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匈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深度参与中原历史的北方游牧族群,所以也是普通国人最为熟悉的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但因为匈奴生活的时代距今时间久远,再加上他们没有自己记载的历史,所以对于匈奴人的身份其实在现代能够确定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那么现代我们对于匈奴的起源究竟知道些什么?他们所说的语言现代又有没有什么眉目呢?
匈奴大致活动范围
首先桃花石杂谈要明确的一点是,对于匈奴和后来与匈奴类似的游牧族群,通过现代基因检测对于确定其身份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几乎所有古代游牧族群的血统都非常多样,所以基因检测的结果基本上是每项研究的结果都不同,很难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
所以对于匈奴的身份,其实主要还是通过对中国古籍的记载进行分析得到的,因为中国古籍是当时唯一有一些相关记载的史料。但即使在中国的古籍中,其实对于匈奴早期起源的记载也是非常简略的。比如在《史记》里,对于匈奴的起源其实只有下面这一段话: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这段话的第一句相信很多朋友之前也都听说过,它的意思是匈奴的先祖是夏朝王族的后裔,叫作淳维。后世的一些史学家认为,淳维是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的儿子。在夏朝被商朝灭亡之后,夏桀被商朝君主商汤流放到南巢(可能在今天的安徽),而淳维则借机把夏桀的一从妻妾据为己有,然后带着他们向北逃到了草原,成为了匈奴的先祖。
夏桀的画像
但即使这段记载可信,我们却也还不能说匈奴的先祖就完全是从中原迁去的。因为这段记载后面还有一句话:“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唐虞的时代,北方草原地区就居住有山戎、猃狁和荤粥等游牧族群了。唐虞分别是(唐)尧和(虞)舜的简称,也就是说《史记》里的记载说明早在夏朝建立之前的尧舜时代,北方草原就已经存在有其它一些游牧族群了。
而《史记》里在说完淳维移居草原之后立即说当时草原上已经有其它族群,之后也没提淳维把其它族群驱逐,独霸草原,这说明写作了《史记》的司马迁虽然认为匈奴里有夏朝王室的后裔,但也认可匈奴中也包括在很早就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其它族群。
考古发现的匈奴大锅
而刚才我们已经说到,基因研究对于确定古代游牧族群的族属作用非常有限。所以在试图确定古代游牧族群的族属时,许多学者还是会通过分析这些古代游牧族群的语言来确定他们可能的起源。这种方式听起来似乎不太有科技感,但其实这种方式也是在现代语言学在最近这300多年兴起之后才真正得到利用的,所以其实也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分支。
但想通过匈奴的语言确定它的族属难度却也同样非常大。因为匈奴语的资料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现代唯一可以利用的匈奴语资料,就是汉文古籍里记载的匈奴人名、官名和地名,也就是类似单于、冒顿、阏氏、头曼、屠耆和居次这类名词了。此类研究的一个有利因素是,一些汉文史籍里还记载有这些名词的意思,比如单于是广大的意思、冒顿是圣、阏氏是妻、头曼是万、屠耆是贤、居次是女等等等等。
战国时期匈奴王冠
而现代学者在研究时,会先根据汉语语音演变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汉字用现代研究得出的秦汉时期汉语读音写出来,然后再根据这些读音跟其它各种语言有类似意义的词汇读音对比,试图从中发现匈奴与这些语言以及说这些语言的族群之间可能的亲缘关系。
在研究中,许多学者发现部分匈奴语词汇和蒙古语族、突厥语族、伊朗语族、汉藏语系乃至北亚的叶尼塞语系中的一些词汇都有接近之处。但同时这些研究却也发现,匈奴语中的一些词汇和上述的语言也都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比如在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中,很少有词汇会以l或者r的发音开头,但汉文古籍里记载的为数不多的匈奴语词汇里却有相当一部分是以l或者r开头的。
近代发现的一幅匈奴墓葬壁画
而针对汉藏语系,汉文古籍里记载的匈奴语明显具有多音节语言的特点,这和汉藏语系词根以单音节为主有根本不同,而且现在能看到的匈奴语词汇里缺少一些汉藏语系中常见的发音元素。至于其它语系,虽然现代研究也发现了一些与其类似的匈奴语词汇,但也不足以证实其有亲缘关系。所以总体上,匈奴人究竟说什么语言,在现代也仍然是一桩悬案。
基于这种情况,许多学者现在认为匈奴可能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一些语言和血缘各不相同的部落所组成的联盟,其内部不同部落所说的语言本来就不一样。而这其实也比较符合中国史书中所记载的早期北方草原部落众多的情况了。(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