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哈萨克斯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了会议,宣布了一揽子改革措施,并表示集安组织维和部队的任务已圆满完成,将在两天后开始分阶段撤离哈萨克斯坦,撤离过程将不超过10天。
另外一方面,集安组织也在昨天召开了视频会议,共同讨论了现阶段哈萨克斯坦的局势。
普京在会议上表示,“集安组织决不允许其成员国政府在颜色革命中被推翻”。
这一系列事情,也基本意味着哈萨克斯坦局势已经尘埃落定。
在哈萨克斯坦爆发骚乱第二天,我就跟大家分析过整个局势的一些走向原因,以及认为哈萨克斯坦乱不起来。
当时我认为,本次哈萨克斯坦乱象,是美国所扶持的大量NGO组织在美国情报部门暗中策划下,所发起的一场,试图以颠覆哈萨克斯坦现政府的一场颜色革命,目的是为了搞乱哈萨克斯坦。
不过,哈萨克斯坦现总统和俄罗斯都对这件事情有所准备,所以,在暴乱发生后,哈萨克斯坦现总统马上对集安组织发出救援请求,而集安组织也反应迅速的由俄罗斯派出宪兵和维和部队,第一时间赶赴哈萨克斯坦,稳定了大局。
在这个过程中,哈萨克斯坦内部有一些权利争斗的迹象,甚至可以说,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发动这场看似“无脑”的骚乱,可能在哈萨克斯坦军队内部是有一些接应,这跟之前掌握哈萨克斯坦军队大权的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我认为是逃不了干系。
等于是,美国利用哈萨克斯坦内部一些利益矛盾,借助哈萨克斯坦液化气涨价这根导火索,强行让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这些NGO机构,发动了这场暴乱,试图搞乱哈萨克斯坦。
但最终有提前准备的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一招“借美杀鸡”,反而清理了哈萨克斯坦内部一些不安定因素。
最终让美国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是我5天前推理的事情原貌。
现在局势尘埃落定了,我们可以对整件事情做一个复盘,再来看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些细节。
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局8日宣布以叛国罪逮捕该部门已被革职的局长卡里姆·马西莫夫。
紧接着,消失多日的纳扎尔巴耶夫8日也站出来“呼吁”全国人民应团结一致支持总统。
并且纳扎尔巴耶夫随后又再次公开表态是“自愿”移交国安委职位。
由此看,本次骚乱中,涉及到哈萨克斯坦内部一些利益博弈,是确实存在的。
包括哈萨克斯坦现任总统托卡耶夫,昨天也是把这件事情定义为“未遂政变”。
托卡耶夫是这么说的
“在自发抗议的幌子下,一波骚乱爆发了。很显然,主要目的是破坏宪法秩序,并夺取政权。这是一场未遂的政变。”
“哈萨克斯坦将很快向国际社会提供所发生的事情的证据,证明哈国遭受了恐怖袭击。不久的将来,在完成初步调查后,我们将提供更多证据以供国际社会判断,证明此次针对哈萨克斯坦的恐袭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活动。”
由此看,哈萨克斯坦这场未遂政变是属于内外勾结。
我最近也看到不少关于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分析,我发现有不少分析,总是会陷入极端化。
比如,有一味认为,这完全就是美国发动,一说有哈萨克斯坦内部利益博弈、权力斗争,就是阴谋论。
也有一味认为,这完全就是哈萨克斯坦内部博弈,跟美国无关,美国只是背锅的。
甚至还有人认为,这完全就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自导自演,最终嫁祸给美国。
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有点只提及某一方面。
要么固执认为,只跟美国有关,要么固执的认为,只跟哈萨克斯坦内部博弈有关,或者只跟俄罗斯有关。
