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胜研集,坚持说点不一样的。
声明:
本文是对数据的个人理解,不是官方解读。只为自己做笔记和相互交流,不是疫情走向推测!
疫情是当下股市的最大基本面,所以,追踪疫情,就是剖析基本面。
随着第一个中间宿主穿山甲的揭晓, "新冠"大决战也到了高潮。
攻守互换
多个数据显示,湖北的决战敌我双方力量在逆转。
特别是湖北地区疑似病例新增数量和疑似转化为新增确诊病例的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前面文章中提到:
疑似消化能力 = 前日疑似总数 + 当日新增疑似 - 当日疑似总数
数据整理如下:
2月5日起,疑似消化能力第一次超过疑似病例增长速度,以及新增确诊病例增长速度。
医疗力量与病例新增数量的速度之间,2月5日起,医疗力量终于呈现出压倒性优势。
而2月7日,在这种力量对比转化后, 检测瓶颈消除后, 疑似转化速度的下降,说明送检数量的减少。
这里的推理在于,当日新增数量,可能都是前两日送检的数量,因为核酸检验需要两次,甚至多次确认。
疑似消化减少和疑似新增数量减少一致,应该是体现了门诊量的大幅度下降。
从此,医疗能力高于新增病例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这点可以确认。
夺取全国胜利
全国的新增病例数量下降趋势明显,2月7日仅有558例。
最近两日,更加严格的小区进出管理制度的推广,对未来疫情扩散的抑制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开工日到来之际,努力夺取全国胜利。
南京人自带免疫!
20%+95岁
根据荔枝新闻统计,南京市截至2月6日确诊病例为57,出院为13例!
出院总数超过20%。
更有新闻说,2月7日的报道出院两人,出院人数累计达15人,新增确诊病例为8人,出院比例为15/65。
更加特殊的是,2月7日出院病人中,有一例为95岁老人。
0:48
更有这一则新闻,让胜研感到,南京人似乎真的自带免疫:
1月21日,南京鼓楼医院收治一名来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疑似肿瘤病人。2月1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随即转诊至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隔离治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市区疾控部门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48名密切接触者包括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排查并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目前为止隔离人员无发热等症状,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手术状态下,最易传染情况下,48人无一感染(1月21日到现在已经超过14天,这点还需要更多时间隔离确认)。
65:8,436,200
截至2019年,南京市常驻人口843.62万人,武汉为900多万,两个城市相当。
在千万级别大城中,南京确诊病例仅为65例,而距离武汉仅有2小时高铁,这种现象,凸显南京人自我防疫之强超乎想象。
相比同样级别的杭州(980.6万人),确诊病例几乎是南京三倍,达162例,甚至只有合肥(808万人)的128例的一半。
当然,胜研没有统计各城市中感染人员和武汉相关人员的二次传染比例,只是直观感受一下数字。
级别相当的城市里,可能只有济南和福州相提并论。
南京市以及江苏省的防疫追踪数量比也体现了这一点。
江苏省累计报告439例新冠病例,追踪人数高达8533人,1:20的追踪率,让大多数病例都在潜伏期得以隔离,大大降低了二次传染率。
医疗条件好,
防疫措施得力,
市民自控力强,
是南京人自带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不过,未来的返程开工季,千万别打脸!
您的点赞,可以鼓励作者奉献更多精彩内容!
击“在看”,然后点“写下您的看法”进行留言,和朋友们一起交流看法。
历史文章可以通过公众号菜单查找,菜单已经分类,查找更容易。
往期精选
||“新冠战役”:总攻开始,第二拐点浮现!
||"新冠战役": 除了隔离, 我们还应该准备些什么?
||号外:全国拐点初现vs 死亡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