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们和美国再次进行了双方领导人的视频通话。
这次会话也比较引人关注,我这里也单独分析一下。
首先本次视频通话前,在3月14日,我们跟美国在意大利罗马已经见过一次面,开了整整7小时的会议。
那次会议从双方通报看,仍然只是“交换意见”,也就是各喊各话。
美国主要是就俄乌局势的问题来对我们施压,不过我们不吃美国那一套,并就对岸的问题不断警告美国,不要试图挑衅我们的底线。
美国方面对媒体透露称,双方还进行了没有下属的一对一会谈,可见3月14日那次会谈的内容应该是相当之深。
在那次会谈后,仅过了3天,在3月17日,双方就公布了要在3月18日进行视频通话。
所以可以看到,这次两个会议的间隔时间是比较短的。
去年11月的视频通话,是在10月份敲定双方要视频通话,中间有半个多月的时间间隔,这一次是只有3天。
这其实已经说明,本次视频通话,并不是要用来谈判什么,而只是双方在互相了解对方最新态度和立场的一次互相喊话的会议。
我看到一些分析,仍然把思维停留在2018年以前,认为双方领导人能视频通话,就意味着事情谈妥了一半,双方关系有了转机。
但以前那种,底下各个层级先接触,把事情谈拢得差不多了,才会由领导认见面的模式,是以前的正常状态。
但实际上2018年以后,就已经处于一个非常态。
特别是疫情爆发后,我们和美国的这种剑拔弩张的博弈,已经不能以前的常理去思考。
比如,去年11月份视频会议前,其实我们和美国从3月份开始,已经进行了各个层级别的接触对话。
但最终到11月双方视频通话之前,各个层级别都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结果。
而当时是因为底下各个层级别的接触对话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所以美国方面一直想跟我们进行最高层级别的直接对话。
而我们本着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才愿意在底下各层级别没有达成什么实质性结果的情况,去跟美国进行这类互相喊话的“交换意见”会议。
所以,在去年11月视频通话后,美国拜登虽然嘴巴上说得冠冕堂皇,表明“四不一无意”的态度,但实际上,美国却一直没有在过去这半年里,落实这种积极表态。
美国仍然还是说一套做一套。
对此,我们外长还专门在本月初批评美国,说“美方“四不一无意”的表态始终漂浮在空中,迟迟没有落地”
所以实际上,在本次会议之前,我们应该已经能够判断,这仅仅只是一次“交换意见”的会议。
在我们3月17日晚上正式通报18日要视频通话的时候,是直接把本次会议定义为“交换意见”。
所以,并不需要对这次会议的期待值有多高。
说白了,这只是因为去年11月份视频通话后,过去这半年因为发生了俄乌冲突这个重大变数,双方都需要重新了解对方的立场是否有变化,所以才需要进行这次视频通话。
并且美国方面因为近期一直在制裁俄罗斯,包括很多场外阴招一直在对我们进行胁迫,要求我们也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等等。
另外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在视频通话前,我们也开始用“知情人士”来跟我们自己媒体透露一些信息。
省得美国在会谈前,在舆论上乱带节奏。
比如我这两天就没少看到这类观点说我们已经让步了,跟美国谈妥了,才有这次视频通话,之类的话。
但按照这个逻辑,去年11月早就应该谈妥了,双方关系为何还这么剑拔弩张?
