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如何灭亡?缅甸如何参与其中?南明末帝在缅甸经历了什么?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在南明的几个小朝廷里,由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建立的永历政权无疑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也是唯一一个曾经有机会扭转战局的一个。从公元1646年朱由榔在肇庆登基到公元1662年朱由榔被杀,可以说永历政权总共维持了16年。在此期间,永历政权与张献忠余部联手,曾一度控制了西南大量领土。但永历政权最终却仍然被清军击败,而永历皇帝在濒临失败之时,竟然逃到了缅甸境内避难,最后还引发了缅甸政局动荡,导致自己的随行人员被屠杀殆尽。那么这段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南明君臣在缅甸遭受的咒水之难又是怎么回事呢?
联合张献忠余部取得转机
永历帝朱由榔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堂弟。朱由榔在南明隆武帝在位期间被封为桂王。公元1646年,隆武帝在福建省境内的汀州被清军俘虏,朱由榔在当年十一月十八日在肇庆登基称帝,定年号为永历,因此他在此后也就被称为了永历帝。

永历帝的画像
因为永历帝登基之时正是清军攻势极盛之时,所以在他登基之后不久,清军的兵锋就抵达了肇庆周边,迫使他很快出逃。而这段清军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似乎给永历帝留下了阴影,虽然后来永历政权曾一度在军事上扭转了不利局面,但在永历帝内心却始终对清军存在一定畏惧心理,以至于他后来多次在面对清军追击时采取了“以走为策”的作法,而这对他最终的悲剧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助推作用。
其实在永历政权存在期间,它也曾有几年在军事上扭转了不利的局面。公元1652年,永历政权接受了张献忠余部联合抗清的建议,与张献忠的两个义子孙可望和李定国联合,在今天贵州省境内的安龙建都,曾一度稳定了局势。在双方联合之后,李定国、刘文秀和孙可望等张献忠余部曾先后在广西、四川和湖南取得一连串大捷,当时在东南沿海抗清的张煌言和郑成功等部也接受了永历政权的名义领导,并发动了一系列反攻,使永历政权名义上控制的区域涵盖了整个云贵和广西,以及湖南和四川大部,还有广东、江西、福建和湖北各一部。

明末清初的形势
但死后永历政权内部却发生内讧,使形势再次逆转。从永历帝个人的角度,一方面确实想利用张献忠的余部对抗清军,但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仍是“贼人”,所以对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等人的态度一直比较犹豫。在双方联合之后不久,就曾因为孙可望的封号问题发生过矛盾,最后孙可望用永历帝给他的空白诏书自封“秦王”,但永历帝却拒绝认可,可以说双方从联合伊始就存在裂痕。
而在同样是张献忠义子的李定国屡建战功之后,孙可望又担忧李定国威望超过自己,所以开始想方设法削除他的兵权。而在这种情况下,永历帝决定联合李定国压制孙可望,在公元1656年招李定国带兵勤王,之后跟随李定国来到云南昆明,对抗有意取劫持自己的孙可望。

李定国是永历政权的关键人物
而这就导致了孙可望与李定国公开的军事对抗,在公元1657年8月,孙李两军在云南曲靖交水三岔口爆发大战,当时虽然孙可望的兵力更多,但因为其分裂行为不得人心,所以包括其主要部将白文选在内的大量军队临阵倒戈,孙可望遭遇大败,之后投降了清朝。但他在投降之时,把永历政权军队的地图和大量军事机密献给了清军,导致永历政权很快陷入被动之中。
为何进入缅甸?
在得到孙可望带来的地图之后,清军很快借永历政权内讧削弱之机发起了进攻。而李定国匆忙设置的两道防线都很快被攻破。公元1858年十二月十三日,李定国兵败返回昆明之后,向永历帝建议撤往湖南广东交界区域,与当地少数民族结盟对抗清军,如果取胜就恢复云贵,如果不能取胜则直接南下渡海,和当时在金门和厦门抗清的郑成功会师。

