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5月,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一个月,虽然美国开始试图在我们这边拱火,但相比美国2月份拱火俄乌危机,本月美国对我们的拱火,更多还只是停留在嘴炮阶段。
这个主要是美国忌惮我们的军事实力,所以美国需要掌握好拱火的分寸和节奏,不好一下子就踩进我们的禁区,还是需要反复试探。
但我们还是需要提防美国未来会随着时间推移,加大拱火力度的可能性。
而美国这一系列拱火行为,实际上,也跟美债市场和美国的通胀情况,有一些关联。
我在本月初,就基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涨,跟大家提醒过,美国要开始转换方向,开始在东亚拱火。
我比较善于从金融视角去解读国际博弈,梳理这些博弈背后的一些金融、资本、利益的脉络。
本文我还是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一个刻度尺,来给过去这一个月国际局势做一个复盘,再对未来做点展望。
这里也强调一下,影响美债收益率的因素非常多,国际局势和避险资金的回流效果,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唯一原因。
本文只是从美债收益率的“记录”结果,从这个角度,去帮助我们更好的看清过去这一个月的国际局势。
(1)复盘
首先来看一下,过去一个月的美债收益率走势图。
可以看到,在5月4日美联储加息后,美债收益率就大幅度冲高,然后一路涨到了5月9日达到了一个峰值,一度快要摸到了3.2%。
我在月初跟大家分析过,美债收益率在3%的位置,是过去14年来的一个天花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临界关口。
如果美国任由美债收益率大涨,意味着美债市场价格崩盘式下跌,那么很容易引发不可控的金融危机。
所以,正如在今年2月份,美债收益率摸到2%的关口时,美国就会拱火俄乌危机,来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购买美债一样。
在5月初,美债收益率破3%后,美国大概率也会跑到我们这边拱火,从而制造地区紧张情绪,达到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回流美国的效果。
这是因为,在俄乌冲突被拖入消耗战后,拱火俄乌危机,对驱赶国际避险资金已经没有太大效果,而美国还不敢跟俄罗斯全面开战。
所以,美国开始把精力从俄乌冲突中转移一部分出来,并针对我们。
5月4日美联储加息之后,面对美债收益率飙涨,美国首先做了一个小动作。
在5月5日,美国国务院官网在跟我们有关的介绍页面中,删除了若干重要表述,并新增了一些带有严重挑衅意味的内容。
这个事情一开始还没怎么引人关注,然后到了5月9日,美债收益率飙到最高点时,美国媒体突然就一下子集体炒作起美国国务院官网的这些小动作。
于是,美债收益率应声下跌。
然后我们在5月10日,也正式回应了美国国务院删除官网重要表述的行为。
同时,在5月8日前后,我们也是在东南方向举行军演,包括航母出海,来对美国的这些拱火进行警告的。
然后到了5月11日,美国公布了4月通胀率。
美债收益率也因此出现较大波动,一度大幅度拉高,再度破3%,但很快就大幅度下跌,又跌破3%。
这主要原因有两个:
1、美国5月11日公布的通胀率,虽然小幅超出市场预期,但4月通胀率同比增长8.3%,比3月的8.5%通胀率还是有小幅回落。
通胀率越严重,美债收益率就会越高。
美国4月通胀率稍微减缓失控式飙升的步伐,这给美债收益率回落也提供了一些基础。
2、美国从5月11日,开始炒作美国和东盟的峰会,美国同样暗地里释放很多小道消息给媒体,炒作所谓的供应链转移的捕风捉影消息。
当时明显有资金在配合这样的消息炒作,这类小道消息炒作到最后,给人感觉好像明天这些供应链就要在美国号召下,转移到了东南亚,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但架不住当时在这样有预谋的炒作下,显得有些人心惶惶。
这个也可以反映在当时的汇率上。
在5月12日,人民币汇率又出现较大幅度贬值,一度贬值到6.83。
而在5月12日,美债收益率也一度大跌到一个谷底。
二者显然呈现出一种短暂的相关性。
也就是有一波热钱,在美国这种“连哄带骗”的嘴炮拱火下,被骗了出去,回流美国去买美债,从而压低了美债收益率。
然后5月13日,东盟峰会召开后,也出来一些结果,人们就发现,貌似本次东盟峰会的联合声明也没有公布什么重磅内容,不但传闻中的供应链转移,压根没影,而且所谓印太经济框架也没有宣布,就出来一个美国要对东盟投资1.5亿美元的事情,闹了个笑话。
于是,这种局势紧张的情绪有所缓和,美债收益率在5月13日东盟峰会之后,也出现一波上涨,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一波升值。
到了5月18日,美债收益率一度反弹又即将破3%。
这时候美国又开始搞小动作了,首先美国媒体开始大肆炒作拜登在5月20日开始为期4天的东亚之行,给拜登要在东亚之行宣布的印太经济框架造势,以及5月24日在东京举行的美日印澳峰会造势。
美国试图从舆论层面,渲染这种美国一副誓要孤立我们的架势。
在这样的舆论渲染氛围下,美债收益率从5月18日开始又一路震荡下挫,跌破2.9%。
然后5月22日,随着拜登这一次东亚之行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美债收益率一度又有点要反弹上去的意思。
但到了5月23日,关键时刻,拜登他又嘴瓢了,说了一句冒大不韪的话,跟对岸有关。
这一下子就搞得东亚地区局势又有点紧张。
于是,美债收益率应声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显然又有一波国际避险资金涌入。
虽然后面白宫也有人出来给拜登圆场,包括拜登第二天也纠正了自己一些说法。
但谁都很清楚,拜登在5月23日的嘴瓢,才是美国实际上的真实意图,拜登只是故意用“嘴瓢”的方式,把美国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而已。
所以,美债收益率并没有因为白宫给拜登圆场,就涨回去。
最后,到了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了针对我们的演讲。
这是布林肯本来要在5月5日进行的演讲,不过当时布林肯也是“凑巧”新冠阳性,就一直推迟到了5月26日。
在推迟之后,布林肯在这次演讲里,也是把拜登过去半个月,极力为中期选举造势,强行做出的一些外交政绩鼓吹一通,提到了印太经济框架,还有美日印澳峰会。
也不枉布林肯这番推迟。
关于布林肯这次演讲,有一些观点只聚焦在布林肯提到过“决心避免冲突和新冷战”,就以此说布林肯的演讲很“鸽”。
但真是如此吗?
