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前段时间,历史剧《山河月明》的热播让许多朋友对明朝初年的这段历史又增添了一份熟悉,而《山河月明》的主题可以说就是朱棣的逆袭,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朱棣作为明朝初年朱元璋24个被封为藩王的儿子之一,为什么能压倒明朝朝廷的军队?朱元璋在明知道历史上藩王多次叛乱,是大一统王朝重大隐患的前提下,为啥还又把自己的24个儿子都封为了藩王呢?
朱元璋杀死反对分封的人
那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还是要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所面临的局面说起了。其实对中国历史有些基本了解的朋友恐怕都知道,中国历史上采用分封制的王朝几乎全都发生过重大的藩王叛乱。比如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以及几乎给西晋王朝判了死刑的八王之乱等等。
西晋藩王发动的八王之乱也改变了中国历史
所以在西晋王朝灭亡之后,分封制在中原王朝曾经很长时间不太受待见,因为大家都知道即使是只分封同姓王,即使在分封的时候兄弟们确实手足情深,但一旦有了封地各自独领一方之后,大家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内战也绝对是小概率事件了。
但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却先后分三次把自己的24个儿子全部封王,每个人都给了一块封地。而其实这件事在当时也是极有争议的一件事。比如在洪武九年,也就是公元1366年,朱元璋曾经下诏求直言,也就是让下面的官民为自己的施政提意见。当时一个非常低级的官员,也就是山西平遥县的训导(县里负责教育的官员)叶伯巨曾经就直言上书,说当时朱元璋的施政有三者太过,其中排第一的就是:分封太多。
朱元璋分封儿子决心很大
当时这个叶伯巨就提出朱元璋应该以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为戒,直言分封就是祸害,所以建议立即削藩。但朱元璋看到了他的上书之后却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他逮捕,并说因为他离间自己和骨肉之间的关系,所以要亲自把他给杀了。而叶伯巨也确实命薄,在被押到刑部之后,还没等朱元璋动手他自己就先死了。
但后来的历史大家也知道了,所以在朱棣成功夺取皇位之后,叶伯巨也就被视为了有先见之明的人。但按说之前的历史都摆在那里,朱元璋恐怕也不会完全预见不到自己身后可能发生的藩王叛乱,那么他为什么还是一意孤行,非要把自己的24个儿子都封成有实际兵权的藩王呢?
朱元璋为何分封诸子?
其实朱元璋在明知道分封制存在巨大风险的情况下仍然这样做,也跟当时他面临的局面让他不得不这样做有很大关系。首先,明朝的建立是多年战争之后才取得的成果。虽然在公元1368年徐达北伐将元廷逐出了大都(北京),但当时元廷在漠北维持的北元政权仍然拥有很强的实力,还在伺机反攻中原。同时元朝的两个藩王,也就是云南的梁王和东北的纳哈出也都还各自拥兵十几到二十万人,也对明廷构成了巨大威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在建立之后仍然需要维持巨量的军队。
徐达等功臣在明初也具有很强实力
但这时。跟朱元璋打拼了十几年的那些将领们的心态却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毕竟他们拼死拼活打出来的江山也不是一点回报都不要的,所以这时候让他们继续出生入死也就必须要给他们一些回报了。所以在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在把自己首批9个儿子封为藩王之后不久,也对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常茂和汤和等等28名功臣进行了分封。可以说以此为交换,朱元璋成功地保持了手下各路大将的“创业”积极性,也为后来明朝先后招降纳哈出,平定梁王并极大地削弱北元打下了基础。
但这个过程的时间却是比较长的,截止到公元1388年北元基本被灭亡时差不多持续了20年。而在此期间,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那些功臣们也在持续的作战过程中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实力,比如徐达曾在北平练军马,修城池。其它如冯胜和傅友德等将领也曾有过类似举动。可以说他们也逐渐形成了能和明廷有一定对抗能力的功臣集团,但因为朱元璋需要他们为自己作战,所以一时也不好去采取强硬措施对其进行限制,而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也就只能通过继续分封自己的儿子,不断扩大自己家族的势力来压制功臣们,确保自己家族能继续掌控明朝江山了。
晚年的明太祖朱元璋
所以朱元璋当然也不是不知道分封的风险,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首先要考虑的还是确保自己的家族能掌控江山,至于以后可能出现的家族内乱,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排在第二位了。
而朱元璋的这种做法最后可以说也是以成功而告终的。从洪武十一年开始,朱元璋长大成人的九个儿子先后就藩,帮助朱元璋稳固了各地的统治,同时两个元朝藩王以及北元的威胁也逐步消除,之后朱元璋就通过一系列比较血腥的方式把明初功臣对自己家族的威胁一一清除,把大明江山牢固地掌控在了自己家族的手中。
二十四之一,朱棣如何逆袭?
