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国通胀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俄乌危机,却围绕着2月10日美国公布最新通胀,出现明显的分水岭。
在2月10日美国公布通胀之前,俄乌危机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莫斯科后,一度出现大幅度降温的现象。
普京在与马克龙会晤的时候,甚至称会“尽一切努力与西方国家达成妥协”,同时普京还表示,马克龙提出的一些建议可成为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基础。
可见,在俄乌危机问题上,除了美国一直在拱火,其他一些相关方,比如俄罗斯、乌克兰、还有欧洲,都是扑火的状态。
然而,在马克龙8号访问完俄罗斯,让俄乌危机有了难得的降温之后。
10号美国公布了1月份通胀数据同比增长了7.5%,再创40年来新高。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当天,美国就一下子升级了拱火力度。
在这之前,虽然美国一直在拱火,但整体拱火力度还不算大,特别是冬奥会开始后,美国稍微有所收敛。
但昨天,美国这个拱火力度,一下子就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白宫不但要求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在48小时内撤离,拜登甚至直接说,“一旦如果俄罗斯和美国相互开火,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美国国务卿也表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随时可能发生。
更离谱的是,据一些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已告诉美国盟友普京已经作出开战决定。
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拜登在与欧洲盟友的视频会议中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日期是2月16日。不过,欧洲领导人对该日期和局势升级必然性与其意见相左。
看看,拜登连俄罗斯开打的日期都帮俄罗斯决定好了。
俄罗斯估计都一脸懵逼。
一时间,俄乌危机从8日刚被法国访问俄罗斯被扑火的状态,一下子又被美国点燃起熊熊大火,让很多人也都有点懵逼。
而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跟风美国,要求他们国家的人撤离乌克兰。
其中包括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
想必大家也发现了,这些跟风美国呼吁本国公民离开乌克兰的国家,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和小弟。
他们如此步伐一致,要说没有事先串通勾连好,我是不相信的。
其实我们驻乌克兰大使馆的最新公告,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我们乌克兰大使馆在昨天发的提醒公告里,是把俄乌局势跟乌克兰疫情放在一块说。
同时,是把疫情日趋严峻,放在俄乌紧张关系前面。
而且,这个通告里,主要也是在说注意防范疫情,关于俄乌危机只有这么一句话“同时,乌俄当前紧张关系局势引发多方关注,出现了各种说法,相互之间不尽一致。”
这背后潜台词有点像是说,当前在乌克兰,面对疫情的威胁,更大于各方说法不尽一致的“俄乌战争”。
其实,由于普京前不久才刚对我们访问。
而且我们作为俄罗斯当前最亲密的战略伙伴,所以理论上,相比整天拱火的美国来说,我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现在俄罗斯到底有没有打乌克兰意图的。
相比美国纠结盟友搞撤离本国公民的戏码,假如俄罗斯真要打乌克兰,恐怕我们才是可能最早撤离本国公民的,还轮不到美国。
而且美国这样的拱火套路,之前已经有好几次了,上个月,美国又是宣布撤离大使馆人员,又是发布旅行禁令,极力渲染俄乌危机。
一度让欧洲股市大跌,明显出现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购买美债,让持续崩跌的美债一度企稳。
这一次美国极力拱火俄乌危机,时间点也十分凑巧,刚好在美国10日公布通胀数据。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是阴谋论。
但我们如果从金融市场的变化来看,就会发现,这些巧合,可能并不是巧合。
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图为例。
在10日晚上9点30分,美国通胀数据一公布,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直接应声突破2%的临界点,这个意味着美债市场处于整体崩跌的走势。
而且我之前也分析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2%是一个临界点,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会引发市场踩踏和连锁反应,很多国际大型对冲基金,都可能被迫做空美债。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美国有动机去想尽一切办法稳定美债市场。
于是,拜登开始出来,又是说“世界大战”,又是敦促美国人撤离乌克兰,一副俄乌马上要开打的架势。
于是,本来已经站稳在2%上方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应声下跌回到了1.9%平台。
美元指数也随之出现小幅走强。
很明显,跟上个月一样的套路,有一些国际避险资金,在美国渲染俄乌危机后,很“自觉”的从欧洲撤离,回落美国并购买美债,跟正处于崩跌的美债企稳。
