字拉丁化运动?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如何看待民国时期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其实汉字拉丁化绝非始于民国,只是在民国这个时间点达到了高峰。而汉字拉丁化运动其实也是跟中国近代的衰落密切相关的,因此才会在中国衰落的最低谷,也就是民国时期达到其巅峰。因此在中国走出了民国时期的贫弱之后,汉字拉丁化也渐渐销声匿迹了。不过汉字拉丁化还是留下了一些遗产,比如在现在的电脑时代,大家所用的拼音输入法其实和汉字拉丁化也还是有一些渊源的。
汉字拉丁化的起源
汉字拉丁化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罗明坚和郭居静。他们在编写葡汉词典时曾先后编制了两套汉字的拉丁化书写系统。不过这两套方案在后世接近失传,应用较少。

(创造了最早的汉字拉丁化方案的传教士郭居静(左))
而在公元1626年,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其编写的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的教材《西儒耳目资》一书里,则又创造了一套汉字拉丁化方案。后来这套方案被其它传教士完善,曾经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打开之后,大量由西方人所发明的汉字拉丁化方案问世,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威妥玛拼音(韦氏拼音)、法国远东学院拼音、邮政拼音和耶鲁拼音等。其中威妥玛拼音最早在19世纪时由英国人威妥玛编制,后来由另外一个英国人翟理斯完善,成为了汉语拼音推广之前最广泛使用的汉字拉丁化方案,尤其是清末和民国时期一些人名的拼写,几乎全都使用的是威妥玛拼音。

(威妥玛拼音)
另外一个广泛使用的拼音系统是邮政式拼音,不过它是1906年在全球邮政系统所通过的中国地名通用拼写方案,因此它没有音调标示,也没法区分汉语声母的轻音和浊音。不过因为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直到现代,一些国外出版物上的中国地名仍然是用邮政拼音拼写的。比如Peking(北京)、Amoy(厦门)、Canton(广州)等。而且邮政拼音在拼写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的地名时都按当地发音拼写,所以现在香港用的拼音基本还和邮政拼音一样。

(民国时期的钞票,其中的汕头拼写用的是邮政式拼音)
另外法国远东学院拼音主要是法语里写汉字词汇时使用,而耶鲁拼音则主要是在二战期间美军与中国联络时使用,都属于特定用途的拼音体系。除此之外,一些中国南方的基督教会为了方便外国传教士传教还曾经发明过一系列根据当地方言编制的方言拉丁化(罗马字)体系,其使用的范围都比针对官话的拉丁化方案要广的多,比如平话字、闽南白话字等等,现在在港台一些教会出版物上还在使用。
中国本土的拼音方案
而到清末中国国力衰微之时,一些国人将中国落后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文字不是拼音文字,因此识字率很难提高,所以从19世纪末开始,一些中国人也推出了一系列汉字拉丁化方案,希望通过文字改革,提高中国的识字率,进而促进中国的发展。
第一个此类方案是福建人卢戆(zhuàng)章发明的“切音新字”。切音新字以厦门教会创立的罗马字为基础编制,是卢戆章在日据台湾任教时受日本假名启发所发明的。这套文字体系虽然基本没得到应用,但却开了本土汉字拉丁化的先河。
而曾经得到了比较广泛使用的是民国时期由林语堂倡议,赵元任负责编制,1928年由国民政府正式公布的国语罗马字方案。但这套拼音规则过于繁琐,所以一直也没有被推广开。不过在台湾地区还是一直作为规范的汉字拼音方案使用,和民国时期利用汉字偏旁制定的注音符号系统并用,一直持续到1986年。台湾地区现在很多人名的拼写都还使用了国语罗马字的方式。参与了这套拉丁化方案制定的林语堂在其1972年出版的《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中还使用了大量国语罗马字的拼写方式。而在大陆,现在陕西省的官方拼写Shaanxi,为了区别于山西省的拼写方式,多加了一个a,这是借鉴了国语罗马字的拼写方式。

(国语罗马字)
最后一套方案就是大家现在所用的汉语拼音方案了。汉语拼音是从1956年开始制定的,这套方案从一开始就说明是“给汉字注音和用作教学普通话的工具”,因此后来也主要用作教学用途。不过在后来电脑和智能手机普及之后,拼音用作输入法反而让汉语拼音得到了空前的普及。2008年,台湾地区各种名词的外文译名也正式开始使用汉语拼音。
但无论如何,历史早已证明汉字是汉语最佳的书写体系,而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汉字完全拉丁化已经被证明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无论哪种汉字拉丁化方案,无论其初衷如何,最终也都只能成为了汉字和汉语的辅助工具,替代汉字是不可能的。(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欢迎您向朋友推荐本号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