其实,如果有去看了布林肯的演讲全文,大概也能知道,布林肯这是比较典型的“绵里藏针”,是在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谎言里,充斥着大量对我们不加掩饰的抹黑和攻击。
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过去这两天,在各个场合去驳斥布林肯的演讲,这已经说明布林肯的演讲,并没有那么鸽。
布林肯的这篇演讲,是比较典型的民主党手法,冠冕堂皇的话说一大堆,但很多还是美国一直以来那些胡编乱造的抹黑攻击。
相比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之前那种冷战式的演讲来说,布林肯的演讲,肯定是辞藻更华丽一些,用词没那么激烈,但也就仅此而已。
双方在关键意思的表达上,是大同小异。
其实布林肯这种绵里藏针的演讲,是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
但这迷惑不了资本市场的资金。
所以,在布林肯的演讲后,美债收益率并没有发生太大波动。
在5月23日拜登嘴瓢后,美债收益率从2.9%平台,跌到2.75%附近后就没有太大波动,一直在震荡徘徊。
所以,我们通过美债收益率作为刻度尺,回顾过去这一个月的国际局势,是不是能清晰很多了呢?
也能察觉到这些国际博弈背后,那看不见的资金博弈,充斥着大量的利益脉络。
同时强调一下,美债收益率作为刻度尺,只是记录这种资金变化的结果,而不是说美债收益率成为影响这些国际局势的唯一原因。
我们可以从美债收益率的这种记录变化,去更加清晰分析国际局势,但影响国际局势的原因有很多。
本文也仅仅只是从美债收益率这个角度,来做一个剖析。
(2)展望
下个月,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点需要注意。
一个是6月10日,美国会公布5月通胀率,这个数据很关键。
一个是6月15日晚上,美联储会进行下一次议息会议。
预计在这两个时间点附近,美债收益率会有较大波动。
如果下个月美国通胀减缓,美债收益率能维持在3%以内,那么美国可能会稍微暂缓拱火的步伐。
如果美国通胀继续飙升失控,美债收益率势必继续飙涨破3%,那么美国可能就要更进一步拱火。
其实,我们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可以更深层次的去思考美国拱火的利益逻辑。
比如,很多人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每次都要挑美国通胀率公布当天或者隔天,去拱火。
难道美国这些官员不能提前知道美国通胀数据吗?
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
这是因为,美国就是在刻意把通胀和拱火进行关联,这是一种“暗语”。
潜台词就是美国在威胁世界:如果不给我通胀接盘,我就要把世界搞乱。
说白了,美国的强盗逻辑就是,既然我过得不好,那么你们也都别想好过。
最近刚公布的世界各国3月持有美债的情况,3月份日本一口气抛售740亿美元的美债,这是日本有记录以为最大抛售规模的3倍,我们也减持了152亿美元的美债。
随着美联储激进加息缩表,世界各国抛售美债潮,是越发激烈。
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是反向关系。
抛售美债越多,美债价格大跌,收益率就会大涨。
所以,美国每次在美债收益率涨破某个关键节点的时候,就加大拱火力度,也是在威胁其他国家,不要过大力度抛售美债。
这个内在逻辑,应该很少人能看得懂。
美国当前有30万亿美元的天量国债,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就会导致美国发债成本激增。
美国5月25日最新发行的5年期国债,发行利率已经高达2.73%。
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缩表的周期,美国就没办法靠无限印钞来维持低息发债。
所以,随着时间推移,在高息之下,美国借新还旧的资金成本会越高,会导致美国债务压力越大。
这种情况下,美国大概率会为了压低美债收益率, 无所不用其极的去满世界拱火。
这是我从去年12月,就一直跟大家分析的,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博弈里的一个主线脉络。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公众号。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和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