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犹太人曾计划在中国东北建国?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这么看,就是犹太人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排犹之后,曾经把远东地区作为自己的一个备选聚居地,他们不光曾经利用日本想在中国东北建国,还曾经在苏联紧挨着中国东北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立了犹太自治州。
犹太人和日本早有勾搭
犹太人和日本最早建立联系就跟东北有关。1904年,在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期间,一名叫雅各布·歇夫(Jacob
Schiff)的美国犹太富商看中了日本的战争潜力,认为对日本投资会是一笔划算买卖,因此他在日本最需要钱的时候自己筹资向日本政府贷款2000万美元,对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在东北赢得特殊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歇夫受到日本政府的多次嘉奖,获得巨大商业利益,并成为首个面见日本天皇的外国人。
为日本政府立下如此大功的犹太人在后来日本的殖民扩张中就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日本也始终对美国犹太人的巨量财富和在美国政坛的巨大影响力存有觊觎之心,因此双方各取所需,在其后几十年里打的火热。特别是在30年代希特勒上台之后,德国大规模排犹,许多犹太人移民海外,而日本人更是从其中看到了巨大商机,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吸纳正在逃离欧洲的犹太人来日本所占领的中国领土定居。比如,日本驻立陶宛领事杉原千亩在很短时间内就为超过6000名犹太人办理了过境签证,而当时受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驻德国使馆书记员王替夫更是曾为1.2万名犹太人办理了过境伪满洲国的签证。

(哈尔滨犹太中学旧址)
所以在这几年,确实中国东北曾经入境过巨量的犹太人。这也就是所谓的“河豚计划”。但客观地说,这个河豚计划主要是日本人的计划,主要内容确实是让犹太人大量定居当时日本所占领的中国东北和上海,但其目的却是利用犹太人的巨量财富和在美国的政治影响力,从而为自己进行的对华战争保驾护航,同时保证美国不中断对日本的石油供应,使日本的战车能够持续运转。
不过虽然河豚计划是日本人想利用犹太人,但当时犹太人到达远东却不只是因为日本人,因为当时除了有大量犹太人前往中国东北之外,在紧挨着中国东北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也出现了犹太人聚居的情况。
苏联的犹太自治州
国内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犹太人曾经大规模在东北聚居,但多数朋友恐怕不知道,在同一时期,苏联在和黑龙江接壤的边境地区也同时建立了一个犹太自治州,犹太人也同时在和黑龙江隔河相望的外东北同步地进行了聚居。

(犹太自治州位置,就在中俄边境,和哈尔滨也近在咫尺)
1934年,苏联在黑龙江鹤岗和佳木斯对岸设立了一个自治州,叫犹太自治州,并建立了一座叫比罗比詹的城市,作为犹太自治州的首府。犹太自治州建立之后,大量原来分布在苏联全境不同地区的犹太人开始迁入其中。到1939年,该州已经有了差不多两万名犹太人,人口数占到了该州人口数的八分之一还多。而到了1948年,这里的犹太人甚至超过了3万人,接近该州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犹太自治州在俄罗斯国内的位置)
这个犹太自治州和当时也有大量犹太人聚居的哈尔滨其实只有400多公里,其实可以说近在咫尺。也就是说如果在各种形势的作用下,犹太人真的成功在中国东北建立自治区,甚至建国,这些在苏联犹太自治州聚居的犹太人只要抬抬腿就可以大规模涌入中国了,甚至如果条件合适,苏联的犹太自治州还可以直接并入中国的犹太国。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当时有大量犹太人迁居到此,包括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的父母)
尽管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苏联建立犹太自治州是苏联政府的决策,而不是犹太人自己决定的。但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不考虑当事人的意见。比如苏联最早曾计划在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建立犹太自治区,但最终经过多方权衡和协调,犹太自治州却选在了中俄边境上。在最终决策过程中,犹太人自己的意见也一定发挥了一些作用。而在苏联建立犹太自治州的同一时期,也正好是欧洲犹太人大量移居中国东北,特别是哈尔滨和黑龙江省的时期。而犹太人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就是以善于在分散各地的情况下,还能以秘密的方式进行有效联络并开展周密计划而著称,说这两件事之间没有关联,至少石头君是完全不信的。
所以综合来看,至少在当时,中国东北地区和与其接壤的外东北地区,确实是被犹太人看中了,作为其未来建国的主要备选地之一。只是二战之后犹太人在其首选的巴勒斯坦地区成功建国,因此放弃了在其它地区建国的计划。所以二战之后,黑龙江和苏联犹太自治州的犹太人口又同步出现了减少的趋势。但最后中国的犹太人虽然都走了,犹太自治州的犹太人却没有走完,目前还有9000人左右生活在那里。而且更加让人感觉有意思的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其实曾经撤消了所有国内的自治州,却独独保留了犹太自治州,也就是说现在的犹太自治州竟然是俄罗斯境内唯一的一个自治州。是不是一些犹太人对俄罗斯控制的外东北还没有完全死心?这恐怕还得未来再观察了。(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