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法、印韩等国的微妙变化,论俄乌冲突如何体现美国霸权衰落



3月5日,北约特别外长会议,再次拒绝了乌克兰要求其在该国上空设立禁飞区的要求。

北约强调“北约不想与俄罗斯开战,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战争不会蔓延到乌克兰以外的地区。”
同时俄罗斯也回应称,任何国家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的企图都将视为对俄罗斯开战。

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这个为什么这么敏感呢?
因为一旦北约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意味着北约的战机就可以直接进入乌克兰领空,这自然会导致北约战机和俄罗斯战机直接交火。
所以北约才说,一旦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会让这场俄乌冲突升级为俄罗斯和北约的全面战争。
乌克兰方面想要把北约拖下水,但北约背后的美国,却一直坚定不下场。
其实事情到这里,大家也很清楚美国的用意。
美国一开始就是想着拱火泼汽油,把俄乌战火点燃后,美国就作壁上观,要武器可以给武器,要人也可以派一些“退役军人”支援,但美国就是坚决不直接下场。
因为美国很清楚,一旦美国在俄乌战场被拖下水,那么我们这边很可能就要出手了。
美国一边想要拱火制造局部冲突,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
一边要避免双线作战,避免被戳破纸老虎真身,省得避险资金反而从美国出逃。
美国这种顾头不顾腚的做法,才导致当前这种局面出现。
但美国和北约这样迟迟不敢下场,其实也已经引发很多让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一开始拱火,只是想拱一场局部冲突,而不是要拱一场北约和俄罗斯的全貌战争。
美国拱火,但又不想引火自焚,不想局势失控。
所以,现在局面并非美国想要的。
从这个角度看,俄罗斯这次的特别军事行动,是超出美国预期的。
普京也确实是比较杀伐果断的人,在看清美国虚实后,就直接将计就计,索性把美国拱的这把火,点燃得更大一些。
美国一开始应该只是希望战火局限在顿巴斯地区,但美国没想到俄罗斯真直接全面攻打乌克兰。
这一下把这场战斗的级别升高了很多。
这使得,在乌克兰被全面挨打的情况下,美国和北约仍然坚持不下场,是严重动摇了美国构建的全球安全体系的根基。
这不得不说,普京这一招险棋,还是让美国很难受的。
我之前也分析过,美国二战后构建的全球秩序,包括全球产业链、全球化贸易体系、金融体系,有一个基本逻辑。
就是美国通过美元霸权向全世界收取铸币税,等于是在强行掠夺。
但美国又基于美国军事霸权,向这些接受美国霸权的国家保证,可以保障他们的安全。
但现在问题已经出现了,美国和北约的坚持不下场,让全世界都要开始怀疑美国这种安全保障的有效性。
乌克兰是很典型的例子,乌克兰接受了美国霸权,2014年就开始彻底倒向美国,但结果现在安全完全没有保障。
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给美国交保护费?
所以,当前这场俄乌危机,背后其实折射出美国霸权衰落的更大层面危机。
一旦美国霸权衰落,意味着美国二战后构建的世界秩序,就要重新洗牌,这才是百年未有的大变局。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在俄罗斯果断直接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国的应对是很仓促的,一方面是制裁协调就花了好几天,另外一方面,美国在是否下场的问题上,显得十分的犹豫,有些举棋不定。
美国如果亲自下场,那么可能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
美国如果不下场,动摇了美国霸权构建的安全秩序基础。
所以,美国的这种踌躇不定,已经是美国霸权衰落的明显标志。
全世界有志之士,相信都能看出来。
那么很多人的心思就会活跃起来。
以前美国无比强大的时候,美国霸权确实让人望而生畏,而且过去几十年,有不满美国霸权的刺头,基本都被美国武力解决了。
所以很多国家对美国是敢怒不敢言。
但现在美国霸权衰落后,很多国家就会起“异心”。
这个我觉得可以分3类。
一类是之前直接给美国交保护费的,比如韩国这样的,心里要开始悠着点,考虑美国还能不能直接保护他安全的。
一类是直接通过交铸币税,融入美国构建世界秩序的国家,要开始考虑这种铸币税交得值不值。这类国家比如印度这样的。
一类是拥有世界大国影响力,但之前要一直屈居于美国霸权之下,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国家,现在要考虑自己是否还要对美国惟命是从,是不是可以取而代之。这类国家以德国、法国是最典型的。
这三类国家,我分别来分析一下。
(1)韩国
其实第一类国家还包括日本,就是这类美国有直接驻军,同时还要跟美国分摊军费的国家。
不过我对日本过去一年的所作所为比较愤怒,日本已经是彻底倒向美国,所以我基本已经不考虑日本。
不过,韩国仍然还是有比较大变数。
今年有一个很大变数,就是韩国大选。
其实,之前冬奥会,韩国短道速滑在两国舆论引发如此大的争议,背后是显然有韩国一些势力在推波助澜的。
韩国一些保守右翼势力,借机高一些事情,煽动韩国舆论的反华情绪,这其实就是想影响韩国大选。
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所在的阵营属于“进步派”偏左,对华比较友好。
韩国另外一大派系是保守阵营,偏右,亲美。
2017年朴槿惠丑闻爆发后,也导致韩国保守阵营分裂。
2020年2月17日韩国保守阵营各大势力,才重新联合组建了新政党未来统合党。
并在同年9月2日更名为“国民力量党”。
所以,国民力量党也是当前韩国最大在野党,其所推选的候选人尹锡悦也是文在寅所在执政党推选的李在明的最大竞争对手。
目前尹锡悦和李在明的支持率是不相上下,还比较有悬念。
但在3月3日,尹锡悦所在的国民力量党跟另外一个在野党宣布合并,这会使得尹锡悦的支持率进一步增加。
之所以,韩国保守阵营要在临选前突然加码,我认为主要就是受俄乌冲突影响。
这场俄乌冲突,深刻影响着全球格局,并且美国的瞻前顾后暴露出美国霸权开始衰落的事实。
这会让像韩国这样直接接受美国保护的国家,心里都开始有点打鼓。
从地缘层面考虑,韩国其实跟乌克兰有一些相似之处。
甚至可以说韩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地缘格局。
在俄乌冲突发生后,文在寅所在的进步派阵营认为,这更体现了在强国间维持战略均衡的必要性。
而保守派阵营则认为“俄乌冲突说明靠力量实现和平及建立强有力同盟的重要性。”
说白了,韩国进步派会坚持不选边站队,来在大国博弈中走钢丝。
而保守派阵营一旦当选,有可能跟日本一样彻底倒向美国。
但美国这种不敢轻易下场,也某种程度动摇了一些韩国中间派选民的信心,对韩国保守派比较不利。
所以韩国保守派阵营,才会在3月3日,紧急让两大在野党合并,来重新争取优势。
由此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韩国这场大选,其实对未来东亚的地缘局势变化,有很大影响。
但即使韩国保守派阵营,面对美国霸权开始衰落的现实,心里也应该悠着点,要重新考虑一下像日本这样彻底倒向美国的巨大风险。
毕竟韩国离我们太近,离美国太远。
这次韩国保守阵营的候选人尹锡悦曾经在竞选的时候说一旦当选“将追加部署萨德和参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这样的主张,对韩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我希望韩国选民应该从这次俄乌冲突看清楚,美国是不可靠的。
(2)印度
在这次俄乌冲突里,印度的立场有点让人眼前一亮。
毕竟国际上关于俄乌冲突的发言,出现罕见的“中印巴”三方一致的局面。
印度在美国的准盟友里,一致是比较特立独行的,这充分体现了印度“神经刀”的特点。
所以,之前印度在俄乌冲突的一些联合国决议投了弃权票,并且坚决不跟随美国去谴责俄罗斯。
这一度让美国威胁要制裁印度,不过由于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里的位置太过于重要,美国很快又开始对印度“好言相劝”。

