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张爱玲、萧红、石评梅并列为“民国四大才女”。
她没张爱玲的情路坎坷,比萧红独立,没有石评梅的传奇爱情经历。
她一生的时间都用来了自我成就上,她一生拿下了5个第一:中国第一女编辑,中国第一女校长,第一女秘书,第一女权主义者,第一位女性不婚主义者。
虽生在民国,但小编觉得她已经拥有21世纪的女性认知。
她就是吕碧城,她的精彩人生,是她能吃常人无法吃的苦。
01 在困难面前硬气
吕碧城12岁那年,父亲吕凤岐意外去世。随着父亲的去世,吕氏姐妹公主般的生活也结束了。
因家里没有男丁,女孩没有继承家产的资格,族人就要借机霸占父亲生前辛苦攒下的家产。族人为了霸占家产,不惜勾结匪徒将吕碧城的母亲劫持软禁。
12岁的吕碧城不想坐以待毙,她给父亲生前的好朋友写信请求救援,到处宣扬族人软禁母亲的消息。最后在父亲朋友的全力协助下,以及舆论压力下,族人不仅放了吕碧城的母亲,也归还了财产。
此时,与吕碧城早在9岁就定下婚约的汪家,不仅没有帮忙,还嫌吕碧城不是省油的灯,提出退婚。
家庭剧变、退婚屈辱,让吕碧城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强势”和“争气”的种子。
处理好父亲的后事,母亲严士瑜只好带着女儿投靠安徽娘家。两年后,母亲才从父亲去世的伤痛中缓过来,她也开始为吕碧城姊妹的教育着想,于是吕碧城14岁那年,便随母亲一起投奔时任天津塘沽盐运的舅父严朗轩。
在舅父家生活的6年,虽然寄人篱下,母亲却坚持为她们姊妹请了私教老师。
20岁那年,正是天津女性解放思潮和女学运动高涨的时期,吕碧城对天津充满了向往。她提出想去天津求学的想法,遭到舅父的严厉反对,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当时走得匆忙,她没有来得及收拾行李,身上也没有足够的钱。她一路乞讨,在火车上有幸结识了天津法租界佛照楼旅馆的老板娘,佛照楼老板娘听说了她的事迹后很是佩服,愿意帮助她,允许她住在佛照楼旅馆。
穷困潦倒的吕碧城打听到舅舅官署的秘书方小洲的太太就在天津《大公报》报馆工作,她就给她写了一封求职信,另外在信中附了一首自己作的词,名为《满江红·晦暗神州》。
其中一句:“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
这封信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后,她很欣赏吕碧城的词作风格,立即刊发。
第二天英敛之就联系吕碧城面谈。面谈后,英敛之更是被吕碧城词如其人的胆识所折服,随即聘请吕碧城为《大公报》的见习编辑,并安排吕碧城搬到报馆宿舍住。吕碧城漂泊的心这才安定下来,终于生活和工作都有了着落。
吕碧城太会抓住机会了,她借着《大公报》这个平台,踩着女权时期的热点,写下了同情清绪帝珍妃,咏叹被废黜的法国皇后约瑟芬等女权文章,一时间在北京和天津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带动了报纸销量。吕碧城也一夜爆红,成为《大公报》主笔,拿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纸女编辑的头衔。
吕碧城用行动告诉二万万女性同胞,不设限的人生有多精彩。
02 对工作认真强干
吕碧城主编的《大公报》成了女权的代言刊物,报纸上的内容大致围绕两个方面,女性解放和女性教育。
英敛之称赞:“碧城能辟新理想,欲拯二万万同胞。”
但是后来,英敛之和夫人都是皇族后代,不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而吕碧城却对清政府没有任何好感。
长期的相处,英敛之也日渐对吕碧城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情愫,吕碧城不愿意跟英敛之的关系有进展。
从此,吕碧城和英敛关系破裂。于是吕碧城离开了《大公报》,发下毒誓:跟英敛之老死不相往来。
离开《大公报》的吕碧城,被严复破例收为学生。正在此时,袁世凯要创办女子学校,严复极力举荐吕碧城为校长。
严复跟袁世凯说:“没有人比吕碧城更合适。”
因为吕碧城的成名,让她成为了女权的代言人。再加上她的强势个性,严复觉得女子学校的校长非她莫属。
建校初期,无论是资金筹备,从章程的起草到校址的落实,校舍的规划,大事小事都是吕碧城亲力亲为。她也用这些年的行动,感染了以前极力反对她到天津求学的舅父,舅父居然也参与到学堂筹办中。
整整用了两年时间,北洋女师范学堂终于成立开始招收学生。23岁的吕碧城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她的学校第一届学生只招收了十来个学生。刚开始资金紧张,师资力量不够,吕碧城一边教学一边管理。
后来随着学堂影响力的增大,她的学堂里,也走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女性,其中包括邓颖超和许广平。