这种习惯把事情原因,简单归因于单一原因,是不太可取的。
实际上,哈萨克斯坦这场暴乱,我认为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有美国暗中策划的痕迹,也有哈萨克斯坦内部博弈的权力斗争被人利用,也能看出俄罗斯有做好应对准备。
并且,实际上也确实发生了一些恐怖分子的恐怖行径。
比如前几天就有报道称,哈萨克斯坦有3名执法人员被斩首。
这都说明这场哈萨克斯坦骚乱的各方势力成分十分复杂。
这里面即包括美国NGO所指使的暴徒,还有被煽动的民众、抗议者,还有混杂其中的恐怖分子,还有哈萨克斯坦内部一些权力斗争,等等。
关于哈萨克斯坦内部的权力斗争,还可以更细化一些。
纳扎尔巴耶夫在2019年辞去总统的时候,其实一开始是想扶持自己的女儿纳扎尔巴耶娃,不过感觉有点太明目张胆,就退而求其次,先给托卡耶夫,让其过渡,后面再让纳扎尔巴耶娃上来。
这个可以反应在,纳扎尔巴耶夫2019年辞去总统后,纳扎尔巴耶娃成为了哈萨克斯坦议长,是哈萨克斯坦实际上的二把手。
这样一来,暗地里,纳扎尔巴耶夫还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把持军队大权,明面上还有纳扎尔巴耶娃作为议长,是托卡耶夫下面的二把手。
那么夹在中间的托卡耶夫,等于是被纳扎尔巴耶夫父女架空的。
不过托卡耶夫显然,也不是一个甘心只当过渡总统的角色。
在2020年,托卡耶夫就闪电解除了纳扎尔巴耶娃的职位。
并在2021年,托卡耶夫也接任纳扎尔巴耶夫,成为哈萨克斯坦人民大会主席。
但最后一个关键职位,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一职,还仍然牢牢掌握在纳扎尔巴耶夫手里。
我5天前分析的时候,也跟大家分析过一个细节。
在托卡耶夫接管国家安全委员会之前,哈萨克斯坦的军队,面对这些暴徒,都温顺如绵羊。
当时抗议者甚至也可以阻拦军队车辆,把士兵赶下车,并抢走武器。
这也太离谱。
其实我当时就感觉哈萨克斯坦的军队并不在现任总统之中,并且哈军可能在某些人的授意下,“纵容”了这场暴乱的发生。
也就是,我们并不能直接猜测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有参与到这场骚乱里。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开始哈军确实存在“纵容”暴乱发生,至少是没有大力度去阻止暴乱发生。
否则哈萨克斯坦也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自己武装力量的国家,以哈萨克斯坦的军队实力,真要阻止暴乱发生,是完全做得到的。
所以当哈萨克斯坦总统都开始向集安组织求援的时候,其实比较敏锐的人,都可以发现,这件事情已经有点脱轨。
包括我当时也是直接说,集安组织会由俄罗斯迅速派出军队,这不是为了防范那些暴徒,而是防范纳扎尔巴耶夫铤而走险。
所以,在8日,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局8日宣布以叛国罪逮捕该部门已被革职的局长卡里姆·马西莫夫。
这个被以叛国罪逮捕的局长,其实就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心腹。
所以,我们是有理由怀疑,在骚乱刚开始的的时候,纳扎尔巴耶夫可能是有授意哈军队,“纵容”骚乱,至少是阻止不力。
而托卡耶夫在发现自己无法指挥动军队的情况下,不得不紧急朝集安组织求援。
从这个角度看,托卡耶夫倒不一定真有多“深谋远虑”提前预见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可能也是被赶鸭子上架,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还算比较及时的应变,选择了最后一条退路。
因此这件事情,才会被定性为“未遂政变”。
包括今天托卡耶夫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
其中提到“在安全领域,哈计划重组武装力量、执法部门和国家安全机构,推动执法体系改革。”
