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在太空中只能“漂”着工作,甚至连打嗝和放屁都不被允许



宇航员在太空中只能“漂”着工作,甚至连打嗝和放屁都不被允许,这是真的吗?要是宇航员忍不住打嗝或放屁了,会有什么危害吗? 我们知道,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即便是在载人飞船或者空间试验站里,也只能漂浮着工作和生活,许多事情很难做,甚至不能做,就连打嗝和放屁都不被允许,这是真的吗? 美国有一位网友曾在网上询问前国际空间站(ISS)的指挥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宇航员是否真的不能再外太空中打嗝?而克里斯回复说的确不可以,至少某些类型的嗝不能打。 细心的人或许发现了上文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不被允许打嗝≠不能打嗝。要知道,打嗝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膈肌收缩而导致的不可控制的打嗝,另一种是吃多了的饱嗝。而这两种打嗝的行为,都不是人类通过自己能控制得住的,这些嗝是可以打的。 但可以打是可以打,可是宇航员一般都不想打嗝,尤其是打饱嗝儿。可打饱嗝儿又不会止不住,为何宇航员还非常忌讳打饱嗝儿呢? 
因为宇航员不光整个身体处于失重状态中,就连胃里的东西同样也处于失重状态,胃里的水和食物都没有全部沉浸到胃底部,因此,气体和液体也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产生明显的分层,所以在太空中打饱嗝儿的时候,打出来的根本不是纯粹的气体,而是“气液混合物”。 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罗伯特·弗罗斯特曾说,这种嗝一般是“湿嗝”,类似于食物从胃部顺着食管反流。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平时在陆地上反胃呕吐就已经让人很难受了,搞不好还会弄脏衣服和周围的地面。要是宇航员在飞船中打嗝还好,这些东西虽然会漂浮在空中,有点恶心,但处理起来还算比较方便。 可要是穿着宇航服打了一个嗝,这些从嘴里飘出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飘在头盔里,他们还没办法用手擦,这该多难受?如果宇航员正在执行任务,而这些气液混合物要是再一个不小心飘到了眼睛里,还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因此,为了保证在执行太空任务时航天员以及航天飞船的安全,也要让航天员能比较舒适,宇航员在上天之前绝对不能喝碳酸饮料,科学家们在准备航天员的太空食品的时候,也会尽量避免类似豆类、薯类等容易产生大量气体的食物存在。 食物控制好了,不仅可以避免航天员打嗝,还能避免他们放屁。在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太空食品的时候,就特别研究了哪些食品不容易放屁,因为在当时,屁里的气体被认为是易燃物,有可能造成太空危险。 而且要是穿着宇航服,在狭小的空间之内,要是宇航员连续放屁,宇航员自己闻得到臭味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屁里的甲烷和硫化氢等气体由于被束缚在宇航服内,就有可能短时间内大量聚集,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正常情况下,屁里的甲烷等易燃气体的含量自然还达不到可以燃烧的程度,但太空舱是密闭的,里面使用的是空气循环系统,排出去的屁并不能立刻消散,反而会长时间地在空气中停留。 举个极端的例子,要是太空舱里的几名宇航员肠胃都不舒服,全都一直“屁”声不断,这些易燃气体的量可就不小了,在太空中任何一点安全隐患,都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 而且,屁味要是过于浓烈,也会影响到其他宇航员的工作状态,所以控制食物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宇航员放屁。 另外,宇航员在上天之前除了需要控制饮食,甚至还需要用洗肠机将肠道清洗干净,降低肠胃压力,避免在发射过程中排便。而且清洁肠道也能减少肠道中的有害菌群,不仅能减少放屁,而且还能减少宇航员的排便次数。 许多看似奇怪的规定,其实都是无数次宇航员在太空中和训练中积累起的教训,正是这些规定才保证了宇航员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今年6月5日,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又将宇航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送上了太空,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始终未曾停下,或许随着技术的发展,将来不管会打嗝和放屁,都不会再让宇航员头疼。#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头条##宇航员打嗝##宇航员放屁##航天##宇航员##打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