但很多人都低估了印度跟俄罗斯的传统友谊。
我之前也分析过,印度跟俄罗斯是冷战时期就建立起来的传统友谊,而且很奇特的是,在苏联解体后,印度跟俄罗斯的关系居然没任何变化。
印度也成为美国准盟友里唯一跟俄罗斯关系这么好的国家。
所以,在这次俄乌冲突里,印度的中立态度,在美国一众盟友和准盟友里显得鹤立鸡群。
而且印度民间对俄罗斯的支持呼声也很高,而且印度因为也是英语语系,所以在国际舆论上,印度网民的“话语权”还非常大。
这也使得前两天,印度网民一度把“支持普京”的词条刷上热门榜。
印度当前的立场,正在微妙的发生变化。
从特朗普时期的坚定跟随美国,开始重新回到一个相对比较中立搞大国平衡的状况。
而且前几天,美国胁迫尼泊尔批准MMC协议的事情,其实对我们影响还没那么大,对此最感到恶心的应该是印度。
印度一直把尼泊尔当做自己的后花园。
而且印度对于南亚地区,有着十分偏执的扩张主义。
美国胁迫尼泊尔批准MMC协议,实际上就是美国把手直接伸进印度的后花园,这让印度怎么忍。
而且,我之前在分析中俄联合声明的时候,已经提到过一件事情。
在中俄联合声明的末尾,有这么一句话“双方将继续在中俄印机制框架内开展合作”,这是有些意味深长。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这句话就显得更加意义深远。
印度是比较典型的,接受美国霸权,但又不用直接给美国交保护费,但又要被美元霸权收取铸币税,时不时掠夺的国家。
在俄乌冲突后,包括印度在内的这些国家,都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一旦美国霸权开始衰落,国际安全形势重塑,那么继续交这个保护费有必要吗?
说白了,这就是美国跟随者,开始分化的标志。
(3)德法
最后再来说说法国和德国。
相比印度这种地区大国,法国虽然经常在全球网友日常调侃,但不可否认法国怎么说也是五常之一,在英国脱欧后,法国更是欧盟里唯一的五常。
所以法国一直是与欧盟领导者自居。
不过这一点,德国就不太服气了,毕竟从经济上来说,德国要强于法国。
但德国毕竟有历史负担,所以从国际影响力来说,法国是大于德国的,毕竟法国还有非洲势力圈,有海外驻军。
但在这次俄乌冲突里,我们应该看到,德国和法国都开始有一些各自的小举动。
德国是比较明显开始给自己松绑。