不过虽然朱元璋消除了功臣集团对自己家族的威胁,但在他的家族内部却又再次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和利用功臣打击元朝残余势力造成功臣集团崛起类似,朱元璋利用藩王打击功臣又造成了藩王集团的崛起。虽然朱元璋在分封诸子的时候其实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分封是“列爵不治民,分藩不锡土”,也就是在行政权力上对藩王有很大限制。但在军事权力方面,要倚重藩王的朱元璋却给予了自己的这些儿子极大的自主权,不但将军队统率权给了他们,还把指挥权也一起给了他们。
朱棣成为皇帝之后的画像
那么这样也就在制度上保证各个藩王都拥有极强的军事实力。而且更要命的是,在朱元璋发布的《皇明祖训》里,还明确提到:
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也就是说如果朝中有奸臣,那么天子可以密诏藩王,让他们统兵讨伐,为天子除去身边的奸臣。而这就为后来朱棣后来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提供了绝佳的法律依据。
而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在洪武25年去世又加剧了藩王失控的局势。在朱元璋去世之前,被他钦点要继承皇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就曾经提出了自己的担心,说各路藩王可以帮自己抵御外敌,但如果藩王不听话,自己又该怎么办呢?这时朱元璋沉默良久问朱允炆他自己有什么计划?朱允炆表示自己会先礼后兵,实在不行了就削减藩王的封地,再不行就撤消藩王的封号,如果还是不行再发兵讨伐。而朱元璋听了之后表示赞同。
埋葬着朱元璋的南京明孝陵
所以在朱元璋死之前曾经下令各个封国的文武官吏都要听朝廷节制,只有护卫军听藩王调遣,而这其实也是想尽最后的力量帮助朱允炆坐稳江山。但朱允炆在朱元璋去世的时候毕竟只有21岁,政治经验极度欠缺,所以虽然他也预见到了燕王朱棣要反,并且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想要把朱棣的叛乱扼杀在萌牙状态,但在与朱棣正面的计谋较量中却差距极大,所以很快被朱棣夺走了主动权。
当然,朱棣最终能够成功跟他本来就有很强实力有直接关系。朱棣负责镇守的北平(今北京)是防御蒙古反攻的重要地区,所以朱棣在北平期间大量招兵买马,很早就拥有了很强的军事实力。而且在朱棣的二哥和三哥相继去世之后,朱元璋还曾多次让朱棣在战争中统帅诸王的兵马,这也使朱棣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不过刚才我们已经说了,朱元璋临死前明令各地文武官员要听朝廷的,而朱允炆对朱棣的威胁也一清二楚,所以提前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去防范朱棣造反。比如他很快派遣工部侍郎张昺到北平担任北平布政使,并派遣都指挥使谢贵和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还下令都督宋忠屯兵北平,并把原来一些归朱棣亲自指挥的军队调走,可以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在北平周围由明廷控制的军队一度远远超过了朱棣自己能够掌控的军队。而且在此之前,为了防范藩王造反,明廷还要求藩王都派几个儿子到首都南京作为质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朱棣想要造反也并不是特别容易。
继承了朱元璋皇位的朱允炆
但问题是,朱元璋之前为了稳固家族统治,把大量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功臣都给杀了,所以当时朱允炆能够依靠的文武官员要么是平庸之辈,要么经验欠缺,跟朱棣比起来在智谋上差距都非常远。而朱棣看到朱允炆已经开始着手对付自己,也立即使出了一连串的智谋组合拳。