可见,在这次骚乱里,在一开始确实存在这种军队指挥问题的存在。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托卡耶夫接管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且俄罗斯开始进场后,哈萨克斯坦军队就发生180度转变。
包括哈萨克斯坦今天还宣布,本次骚乱里,一共逮捕了9900人,其中北部人员里有不少是外国人。
那么在分析哈萨克斯坦内部一些矛盾后,我们再来看外部的一些影响。
关于美国在这次骚乱里的作用,是比较有争议的。
不少人认为,美国这次只是被甩锅的对象。
不过我也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1、美国没有直接参与指挥这场骚乱,这是由美国下面的NGO组织,自发擅自发动的一起大规模骚乱。这种可能的话,就说明美国对过去这么多年全球范围内大量扶持的这些NGO组织,有点脱离控制的感觉,所以才有人调侃,是这些情报机构、NGO组织在刷业绩,搞了这件事情。
2、就是美国有从战略层面直接参与并暗中策划了这场骚乱。
这两种可能,都很难说美国是被甩锅的,跟美国是逃不了干系。
不过,我认为,当前比较明显,哈萨克斯坦这次骚乱是存在内外勾结,如果能跟哈军的眼线搭上线,那么要说美国没有亲自下场,我是不太信的。
另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两天也跑出来喊话称,对于哈萨克斯坦为什么觉得有必要请求俄军维和部队介入一事,美方确实存在疑虑。他指出,哈萨克斯坦本应有能力以和平方式自行化解抗议活动,布林肯甚至称“我们要求(哈方)对此作出澄清”。
这个其实挺无厘头的,包括这个“应有能力以和平方式自行化解抗议活动”。
当时暴徒都已经搞起斩首了,满大街暴乱,还让哈方以“和平方式自行化解抗议活动”,这未免也太过于睁眼说瞎话。
而且布林肯说这句话的时候,恰逢美国国会山骚乱一周年。
美国自己面对暴徒的时候,倒也是一点都不手软。
结果面对其他国家由美国扶持的这些暴徒,就各种替暴徒讲话,双标到这个程度,也是刷新了无耻的下限。
从美国今天和俄罗斯的会谈来看,我认为这次哈萨克斯坦的骚乱,美国应该还是有从战略层面按照策划了这场骚乱。
只是显然骚乱的结果,远远达不到美国的预期。
包括事情迅速平息,哈萨克斯坦已经宣布维和部队会在10天内分批撤出,这个直接打脸了布林肯前几天所谓的“一旦俄罗斯人进入你家,有时就很难让他们离开”的说法。
所以,我们如果要仔细分析美国人为什么要策划这场看起来有些无脑、无谋的骚乱。
可能得试着从美国战略层面角度来分析问题。
这就要跳出局部,从全局去看待问题。
那当前国际棋盘上,很重要的一个棋眼就是俄乌危机。
而恰好,就在10日,美国和俄罗斯举行了长达8小时的闭门会谈,围绕着俄乌危机展开对话。
这场闭门会谈并没有取得突破,双方都认为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都认为可以继续保持对话。
所以,我们其实可以发现,哈萨克斯坦这场骚乱,很可能只是美国和俄罗斯这场会谈之外的筹码。
会谈上的筹码,都是靠会谈之外去争取的。
而从哈萨克斯坦的目前结果看,美国显然是占了下风。
美国试图靠这场会谈,逼迫俄罗斯退后,显然这个愿望是落空了,这场会谈就自然没有取得结果。
那么我们就从全局角度,来梳理一下各种缘由,做一些我的个人猜测。
我之前也分析过,俄乌危机本质上只是北约东扩之后,俄罗斯为了应对北约东扩的一个正当防卫反应。
也就是北约继续东扩,俄罗斯就会增大俄乌边境的驻军。
只不过,被美国指责俄罗斯增大俄乌边境驻军,是为了侵略乌克兰。
关于美国渲染俄乌危机的原因,我之前也分析过,两种情况,一个是俄罗斯最后没打,美国可以给自己脸上贴金,拜登会给自己捞功劳,说是他调解成功,化解了危机,从而给已经大概率失败的中期选举,增加一些变数。
另外,假如俄罗斯真的打了,美国也可能趁机制造局部冲突,来配合美联储今年加息,加速美元回流。
两种情况,似乎都对美国有利。
但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
所以俄罗斯干脆就借助俄乌危机,想要把北约东扩问题,给一劳永逸的解决了。
