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暴雨的一些影响,内陆地区雨水增多,我们需适应并提高警惕(大白话时事10.10)



10月2日到10月6日,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的强降雨天气。
根据媒体报道,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达185.6毫米,全省有18个县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

这是相当夸张的一个极端降雨量。
虽然从短时间峰值来说,山西这次暴雨没有河南那么极端,河南郑州那次是单日降雨量超过500毫米。
但这次山西降雨的覆盖范围更广,持续力度也更大。
简单说,7月份河南那次暴雨,更像是短时间内集中倾泻而下,而山西这次则是在全省范围内更加平均广泛的持续下暴雨。
由于山西是传统煤炭大省,由于长年累月的开采,让山西的地质隐患比较多,在持续的高强度降雨下,更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所以应对起来更为复杂和艰难。

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山西的强降雨已经暂告一段落,但仍然有比较高频率的地质灾害预警。

不过相比之前河南暴雨,这次山西暴雨给我感觉就是整个舆论关注度不大。
这个可能是因为,这次山西暴雨的受灾地区大多以山区为主。
而7月份郑州暴雨,因为主要集中在郑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再加上当时各种受灾视频爆炸式传播,很容易在短时间引发极大关注度。
而山西这次暴雨,最严重的时候是10月6日,但当时互联网舆论热搜都看不到多少跟山西暴雨有关。
一直到昨天开始,我才比较密集的在各个社交平台的热搜上看到关于山西暴雨的事情。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互联网舆论很容易忽略沉默的大多数效应。
掌握互联网舆论话语权的,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的网民。
而广大内陆地区偏远山村的人,属于互联网上的沉默大多数。
有媒体报道“山区的情况因为交通道路损毁严重,电和通讯也不太通畅,灾情传不到外界。”
目前山西暴雨,已经进入到一个救援的平稳期,后续救援主要是进入到恢复阶段,这个阶段救援物资,特别是生活救助类物资的需求会比较大。
目前山西暴雨受灾的事情,已经在互联网舆论上引发比较大的讨论,估计社会救援力量已经在动员起来,山西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2)为何突然暴雨?
人们对这次山西突然暴雨,准备并不充分,这个主要是因为,山西往年10月份已经进入深秋,并不是降雨主要季节。

根据统计,往年10月份山西太原的平均降雨也就是25.8毫米,而这一次前6天降雨量就高达203毫米,超出历史记录的151.9毫米。
今年我国内陆省份的雨水整体明显偏多,山西此前也已经经历了多轮降雨,这导致山西很多山区地质已经比较松软,在这轮极端降雨下,就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导致险情频发。
关于本次山西暴雨的专家权威解读是这样的。

我再来说点我的个人看法。
在本次长假期间,其实不单单是山西强降雨,北方很多地区的降雨量也明显超出往年,包括陕西。

而这可能跟去年开始的拉尼娜现象有关。

拉尼娜现象跟厄尔尼诺现象通常是交替发生的,一般会把拉尼娜现象视为厄尔尼诺现象的一部分。
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区别,可以看下图。

一般会以海水温度作为判定拉尼娜现象是否出现的标准。
在2017年~2018年曾经出现过拉尼娜现象,随后在2018~2019年出现过厄尔尼诺现象。

我在去年7月9日,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也是分析提醒拉尼娜气候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当时我也是依据海水表层的温度阈值低于-0.5这个标准来判断。