他首先开始称病,当朱允炆派驻北平的张昺和谢贵去看他时,他故意在大夏天围着火炉说冷得受不了,并且走路还拄着拐杖,使张昺和谢贵相信他真的得了重病,促使朱允炆把他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放回了北平。之后因为朱允炆借故处死了他的属下,他还索性更进一步,开始装疯。
但这时,朱棣的计策其实出现了一个意外。因为明廷当时还是觉得朱棣的行为不正常,所以很快把他派往南京的使节逮捕审问,结果这个使节供出了朱棣装病装疯的实情。此后明廷立即向北平发出密旨,下令逮捕朱棣和他的手下。当时,明廷让张昺和谢贵负责逮捕幕府的官属,让另外一名指挥使张信负责逮捕朱棣本人。
描绘朱棣成为皇帝后生活场景的画作
但这张信得到命令之后却没有立即执行,而是回家跟自己的母亲进行了一番深入讨论。而他的母亲觉得朱棣才是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张信在和母亲讨论完之后,竟然临阵叛变,把朝廷要抓朱棣的消息告诉了朱棣。而朱棣得报之后,立即将计就计,在自己的王府设下了埋伏,调遣800骑士在府中潜伏了下来。
而当张昺和谢贵来抓他的时候,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了起来,请二人进府查验。二人进府后,朱棣派出府内的伏兵将两人擒获,并很快将其处死。之后,朱棣立即调遣自己的军队攻下了北平的九座城门,控制了北平城。而在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朱棣趁明廷援军抵达之前,率军将北平周边受明廷控制的军队全部扫清,使自己的军队又增加了数万人。不但击败了明廷派来的援军,在后续的战场上也占据了主动。
在之后的战争中,虽然朱棣反叛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但朱允炆却仍然没有下狠心对朱棣下死手,对手下各部将领下达了禁止杀死朱棣的旨意。而朱棣也确实有勇有谋,在得知了朱允炆的禁杀令之后,还对其充分进行了利用。在公元1401年的夹河之战中,朱棣利用对方不敢伤害自己的弱点,亲率几名轻骑兵近距离掠过敌阵侦察。明廷军队将领盛庸也确实不敢对朱棣进行杀伤,所以禁止军队开枪,只是派出骑兵追赶。结果朱棣在充分侦查了敌情之后平安归来,然后很快有针对性地对明廷军队发起了进攻,经过两天的激战将其击败。
靖难之役全过程
而通过这一系列事例,大家也可以看得很明白,朱允炆和他手下的将领在军事能力方面跟朱棣确实差距非常明显,所以朱棣的军队后来在战场上也很自然地一路凯歌,最终在公元1402年7月13日攻下南京,之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赢得全胜,成为了明朝的永乐皇帝。(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本号之后回复以下序号阅读经典历史文章:
回复“1” 前苏联是由哪些国家组成的呢?
回复“2” 成吉思汗打下的领土都包含了现代哪些国家?
回复“3” 南斯拉夫曾有多强大?护照曾是世界第一,假货都成抢手商品
回复“4” 为什么欧洲不愿意接纳俄罗斯?
回复“5” 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吞并中国?
回复“6” 今天的汉族人,祖先都来自哪些民族?
回复“7” 三大骑士团,命运各不同,圣殿消失条顿破产,医院加入联合国
回复“8” 从罗马尼亚到陕甘宁?这个族群纵横欧亚,他们究竟是谁?
回复“9” 世界上有哪些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国家?
回复“0” 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这些基督教教派到底有什么差别?
(如已关注直接回复序号即可)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