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历史上真正的康乾盛世?是像一些人说的红薯盛世吗?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其实把康乾盛世说成红薯盛世并不过分,因为康乾盛世和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答主这么说并不是说康乾盛世是个“假盛世”,而是说康乾盛世其实也没有逃脱中国历史的一个周期律,只是它有了额外的因素加入其中,所以在很多方面有其它“盛世”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评判标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数量,有人说有7个,有人说有14个,但真正被称为盛世的似乎只有汉武盛世、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这三个。但这三个时期除了都被称为“盛世”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很快衰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要说中国历史上人们心中对于盛世的评判标准,大致有四项,即国家统一、人口兴旺、经济繁荣和政治清明。但说实话,政治清明其实是最无关紧要的,因为只要达到了前三项标准,政治是否清明其实没有人太在意,或者说就一定会有人把当时的政治说成是清明的。毕竟政治这种东西,本来就和清明不太相关。

人口兴旺和经济繁荣——盛世的两个标准
那么前三项当中,其实经济繁荣也没那么重要。因为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经济是否繁荣,其实只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人口的多少。只要农业生产稳定,生产出的粮食够老百姓吃,人口能不断增长,就自然会产生各种需求,经济也就自然会繁荣。所以归根结底,中国古代的盛世,都是在国家统一基础上的人口盛世。
这一点在上面提到的这三个盛世里都体现的非常明显。比如说汉武帝时期全国人口达到了3600万左右,是西汉初期的三倍。唐玄宗时期人口达到了6000多万,是唐初的六倍。而乾隆时期的人口更是突破了3亿,差不多也是清初的6倍。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就是国家主体在比较长期的和平过程中,人口稳定增长的这个时期。
马尔萨斯陷阱
弄清楚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是什么,就不能不提一下这个有点绕嘴的名词了。这个名词的意思是在和平时期,人口总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粮食等生产资料却是以算术级数增长,也就是说粮食增长不可能跟上人口增长的水平,这样人口增长总是比粮食等生产资料的增长更多更快,而这样累积,总有一天多增加的人口一定会通过某种方式被消灭掉。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粮食增产速度,最终导致土地无法再负担人口压力
这其实就是中国历史盛世和乱世循环的根源,也是盛世之后经常会伴随乱世的原因。在盛世形成之前,通常是一百年左右,中国社会基本都出现过大的乱世,导致人口大幅减少,这样就形成了土地远远多于人口的局面。这时其实客观上的社会矛盾就会大大缓解,而经过各种政治军事竞争胜出的王朝就能或者一个相对和平的统治环境。然后就是人口在和平环境里不断增长的过程,当人口增长到了相对较高但还不是最高水平的时候,因为人类自然的生存需求和社会需求,就会形成一个经济极度繁荣的时期,这就是盛世。但伴随经济繁荣出现的必然是人口进一步加速增长,最终很快超过土地的负荷能力,这时各种社会矛盾会急剧上升,乱世也会迅猛而来。当乱世通过战争等方式把“过剩”的人口都消耗掉之后,历史又会进入一个新的重复周期,又会从乱世直到盛世,再回到乱世。
这其实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盛衰周期率”。当然,这只是一个大的规律,具体过程还会受到统治者个人的能力与性格等影响,所以具体的进程每次各不相同,盛世的高度和乱世的混乱程度也各不一样,但基本上就是二百多年一个循环。
康乾盛世的不同之处
所以其实康乾盛世和其它盛世并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经过改朝换代之后的大乱世,人口急剧减少之后,迎来了一段时间社会矛盾降低,社会能够和平发展,国力平稳上升的过程。但在康乾时期,中国虽然还在重复这个循环,世界却已经不一样了。这时的世界,已经跑步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已经非常可观了。

美洲被发现之后,土豆、玉米、红薯和西红柿等高产美洲作物传入世界其它地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具体到康乾盛世,这个影响就是土豆、玉米、红薯、西红柿和辣椒这几种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公元15世纪末,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发现美洲新大陆,并开始向亚洲殖民。随后,上面这几种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通过殖民活动,传入葡西等国在亚洲的殖民地,然后又通过在这些殖民地生活的华侨传入中国。这几种作物的传入,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使中国的人口突破了之前两千年里1.5亿人的极限,在康乾时期增长到了三亿多人。这也使康乾“盛世”的时间大为延长,达到了一百多年。而之前中国的盛世通常都只能维持三十年左右就会因为土地无法再承受人口压力,而骤然转为乱世。
所以康乾盛世其实只是中国历史的又一循环而已,只是这个循环因为外部影响力的不断加大,成为了最后一个循环,而且过程也不太一样。在康乾盛世之后,因为现代科技的诞生和发展,人类在人口控制方面有了许多手段,所以现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努力走出马尔萨斯陷阱,中国历史的“盛衰周期率”也可能不会再出现了。(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其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