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鸡,总能看到鸡吃了粮食后还要吃石头,这是为什么?



在农村养鸡,总能看到鸡吃了粮食后还要吃石头,这是为什么?养鸡场甚至还要专门买掺了砂石的鸡饲料来喂鸡,说这样对鸡好,吃石头有什么用? 
小时候在农村,相信大家家里多少都会养几只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给鸡喂了粮食之后,它们还会找一些小石头吞下去,要是鸡圈里没有石头,长辈们还会特意找一些小石头扔进鸡圈,或者是把鸡放养,让它们自己出去吃石头,这是为什么? 说起鸡吃东西,大家脑海里都能浮现出鸡脖子“一耸一耸”的样子,迈着优雅的步伐,看到食物就飞快地低头一啄,然后囫囵下肚。 若是米粒、玉米等粮食还好说,可吃一些体积比较大的肉类时,它们同样是三下五除二就将食物吞下去了,完全没有任何咀嚼的动作,这样做难道不怕消化不良吗? 其实鸡不咀嚼,不是因为不想咀嚼,而是因为鸡根本没有牙齿,无法咬碎和研磨食物。所以对他们来说,只能将食物径直吞下,通过别的方法将食物给磨碎,从而吸收营养。
 而这个方法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吃石头,对于鸡来说,尖嘴有利于啄取食物,包括一些比较小的石头,囫囵将石头吞下之后,可以帮助将食物磨碎。 这些吞下的石头通过食道后,会被储存在一个叫“砂囊”的部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鸡胗中,此时砂囊中已经有一些早已被吃下、存储了一段时间的食物。 其实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有一套应付没有牙齿研磨食物的方法,那就是体内强大的消化液,与许多爬行动物一样,食物只要不是特别大块,鸡吃下去之后基本都能通过胃液慢慢消化。 而石头只是能加快消化的进程。当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变得比较柔软之后,如果鸡觉得消化得太慢,就会再摄入石头、砂砾或者是一些有棱角的小金属,甚至是碎玻璃等帮助消化。 这些东西进入砂囊后,就会在砂囊壁里的褶皱,以及各部位肌肉的作用下,与食物混合在一起,从而将食物慢慢磨碎。 而且这些东西不仅硬,而且有些还很尖锐,难道鸡不怕损害消化器官吗?
 如果人类吃这些东西,那肯定食道和胃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不过鸡由于在长期的进化中,肌胃内壁早已经形成了一层黄色的角质膜,这层膜能够适应砂石的摩擦,保护胃壁不受损伤。 因此,鸡不是每一顿饭都需要吃石头帮助消化,只不过如果鸡长期吃不到石头的话,有可能会消化不良。如果担心鸡在散养的过程中,吃了一些碎玻璃或者金属一类的东西,会给鸡造成伤害的话,可以在喂养食物的时候将其研磨得更加精细,避免鸡去吃石头,有条件的,也可以给鸡吃促进消化的药。 另外,鸡吃石头除了是想帮助消化之外,其实还要靠石头来补充钙质,尤其是一些被圈养或者笼养的鸡,没有足够的运动量,饲养时除了可以在饲料中加骨粉之外,鸡也会自己选择一些含钙的石头吞咽。 我们知道,鸡蛋壳的本质就是碳酸钙,而母鸡的产蛋量又不小,主要吃五谷杂粮,这些食物能提供的钙质有限,如果母鸡体内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话,下出来的鸡蛋就有可能是软皮蛋了。这种蛋因为没有发育好,鸡蛋里的物质会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因此不能吃。 所以规模化养殖场在饲养鸡的时候,除了给鸡补充营养之外,还会给鸡的饲料中人为地添加砂石,以防止鸡生病或者生下软皮蛋。 那吃了这么多石头,鸡可以将它们消化掉,或者排出去吗?石头要是吃得太多,会不会撑死? 前面说了鸡要利用石头促进消化,补充钙质,所以鸡一般不会将这些石头排出体外,有石头在砂囊中促进消化,鸡也就不会再吃石头。 但如果不小心随着粪便排了出去,那鸡就会重新寻找合适的石头吞下,所以砂囊中有没有石头鸡心里是有数的,不用担心鸡吃石头把自己吃撑,毕竟鸡是有目的的吃石头,并不是喜欢吃石头的异食癖。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