沐天波画像
但与此同时,永历帝的嫡系沐天波却认为当时可以先逃到云南西部。这沐天波出身军事世家,是明初名将沐英的11世孙,而且家族曾世代驻守云南,对缅甸的情况相对熟悉。他认为之前缅甸将明朝视为天朝上国,如果形势实在危及可以进入缅甸避难,应该会受到一定礼遇,从而保全性命。
而在此时,因为之前和当时镇守四川的另外一个张献忠残部王有德曾为争夺爱妾发生过矛盾,所以李定国手下的一个幕僚金维新也不愿意前往四川。他很快也和深受永历帝信任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一同向永历帝和李定国游说前往云南西部。

现代人绘制的马吉翔画像
而永历帝本身就是“以走为策”,所以很快同意前往云南西部。在这种情况下,李定国随后也同意了这个决策。这样就在李定国返回昆明的第二天,也就是十二月十四日,永历政权的残军就离开了昆明,向西南边境进发。
公元1659年正月初三,清军占领昆明,之后对永历帝一行展开了追击。十五日,清军又追到了云南大理玉龙关,打败了驻守当地的南明军队。而此时李定国派总兵靳统武率领4000军队护送永历帝和大约400名文武官员和随从前往腾越(今云南腾冲),他自己则率领主力在云南潞江边的磨盘山设下埋伏,虽然临阵因为叛徒告密,导致伏击没能全胜,但也给吴三桂部造成了重大伤亡,迫使其退回昆明休整,使局面稍微得到了稳定。
但永历帝在听到清军进军的消息之后非常惊恐,再加上马吉翔等人的鼓动,所以连夜从腾越向西逃亡。很快抵达了中缅边境地区的铜壁关。之后,他立即让熟悉缅甸形势的沐天波派人进入缅甸接洽流亡事宜。虽然沐天波在缅甸人那里确实有些面子,但缅甸人也知道永历帝此时已经穷途末路,所以也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要求永历的随行人员里,从臣以下在进入缅甸时都不得携带武器。

图片可见东吁王朝大致方位
而这时永历帝已经慌不择路,马上就同意了缅甸人的条件,要求卫士和太监们立即丢弃刀弓盔甲,跟随自己进入缅甸。而李定国派去护送他的总兵靳统武看到永历去意已决,也不敢阻拦,所以只好率领自己的部队回去向李定国复命。
永历在进入缅甸之后,因为害怕清军马上会追来,立即要求缅甸边境兵士把树木砍倒,阻塞道路。而虽然沐天波之前曾力主来到西南边境,但此时他还相对清醒,曾提出让永历的太子留在边境,不进入缅甸,以防止整个皇族都被缅甸人控制。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永历的皇后激烈反对,最终只得作罢。这样永历皇族以及随从1478人就全部进入了缅甸。

南明军队使用的铁炮
而在进入缅甸之后,缅甸国王彬德莱(中文史籍中称他为莽达)却只派来了四艘小船来迎接,说其它人要去缅甸首都的话需要自己买船。这样永历的队伍在一片混乱之中折腾了两天才又买到了一些船只,让所有高官都能够乘船南下。但其它的随从则只能步行南下,而他们一路上遭遇多次抢劫,有些人甚至被当地人掳走。
而永历一行坐船十几天后,终于抵达了距离缅甸东吁王朝首都阿瓦城(今曼德勒)20多公里的实皆,在这里缅甸人用竹子围了块地,在里面建了十间草房供永历帝居住,其它人则只能自行塔建房屋居住。但无论如何,永历一行至此算是暂时安顿了下来。
咒水之难与最终被杀
这时的永历其实还曾想保住宗主国皇帝的尊严,曾派大臣去彬德莱的王宫“宣谕南幸之意”,也就是曾想召见彬德莱。但彬德莱君臣都知道他是逃难进入缅甸的,也无意再以上国君主的礼仪接待他,所以自始至终只是派翻译传递信息。虽然永历在缅甸居住期间和缅甸王宫的距离并不太远,但他和彬德莱却始终没有见过面。所以其实从这时起,永历帝就已经处在了被软禁的状态。