德国新总理朔尔茨甚至直接说“德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很显然,德国也已经开始为“后美国霸权时代”做准备了。
在此之前,欧洲的安全防务,基本都靠北约保障,也就是靠美国保障。
德国也因此要给美国直接交保护费。
但现在俄乌冲突的形势,德国也应该能看清楚,美国是不可靠的。
所以,德国的安全,德国会开始想着自己来解决。
相比日本来说,由于德国在历史忏悔这件事情上做得比较好,再加上德国当前在欧盟的中心地位,所以在谋求国家正常化上,德国并没有太大障碍。
对德国来说,这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德国之前没有这样做,只是因为美国还足够强大,可以保障德国的安全。
所以,一旦连德国都开始谋求国家正常化,就是美国霸权衰落的典型标志。
相比德国来说,法国则有更多诉求。
法国有相当大的“杠美”情结,这个是从戴高乐流传下来的传统。
在戴高乐时期,法国一直是靠着跟美国对着干,来谋求国际话语权的存在感。
而且法国虽然历史上经常拉胯,但法国人自己不这么认为。
法国是有很强的世界大国情结。
这使得法国一直是不甘心于完全听从美国的命令,只当美国的小弟,这是法国和英国的很大区别。
所以,美国霸权开始衰落后,法国是肯定会蠢蠢欲动。
而且马克龙去年因为澳大利亚核潜艇的事情,被美国给戏耍了一下,虽然法国在“大发雷霆”了一下下后,就很快就被美国安抚下来。
但美国和法国的嫌隙是显然埋下。
在这次欧美制裁俄罗斯的过程里,欧美也显示出很大的分化。
而且德法的步调跟美国是明显不太一致。
美国之前一直在不断给俄乌局势拱火的时候,德法是一直跟普京打电话,来试图灭火。
虽然俄乌冲突爆发,但我认为,这不代表欧洲因此彻底跟俄罗斯决裂,就要彻底投保美国的怀抱。
反而是美国这种迟迟不敢下场的瞻前顾后表现,会让欧洲选择更加远离美国。
这实际上就让北约的存在意义,被大大动摇。
其实我是一直觉得,俄罗斯之所以不选择“小打”,而是抓住美国不敢双线作战的现阶段弱点,直接选择升级打击力度。
普京的真正目标,不应该仅限于乌克兰这个局部,普京真正要对付的是北约,只要美国迟迟不敢下场,北约的存在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那么欧洲就会更加切实的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欧洲需要自己建立自己的安全防务体系,而不是延续冷战时期,将安全防务都交给北约。
客观来说,北约就是冷战遗留产物,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怪诞之物。
这场俄乌冲突最后可能导致的一个最大全球格局变化,可能会在未来2-3年后,人们最后惊讶的发现,北约开始形同虚设了。
我们在和普京最近这一次通电话里,有提到一个观点,我认为十分重要。
其中提到“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暗指,欧洲应该摒弃北约模式,欧洲应该和俄罗斯通过谈判对话,形成真正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
北约把俄罗斯摒弃之外,把俄罗斯当做假想敌,是必然导致欧洲分裂,引发局部冲突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仍然保留北约这个冷战产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搞乱欧洲。
虽然说,欧洲最近这几十年,被美国忽悠瘸了,一代比一代拉胯,缺乏战略思维,只有政客走马观花,不见战略家。
但欧洲真的就没人能看清这一点吗?
我倒也不这么认为。
虽然欧洲白左问题很严重。
但在美国霸权衰落之后,欧洲也会开始自己的觉醒之路。
未来的世界,必将是多极化的。
现在这场俄乌冲突,实际上是扒下了美国霸权衰落的遮羞布。
世界各国的有志之士,都应该看清这一点,为未来的“后美国霸权时代”开始早做准备。
在美国霸权崩塌之路,世界各国都应该联手,构建起新的世界秩序,让世界平稳过渡到真正的多极化时代。
让美国霸权落幕这个结果平稳落地。
当然,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会出现很多变数。
但我们应该要早做准备。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