在吕碧城的影响下,吕氏姊妹也都从事了女子教育事业,大姐吕惠如担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二姐吕美荪担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妹妹吕坤秀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
与其说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不如说越努力越幸运。
北洋女师范学堂风风火炎开办了8年。因为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被迫停办,吕碧城一度非常难过,苦心经营的学校,就这样付之东流。
北洋女师范学堂停办的第二年,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吕碧城被袁世凯聘任为机要秘书,她雄心勃勃的准备跟着袁世凯大干一场。
在这期间,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和李鸿章的侄子李经义。他们对吕碧城展开猛烈追求,吕碧城都拒绝了。相比爱情,她似乎更能在工作上找到安全感。
也许是小时候被退婚,她心灵受到了严重挫伤。或者是她觉得自己能够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牺牲自我去换面包。
后来,袁世凯又是复辟帝制,又是搞独裁,吕碧城对他支持办女子学堂时的好感一时荡然无存,大失所望的她毅然辞职,去上海定居。
她就像一支带刺的玫瑰,看似娇柔,但是也有坚持和底线。
03 对朋友重情重义
当然她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
南方姑娘秋瑾很佩服吕碧城,于是将“碧城”二字作为自己的名号,当时流传着“南北两碧城”的佳话。一次,秋瑾慕名去拜访吕碧城,两人一起畅聊三天后,秋瑾取消“南碧城”的称号,她说:“只有吕碧城才配得上“碧城”二字。从此两人成了要好的朋友,常书信往来。
后来秋瑾邀请吕碧城和她一起去日本进行改革运动,吕碧城坚持留在国内办报。
1907年春,秋瑾主编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吕碧城为她编写发刊词。
同年7月15日,秋瑾革命的事情泄露,清军逮捕了她,并在绍兴处死了秋瑾。
秋瑾为了民主革命遇难之后,许多人怕受牵连,都对她敬而远之。吕碧城冒着生命危险,帮秋瑾收尸,将秋瑾安葬。
秋瑾被俘时,官府去查看她的住处,意外发现她与吕碧城的书信来往,又发现吕碧城曾经在秋瑾办的《中国女报》上题有发刊词,再加上吕碧城为秋瑾收尸。他们便认定吕碧城和秋瑾是一伙,于是就派人去抓捕吕碧城。
此时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对吕碧城爱慕已久,当时他担任清廷法务部员外郎。
官府抓捕吕碧城的公文正好落在他手里,他便将此事告诉了父亲袁世凯。袁世凯听闻此事后,回答道:“如果有书信来往就是同党的话,那我岂不也是乱党?”
听到这句话的官兵们不敢抓捕吕碧城,吕碧城才得以脱罪。吕碧城因此也很感激袁克文,所以两人一直保持联系。
袁克文即便结婚了还对吕碧城穷追不舍,但是吕碧城说:“你是袁家公子哥儿,只适合在欢场中偎红依翠。”
30岁时的吕碧城凭借宽广的人脉资源和胆识开始在上海经商。做外贸、倒股票。英语说得不好,她就拼命学,除了英语,还学法语,直到能独自站在台上流利地演讲。
短短三年时间,她就折腾成了上海巨富。
此时她华丽转身,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在国外求学期间,她还兼任上海《时报》的特约记者,将自己在国外见闻编辑成文字,与国人分享。
学成后,她又开始游历欧美。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书《欧美漫游录》,先后在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上连载,获得了极其热烈的反响。
后来,袁世凯死了,袁克文也不再是富二代公子哥,生活落迫到以卖字画为生。此时的吕碧城已是富甲一方,她知道袁克文的遭遇后前去拜访,却被袁克文拒绝了。自此吕碧城和袁克文的情谊也宣告终结。
吕碧城脾气硬,但是她重情重义。
无论是为命运出逃,远赴异地谋生的无助女子,还是在报社工作的独立新女性,再到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女子学校校长,一名商人,一名留学生,一名作家,不婚主义者。她将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诠释得极致。
张爱玲和萧红都佩服吕碧城,吕碧城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的新女性生存道路:靠父母你只能活成公主;靠男人你前途未卜;靠自己人生精彩。
往期精彩:
谭维维的御用词人,《晓说》主编,本可以靠颜值,她却要拼才华
他是南宋孩童眼中的奥特曼,女人眼中的男神,你不知道的辛弃疾
国际巨星章子怡为了演绎她,放下身价,甘心出演只有六场戏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