海水温度会降低,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加速融化。
特别是连着好几年,北极圈的气温都是屡创历史记录,这让北极圈大量冰川融化,而冰川融化就会导致海水温度降低,随着复杂的海洋环流最终影响到全球气候,进而引发拉尼娜气候现象。
目前专家普遍认为,今年冬天,仍然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
每次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时候,我们这边都会雨水偏多,这个上面那张图也比较清楚的展现出来。
并且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会随着大气环流输送进我们内陆地区,就会造成内陆地区雨水明显增多。
这个我之前也跟大家分析过,也是有利有弊。
有利的一方面,是会让我们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有重现湿地的可能。
弊端的一方面,就是内陆地区容易发生暴雨天气,更容易出现一些极端气候灾害,需要人们更加提防。
比如这次山西暴雨,我看到一些采访,当地居民也说完全没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雨,有当地居民说“我们那确实很少下雨,没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
包括之前河南暴雨也是,我们内陆地区的人们,因为不太经常经历暴雨天气,所以比较缺乏应对暴雨的习惯和警惕性。
而沿海地区,因为经常要遇到台风暴雨天气,所以反而整体应急、预警、救援体系都比较完善。
在可能连着两年拉尼娜气候,并且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我们要更加适应内陆地区雨水增多的趋势,也就要求我们需要提高这方面的警惕性,对内陆气候灾害要有足够的预警、重视和警惕。
另外,去年冬天欧美国家普遍出现世纪寒冬,也是跟拉尼娜气候现象有关。
而且也因为今年1月份,欧美经历的世纪寒冬,极大消耗了欧美的天然气库存,这也是今年全球能源价格暴涨的一个助推因素。
假如今年冬天连着出现拉尼娜现象,那么今年这个冬天,面对当前如此恐怖的全球能源价格,恐怕欧美国家并不太好过。
(3)煤炭的影响
因为山西是我们有名的煤炭大省,每年提供全国1/4的煤炭供应,这次山西暴雨,也让山西不少煤矿是紧急停工。
而就在这次暴雨之前,山西才刚跟14 省签订了供煤协议,来应对当前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
受全球能源价格暴涨的影响,当前国内煤炭价格也是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屡创历史新高,并且因为煤炭价格暴涨,导致煤炭供应也比较紧张。
所以,这次山西暴雨,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本次山西暴雨,导致山西有27座煤矿停产。
为了解决当前“燃煤之急”,我们的调控措施是让另外一个产煤大省内蒙古是紧急增产。

有媒体报道“网上流传的一份落款时间为10月7日的“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加快释放部分煤矿产能的紧急通知”显示,列入国家具备核增潜力名单的72处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从即日起,可临时按照拟核增后的产能组织生产。”
再加上这次山西暴雨导致山西部分煤矿停产,应该也只是比较短暂的临时影响,所以我个人预计,今年冬天的煤炭供应还是比较有保障。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煤炭供应问题,而是煤炭价格问题。
我们煤炭因为90%都是自产的,而且我们的增产潜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肯定是不会缺煤。
问题是,当前全球能源价格暴涨,会比较直接影响到我们煤炭的价格。
而一个很客观的问题就是,我们比较难去影响到国际煤炭的价格。
为何普京一句话能让暴涨的欧洲天然气价格出现50%的巨大回落,是因为俄罗斯是天然气的最大出口国,更加是欧洲主要的天然气供应。
所以,俄罗斯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是很大的。
我之前也跟大家提出一个观点。
就是全球能源价格暴涨,是美联储的锅。
但天然气跌不跌,则是俄罗斯说的算。
然而,俄罗斯为什么要主动让天然气跌呢?
很显然,天然气价格越贵,对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出口国来说越有利。
最近欧佩克面对油价暴涨,也一直坚持不温不火的原定增产计划。
指望资源出口国去主动压低资源价格,显然是不现实的。
相比之下,我们虽然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开采国,但我们大部分煤炭都是供应自己用的,很少拿去出口。

这就使得,我们对国际煤炭价格的影响比较低的。
并且基于一些复杂的原因,我们国内煤炭期货市场的价格,是很直接受到国际煤炭价格的影响,这会进而影响到我们国内煤炭的价格。
在当前全球能源价格高烧不退的情况下,我们也很难把国内煤炭价格压下来。
当前因为天然气价格暴涨,导致欧美纷纷降低天然气发电,转而增大燃煤发电比例。
虽然欧美嘴巴上都喊着要碳中和,但都要电力资源紧张了,一个个也都管不得碳排放不排放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用起了煤。
当前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最近两个月对煤炭的需求都在增大。
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没必要老老实实的去给煤炭限产,在电力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煤炭增产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情。
而且欧美等国自己都在加大煤炭需求,也没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我们为了应对电力资源紧张而不得不煤炭正常。
美国7月份火力发电同比增长13.1%。
拜登虽然整天把应对气候变化挂在嘴边上,但实际也没看到美国有多大力度去节能减排。
限制别人,拜登倒是很积极,但很显然,美国并不懂得以身作则。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点下方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