所以,我还是上个月的一个观点,俄乌危机的本质,就是美国在制造局部冲突,加速美元回流,来给美债续命。
同时,大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
虽然当前俄乌危机的相关各方,比如俄罗斯、乌克兰、欧洲,都不愿意在美国煽风点火下,打这场莫名其妙的战争。
但这不意味着俄乌之间就一定不会开打。
也就是,虽然美国现在是在极力拱火,并渲染俄乌危机。
但美国的这种拱火行为,并非只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在拱火。
换而言之,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真正希望俄乌之间赶快开打的国家。
前不久,知名的美国“严肃”媒体彭博社,还闹出了一个乌龙。
居然在标题写着《直播: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后来人们发现,彭博社发了篇假新闻,彭博社也因此道歉。
彭博社对此解释称,“我们针对很多情况都准备了标题,我们的官网于美国东部时间大约16时意外发布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标题,我们对这一错误深表遗憾。”
但彭博社这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人信服。
我们可以稍微大胆点猜测,彭博社是否有在美国示意之下,故意发出这样一篇假新闻。
要知道,在俄乌局势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彭博社这样的世界知名媒体,并且以善于报道内幕消息而闻名的媒体,突然出现标题如此耸人听闻的新闻,很难说会不会让当时的局势当事人出现一些误判,从而出现擦枪走火的情况。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
就是美国已经示意这些美国知名媒体提前准备好“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新闻稿,这意味着美国正极力煽动让俄乌之间打起来。
美国的拱火并不单单只是做做样子,在明面上“渲染”,而是在真的实质性拱火。
彭博社闹出的这个乌龙,等于是露出了马脚。
换而言之,并不是俄罗斯想打乌克兰,而是美国在极力煽风点火来把俄罗斯卷入战争。
这一点其实普京在2月1日就说得很清楚了。
普京称,美国的真实意图是“企图诱使俄罗斯参战”,普京指责西方故意制造一种企图诱使俄罗斯卷入战争的情景。
那么美国要怎么做,可以100%诱使俄罗斯卷入战争呢?
其实也很简单。
在这次马克龙访问俄罗斯,跟普京会面后,记者会上,一名法国记者挑衅性询问普京,“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能会有什么后果?”
普京直接当面回怼,“你想让法国与俄罗斯开战吗?”
可以很明确的是,一旦北约宣布将乌克兰纳入,那么俄罗斯肯定会动手。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俄乌危机的“开火键”是握在美国人的手里,因为北约实质上仍然还是美国说的算。
而且,我们再从金融角度来分析的话。
仅靠“渲染”俄乌危机,是很难给美债真正续命。
比如上个月底,虽然美国渲染俄乌危机,一度让美债企稳。
但随着俄乌危机稍有缓和,再加上美国通胀越来越严重,美债很快就重新回到了崩跌的轨道里。
换而言之,如果俄乌之间不真正打起来,很难起到大量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给美债续命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有很强烈的动机,去极力拱火让俄乌打起来。
而对美国来说,拱火俄乌危机,比拱火我们这边,有一个让美国更动心的地方,就是美国不需要真正下场。
俄乌之间一旦开打,首当其冲面临最大压力的是欧洲,到时候参战的主要群体恐怕是欧洲,而非美国。
美国现阶段就喜欢在边上煽风点火,而不需要自己亲自下场,这样可以避免美国一旦打输,就全盘皆输。
而在我们这头拱火,美国是要亲自参战的,躲都躲不了。
但现在,让美国真正顾忌的是,他害怕俄乌之间一旦开打,我们也会将计就计,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收回对岸。
若非美国对我们顾忌,恐怕美国早就让北约将乌克兰纳入,俄乌之间也会因此早就开打了。
现在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
美联储在元旦后一直提高嘴炮加息的力度,这使得美债和美股同步大跌。
还只是嘴炮加息,美国金融市场表现就如此不堪。
一旦真正大力度,并且是连续多次加息,美国金融市场正常情况下,因此出现崩盘是一点都不奇怪。
在前天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3月份加息的力度已经提升到了3月加息50个基点,并且市场预期美国7月份就会加息到100个基点,也就是1%。
这跟我元旦时候预期一样,就是美联储3月份开始,会连续加息4次,到7月份加息到1%。
同时一些国际大投行也开始预期美联储真有可能今年连续加息7次。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当前美国通胀是完全超出美联储控制,并且比很多人想象中,问题更严重。
要不然美联储没必要这样超级紧缩。
但这样的超级紧缩,必然会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崩溃。
美国霸权主要靠军事霸权。
包括美元霸权也是建立在军事霸权基础上。
但同样的,军事霸权也是靠美元霸权维系。
否则美国现在每年万亿美元的军费,哪里来?
考虑到美联储3月份已经100%加息。
留给美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应该还可以看到美国这样无所不用其极的极力拱火。
关于俄乌危机的本质,可以看我上个月这个视频。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