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份最后一个周六,又到了每月例行跟大家提醒稿费的日子。
大家要是觉得我过去一个月文章写得不错,可以自愿赞赏1元作为稿费支持。自愿原则,属于无偿赠予,并无其他额外服务。
我也只是每月底例行提醒一次,愿意赞赏的朋友就给,不愿意赞赏也没关系,毕竟现在大家生活压力都比较大,我也可以理解,能看我文章、转发文章就是对我的支持。
今天文章来聊聊全球粮食安全的话题。
(1)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在俄乌冲突开打后,关于全球粮食安全的问题,就一直是很受人关注的。
因为乌克兰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一直是农业大国,全球小麦出口的10%、玉米出口的14%和葵花籽油出口的一半都来自乌克兰,乌克兰是世界上第四大玉米出口国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
同时乌克兰85%的农产品出口,都是走海运。
而现在因为俄乌冲突,乌克兰的港口基本完全停摆,而且乌克兰在3月17日就基本停止了粮食出口,来全力保障自身粮食安全。
同时4月是乌克兰的春耕播种期,如果4月份俄乌局势还没有好转,势必会影响到乌克兰的春耕。
本来从2020年疫情爆发开始,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很多国际机构,一直在警告粮食安全问题。
所以,俄乌冲突加剧后,自然更加引发人们这方面的担忧。
除了乌克兰方面的因素之外,国际油价暴涨也会极大冲击化肥行业。
化肥中最主要的氮肥,生产原料主要就是来自于天然气和石油,特别是天然气。
所以化石能源跟现代农业也是密不可分的。
当前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暴涨,这会导致一些化肥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生产压力。
化肥巨头雅苒国际集团总裁就表示,创新高的天然气价格使得该集团在欧洲的氨和尿素产量被迫削减至原产能的45%。
天然气价格暴涨,会直接推动化肥价格上涨,根据英国商品研究所数据,氨、氮、硝酸盐、磷酸盐、钾盐和等化肥原材料,今年价格已累计上涨30%,超过了2008年食品和能源危机时的涨幅。
更糟糕的是,这个价格可能随着美国制裁而继续上涨。
美国最近就在威胁称接下来要制裁俄罗斯化肥。
俄罗斯作为资源大国,也是世界主要的化肥出口国,俄罗斯占全球化肥产量的13%,其中氮、磷、钾三种肥料出口贸易值均位居世界前三。
很多农业大国的化肥主要来自进口,比如巴西的化肥85%是依赖于进口,其中有20%是从俄罗斯进口。
所以,一旦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化肥,会对全球农业造成很大冲击。
其实更早之前,3月10日,俄罗斯就已经宣布将禁止向“不友好”国家出口化肥。
所以,俄乌冲突不可避免会给今年全球粮食生产造成很大冲击。
这首先包括粮食价格仍然还会持续处于高位。
联合国粮食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世界粮食价格同比上涨20.7%,创历史新高。
同时一些国际机构也对2022年的粮食安全提出警告。
除了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警告之外,联合国秘书长最近也警告称“世界各国必须采取行动,以防‘全球粮食体系崩溃而导致饥荒”。”
其实发达国家的粮食储备整体还是比较富足,这场全球粮食安全的危机,影响最大的更多还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
这是全球层面的粮食安全风险,那么具体到我们这,又是如何?我们的粮食安全是否有保障?
这个问题,还是得具体分析。
(2)我们粮食安全有保障
过去这几年,我们一直是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特别是从2004年到2022年,连续19年的每年一号文件,都是聚焦在三农问题。
今年的一号文件,还特别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过去这几年,我们也是一直说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虽然过去这些年,我们整体粮食丰收,人的口粮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但我们仍然还是比较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也有这种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一直在做提前准备。
包括我们的粮食储备规模也是比较大的。
去年虽然我们遭受过一些极端气候灾害的影响,但整体仍然获得丰收,连续7年保持总量在1.3万亿斤以上。
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超70%,稻谷年度结余300亿斤左右。
我们当前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库存数量足够全国吃一年半以上,所以我们的粮食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这也是建立在我们一直以来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民以食为天,我们民族历史上是经历过不少饥荒灾害的,这种对饥荒的恐惧是深深印刻在我们骨子里。
虽然过去这30多年,我们粮食以丰收为主,而且得益于现代农业、品种、化肥的推广,我们这一代人基本已经远离了对饥荒的记忆。
不过我们上一辈人是还有一些记忆。
我的父母从小到大就经常跟我说,他们小时候想吃饱饭都很不容易,所以像我父母这一辈,他们通常都会很爱惜粮食,舍不得浪费。
我们的决策者,基本也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他们都很清楚,饥荒的危害有多严重,更加清楚粮食安全有多重要。
所以,一直以来,保持粮食整体自给自足,是我们绝不能妥协的底线,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直对我们粮食自给自足的合理做法,进行离谱的无端指责。
(3)防范外部冲击
就在今年1月份,我就看到美国知名媒体彭博社,甚至都对我们粮食安全进行无底线的抹黑攻击。
彭博社这篇文章,把全球粮价上涨的黑锅莫名其妙就扣在我们身上。
但事实上,不管是美国过去两年无底线印钞的因素,还是供应链、海运价格、全球气候因素,才更加是全球粮食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