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近期表态是很坚决的,就是要北约签署一份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文件,保证永不东扩,永远不接纳新成员。
但俄罗斯这个要求,北约显然是不可能答应的。
在这次闭门会谈里,俄罗斯退而求其次,“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改口成,只要北约保证永远都不会把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纳入北约。
但很显然,北约也仍然没有同意。
这种情况下,其实俄罗斯隐约是有一些开始威胁的意思。
大致是说,假如北约不能同意保证永远不纳入乌克兰和格鲁吉亚,那么地区局势的危险程度随之上升后,俄罗斯不敢保证会发生任何事情。
这其实已经有点说,北约再不保证不东扩,俄罗斯还真有可能打乌克兰。
不过我认为,这可能也是俄罗斯抓住美国当前精力都集中在我们身上的一次“极限施压”。
俄罗斯并不是想真的打乌克兰,把乌克兰全吞了,我认为这并不符合俄罗斯的长远战略意义。
因为吞了乌克兰后,俄罗斯不但要面临跟西方国家彻底决裂的局面,更主要是,那样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就直接没有了战略缓冲。
我认为,俄罗斯顶多就是可能把乌克兰东部那一带拿下,跟克里米亚连成一片,打通克里米亚通往俄罗斯的陆路。
本身乌克兰东部的民族和语言是跟俄罗斯比较亲近的,俄罗斯拿下的阻力比较低。
因此俄罗斯真到了不得不动手那一步,恐怕也只会拿下乌克兰东部,而不是吞掉整个乌克兰。
即使如此,我认为动手,也只是俄罗斯的所有预案里,附加启动条件门槛最高的一个预案,也就是属于最后手段。
俄罗斯更多可能只是为了通过俄乌危机,来威胁美国,彻底解决北约东扩的问题。
这个其实也比较好理解,跟我们有一些关系。
当前美国精力都集中在我们身上,美国是没有能力打一场双线战斗。
这也是为什么,拜登之前跟普京视频会议的时候,甚至直接说,一旦俄罗斯打乌克兰,美国并不会直接派兵,只会对俄罗斯采取最严厉的全方位制裁。
美国为什么不派兵?
这是因为美国当前想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我们身上。
所以,我认为美国是不愿意打双线战斗的。
而俄罗斯抓住美国当前这个弱点,才可以把这种威胁,落到实处。
既然美国在渲染俄乌危机,俄罗斯干脆就借助俄乌危机,来要求北约彻底停止东扩。
那么这种情况下,美国要怎么办呢?
是的,哈萨克斯沙特的骚乱就出现了。
由此看,美国之所以强行发动哈萨克斯坦这场骚乱,根本目的只是为了给俄罗斯添堵,想通过搞乱哈萨克斯坦,来同时恶心我们和俄罗斯。
假如美国这次暴乱成功,俄罗斯势必要被分流走一部分精力,去应对哈萨克斯坦的危机。
哈萨克斯坦对于俄罗斯,有着重大地缘战略意义,俄罗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哈萨克斯坦。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也没办法两头兼顾,可能就要在俄乌危机问题上做一些让步。
这可能是美国之所以强行发动这次骚乱的一些战略意图。
但很问题在于,美国现在的情报机构,包括这些NGO组织,都太过于拉胯,并没有能力去真正执行美国这个战略意图。
俄罗斯直接出兵快刀斩乱麻后,俄乌危机当前自然还是陷入困境,显然俄罗斯并没有做出让步的意思。
于是这场哈萨克斯坦的骚乱,更像是美国自己表演的一场闹剧,反而更加暴露美国当前走下坡路的国力。
要搁十几年前,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掌控力,也不至于这么拉胯。
按照美国这种具体执行能力,我建议美国以后还是别再搞什么颜色革命了,现在世界各国基本都对美国这套颜色革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
十年前,美国还能搞搞出其不意。
美国现在是越来越难了。
本文来源“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外面有假冒我的骗子号,点上方关注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