本次通话内容,美国方面主要集中在俄乌局势上。
而相对来说,我们所谈及的问题更广泛一些,包括很多更关心的内容,比如关于对岸,不断对美国进行警告,所以整体上,我们并没有跟着美国节奏走。
基本就是各说各话,也符合“交换意见”的会议定义。
那么我们来看本次通话双方的通稿。
按照往常惯例,双方通稿的内容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各自都会挑选部分内容放出。
但总的来说,我们公布的通稿内容很多,有1500字,而美国公布的通稿内容则很少,只有300字。
具体来说,我们公布的通稿里。第一段是先说明了拜登讲了什么,其中把拜登重申“四不一无意”的态度给说了一遍。
属于美国方面说的好话。
然后就是我们提到很多我们关心的内容。
其中提到对于拜登的“四不一无意”态度,我们用的词是说“十分重视的”,而不是说“赞赏”。
这说明,在过去这半年美国一直没有落地“四不一无意”的表态,让我们对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这个做法,是很不满。
这也直接在本次会议里,直接提了出来。
直接说“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局面,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没有落实我们两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没有把总统先生的积极表态落到实处。美方对中方的战略意图作出了误读误判。”
其中我们也提到“中美关系还没有走出美国上一届政府制造的困境,反而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并且,也重点警告美国,如果不处理好对岸问题,“将会对两国关系造成颠覆性影响。希望美方予以足够重视。”
然后就是单独就乌克兰局势拧出来说“双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特别强调是“交换意见”,说明在乌克兰局势上,双方完全就只是“交换意见”,也就是各说各话,没有达成共识。
关于乌克兰局势我们是说:“乌克兰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向来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这个也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我们的一贯立场和态度,并没有发生任何松动和变化。
也说明,美国最近一段时间对我们的施压,我们并不吃这一套。
此外,我们还用了一大段话来阐明我们反对单边制裁的态度。
我们是直接说“当前,世界各国已经十分困难了,既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又要保经济保民生。作为大国领导人,我们要考虑妥善解决全球热点问题,更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实施全方位、无差别制裁,受罪的还是老百姓。如果进一步升级,还会引发全球经贸、金融、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发生严重危机,使本已困难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这也是对于美国一直要求我们跟着制裁,所做的一个回应。
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
另外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昨晚我们给出的通稿是有两份。
一份是完整的比较长。
而更早之前,是出来一份比较简单,只有关于俄乌局势方面表态内容,其中是提到“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国际社会最应珍惜的财富。”
我认为这句话是一语双关。
即是针对当前乌克兰局势说的,同时也是在警告美国,不要试图在我们周边区域去拱火。
然后再看看美国方面的通稿怎么说。
美国的通稿是只有短短300字。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通稿好歹也放了拜登几句好话上去。
而美国的通稿,连我们一句话都没有写。
其中还威胁我们向俄罗斯“提供物质支持的影响和后果。”
关于对岸,美国通稿里是这句话“总统重申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并强调美国继续反对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单边行为。”
这里需要注意美国的一些话术,凡事美国提到“反对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单边行为。”是包含两层含义。
其中也包含阻挠我们收回对岸。
而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美国通稿里被模糊包含在“美国对台政策没有改变”。
最后,两份通报对比,两个共同点就是。
“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为管理我们两国之间的竞争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很重要。”
“两位领导人责成他们的团队在接下来这段关键时期内基于今天的对话采取跟进措施。”
所以,这就是一场纯粹“交换意见”的通话,只是了解一下双方对乌克兰局势的态度,有没有什么新变化。
相比去年11月的会议,因为美国一直没落实“四不一无意”,所以我们也趁这个机会,批评美国这种没有落实共识的行为。
所以最后双方都比上一次会议,末尾多提了一句“责成两国工作团队及时跟进,采取实际行动”。
这是双方通稿的最大共同点。
但美国这次是否会改掉说一套做一套的毛病?
我觉得很难。
主要拜登的拉胯也是有目共睹的。
现在拜登的支持率这么低,在他上任后,内部让美国通胀如此严重,外部出现了阿富汗仓惶撤军的丢分项,俄乌冲突爆发后,拜登的表现还远不如马克龙。
照理说,俄乌冲突这样的事情,往往是欧美国家领导人捞分的时候。
结果拜登却没有任何出彩的表现。
除了制裁,也只会制裁。
并且这种不敢下场的怂样,让人们都意识到美国霸权已经开始衰落。
而且,美国连在自己通稿里,都不敢明确说一遍“四不一无意”,说都不敢说,我们又怎么能指望美国敢去“落实”呢?
美国现在的舆论环境和政治环境,是很极端化的。
在这种情况下,拜登不管自身想法如何,他都只能被裹挟,更何况他还是一个80岁的老头,十分缺乏那种强人式的掌控力,所以美国接下来大概率还是说一套做一套。
我个人预计,美国在这次会议之后,仍然有很大可能,在我们周边区域搞事情和拱火。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