当时在华的西方人绘制的南明士兵及家眷
而李定国在从靳统武那里知道永历帝进入缅甸的消息之后,其实就曾立即派人去追。但他的使者一进入缅甸就被缅军杀死,所以没能追回永历帝。而永历帝进入缅甸的消息传开之后,对于仍在抵抗的南明残军士气造成了致命打击,对于后来各路南明军队纷纷降清,南明抵抗最终瓦解起到了一定催化作用。
而在此期间,李定国及其部将也曾多次试图将永历帝从缅甸救回,重振士气。比如前文提到的白文选就曾率军挺进到距离阿瓦六十里的区域,但因为当时他们没有永历帝居住地的任何消息,在受到缅军阻拦并与之冲突之后又返回了国内。
在此之后,李定国和白文选以及其它将领又曾多次率军入缅,试图迎回永历帝。但每次缅甸官方都会向永历帝施压,要求他发出敕文让明军退兵。而此时已经六神无主的永历帝对前文提到的马吉翔言听计从,马吉翔则深知一旦回国,自己一定会因为之前力主让永历帝入缅而受到清算,所以不但坚决要求留缅,还曾多次阻挠李定国的密使面见永历帝,甚至曾对密使谎称永历帝已经通过海路去福建找郑成功了。

马吉翔曾拿郑成功搪塞李定国密使
虽然李定国最终还是成功地通过密使与永历帝建立起了联系,但他和白文选在公元1661年发动的另外一次突袭营救计划被缅军发觉,明军在河上所架的浮桥被缅军砍断,导致行动再次失败。而在此前后缅甸内政又发生重大变故,导致缅甸彻底倒向了清朝。
公元1660年8月,吴三桂在休整了一年之后,得到了清廷发来的粮饷和援军。此后他立即率领大军攻入缅甸,并在当年12月包围了缅甸东吁王朝的首都阿瓦城。虽然清军最终被缅军击退,但缅甸因此也遭受到了沉重损失。而之前力主收留永历帝一行的彬德莱因此在国内权威尽失。
公元1661年五月二十二日,彬德莱的弟弟卑明(中文史料中称其为莽白)发动政变,废黜了彬德莱,自立为新王。之后很快,他就下决心要对永历帝动手。当年六月十九日,卑明派使者到永历帝的住所,说你们远道而来,我们怀疑你们的意图,所以你们必须按照我们的风俗,去不远的睹波焰塔喝咒水盟誓,之后我们才能继续给你们提供补给。
而沐天波很快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其中肯定有阴谋。而这时马吉翔又跳了出来,说缅甸人就是敬鬼重誓,所以应该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喝咒水。当时永历帝看到不听缅甸人的要求也没别的办法,所以最终下令让马吉翔和沐天波行人带着40多名重臣去喝咒水,结果这些人到了指定地点之后就被缅军全部杀死。

昆明永历帝被杀处纪念碑
与此同时,另外一部分缅军则攻入了永历帝的居住地,并大肆屠杀,永历帝和太后等皇族成员总共25人则躲进了一间小房里。而缅军本来也不想杀永历帝和其它皇族,所以在结束屠杀之后将包括他们在内幸存的200多人都囚禁在了一座楼里。
公元1661年十二月初一,吴三桂率领的清军再次逼近阿瓦,虽然永历帝曾写信给吴三桂请他放过自己,但吴三桂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要求缅甸人交出永历帝为首的南明皇族。两天之后,永历帝被交给了吴三桂,之后被带到了昆明,最终在公元1662年6月1日和他的太子一同被杀,而李定国在得报后不久也悲愤而死,南明的抵抗基本宣告结束。(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
阅读古今历史故事
看帖打赏是一种美德~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