同时,我们过去这些年,坚持口粮要自给自足,坚守耕地红线,这才让我们粮食有连年丰收的基础。
而且要不是我们坚持粮食自给自足,假如我们连口粮也要大量进口,那样才会加剧国际粮价上涨。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粮食出口大国,一直基于自身利益因素,忽悠发展中国家放弃粮食自给自足。
早在,2008年5月16日,美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就曾经表示:“发展中国家不应追求粮食的自给自足。”
这么离谱的话,美国居然就这样堂而皇之给说出来了。
美国这位代表甚至还说“形成的粮食相互依赖是好事”。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美国除了军事霸权、科技霸权、金融霸权,还隐约有一个霸权,就是粮食霸权。
在国际粮食市场上,一直有“ABCD”四大粮商的说法,因为这四家农业巨头的简称首字母刚好是ABCD,分别是,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
这四家企业控制着全球粮食交易量的80%,已经形成垄断效应,国际粮食价格的话语权也基本掌握在这4家企业手里,也就是掌握在美国手里。
结果现在美国彭博社跳出来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黑锅扣到我们头上,简直就是毫无媒体的基本节操和底线。
控制石油可以控制国家,控制粮食就能控制人类。
美国试图控制粮食,来进一步控制人类的野心,一直是昭然若揭。
所以才会出现2008年,美国代表能理直气壮的说出让“发展中国家不应该追求粮食的自给自足”那么离谱的话。
其实,美国粮食霸权之路,也是一路靠补贴上来的。
美国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农业机械化,让美国农场主向全世界提供粮食,然后美国再对农场主进行补贴,让美国粮食可以用近乎倾销的价格,挤占其他国家的市场。
所以,过去这几年,每次看到美国拿着补贴的事情来攻击我们的时候,我就觉得很搞笑。
美国自己就没少搞过补贴这种非市场化东西,美国自己用补贴去对其他国家形成垄断优势的时候,美国就只字不提自由市场。
美式双标,是深刻在美国的强盗逻辑基因里的。
在二战后,西方国家只有法国有粮食独立自主的意识。
这也是因为当时法国戴高乐,是非常有名的“杠美”,可以说是逢美必反,但也因为如此,戴高乐为法国保留下了很多一直延续至今,让法国得以相对保持独立的能力。
比如说,法国坚决不让美国驻军,一直要求保持自己独立军事能力。
同样,法国是欧盟里为数不多可以粮食独立自主,甚至可以出口的国家。
包括上面提到的世界四大粮商,唯一不是美国企业的,就是法国企业。
相比法国来说,我国虽然一直有粮食独立自主的意识,也一直在未雨绸缪,也没有被美国忽悠。
但整体上来说,我们更多集中在口粮这一环节。
而大豆和玉米这类饲料粮重要原料,我们现在还是比较依赖于进口。
2020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中,进口大豆占比为83.7%,国产大豆占比仅为16.3%。
所以,最近国内粮食价格也出现一些波动。
我们可以自给自足的口粮,不怎么受国外粮食价格影响,口粮价格涨幅不大。
比如粳稻期货过去这些年基本保持一个低位。
而依赖进口的大豆和玉米,则出现比较大的涨幅。
像豆粕期货则已经创出历史新高。
所以综合来说,我国的粮食安全整体是没有问题,特别是口粮不受外部冲击影响,口粮安全是无忧的。
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我们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饲料粮过度依赖于进口,而且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缺乏话语权等等,包括基因安全、种子安全,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说到种子安全,我就有点怀念袁隆平老先生。
袁老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对我国杂交水稻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同时他也为我国的种子安全做出很大贡献。
我国农作物种子有很多是依赖于进口,水稻是极少数可以完全自给自足,技术水准国际领先,还具备了一定的出口能力,这跟我们杂交水稻产业比较发达有很大关系。
但除了水稻之外,我们不少农作物的种子还是比较依赖于进口。
西方种子巨头,比如孟山都,他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像孟山都都是经历过野蛮的资本积累过程,在他们资本积累过程,他们对其他国家倾销、不择手段、臭名昭著,名声要多差有多差。
但现在他们完成了资本积累后,形成垄断优势了,才来跟你满嘴仁义道德、满嘴自由市场,你稍微想自我保护,就指责你贸易保护主义。
这类美式双标的强盗逻辑,我们一定不要去理会。
美国指责我们粮食自给自足,我们就更要坚定捍卫自己的粮食安全,坚定保持自己粮食自给自足。
(4)总结
当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二战后美国主导构建的国际秩序,正在一系列因素不断叠加,遭受极大冲击,这使得当前正处于新旧秩序交替的关键过渡时期。
这个阶段,旧的秩序还没有垮,新的秩序还没有来。
是国际局势最紧张多变的时候,变数很多,极其复杂。
在这样的一个多事之秋,我们更要有这种忧患意识,全力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谨慎乐观,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度悲观,对我们的粮食安全,我们也要有充足的信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们一直是一个很有忧患意识的民族。
过去这些年,我们在很多领域,都基于这样的忧患意识,有很多未雨绸缪的举动,这在当前都已经显现出效果。
所以,我相信我们有充足的韧性,可以扛过这波危机。
我也相信我们国家,是可以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保护好我们的人民。
我们自己也应该提高风险意识,保护好自己。
希望我们都能一起努力转危为机。
最后再说一下,大家要是觉得我过去一个月文章写的不错,可以赞赏1元作为稿费支持。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
我也会继续努力!
一起加油!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建群、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