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最后一个周六,按照以往惯例,我会例行提醒一下稿费,大家可以在文末赞赏1元,作为过去一个月的稿费支持,自愿原则。
我不接软文广告,主要收入就是靠大家赞赏的稿费,多谢大家支持。
(正文)
今天美国有一个相当轰动的新闻,就是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这意味着美国宪法不再保护女性堕胎权。
决定堕胎是否合法的权利,将下放到各州自行决定。
那么结果就是,共和党为主的各州第一时间响应,宣布堕胎违法。
目前已经有13个州,在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后,就立即生效“堕胎禁令”,根据美国媒体报道,预计会有20多个州预计禁止或严格限制堕胎行为,这差不多就占了美国一半了。
而由民主党为主的各州,自然就进一步强化女性堕胎合法的权利。
美国这样各州堕胎是否合法都出现如此巨大分化的局面,势必会加剧美国进一步撕裂。
这件事情,其实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影响得更大一些,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美国社会过去几十年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这还涉及到美国一些宗教因素。
1973年的“罗诉韦德案”的影响力,被一些美国人认为等同于第二次内战,现在这个“罗诉韦德案”被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
甚至从长期影响看,这可能也是触发美国从USA变成USB的其中一个很重要导火索。
本文会就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跟大家做一个详细分析。
(1)来龙去脉
对于这件事情的爆发,美国舆论也已经有一些心理准备。
因为早在5月2日,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份内部文件就遭到罕见泄露。
泄露的文件草案显示,美国最高法院计划推翻50年前的“罗诉韦德案”中承认妇女堕胎权的裁决。
这件事情一出,马上引发美国舆论轰动,民主党各路人马纷纷举行大规模抗议,呼吁所有美国人为保护堕胎权发声。
美国最高法院内部草案会被泄露,基本可以视为美国最高法院内部有些人对这件事情极为愤慨,所以就泄露了该文件,让舆论爆发后,反过来给最高法院保守派法官施压,试图以此来影响并改变最终的结果。
不过,在舆论过去一个多月对最高法院声讨浪潮后,美国最高法院并没有更改结果,仍然推翻了“罗诉韦德案”。
所以,围绕这件事情背后,美国各方博弈是十分激烈的。
首先,得说一下50年前的“罗诉韦德案”。
1969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名未婚女性“罗”意外怀孕后,想要堕胎,但当时得州法律是禁止堕胎,除非妊娠行为威胁到母亲的生命安全。
当时美国也是有一些州允许堕胎,有一些州禁止堕胎。
而“罗”并没有经济能力前往允许堕胎的州去进行堕胎,尽管当时“罗”对得州地方检察官韦德进行了抗争、但最终“罗”还是被得州地方禁止接受堕胎手术,并生下了一名女孩。
但“罗”并没有放弃,并起诉了检察官“韦德”。
“罗”的律师认为禁止堕胎是非法的,是有违美国宪法。
这件事情当时闹得很大,最终在1973年1月,美国最高法院以7比2裁定,妇女选择是否堕胎的权利得到美国宪法保护。
当时美国最高法院也对堕胎权做出一些限制条件,例如怀孕不超过3个月,堕胎决定应由孕妇及其医生做出。
但总体来说,美国最高法院在1973年对“罗诉韦德案”的这个裁决,意味着堕胎权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所以美国各州就不能单独规定堕胎是否合法。
这里也需要跟大家说明一下,美国的海洋法系。
世界上当前主要有两大法系,一个是“大陆法系”,一个是“海洋法系”。
大陆法系就是先制订好“法典”,把法律条文都规定得很详细清楚,法官判决需要严格根据法律条文本身。
海洋法系,也被称为英美法系,最大特点就是“判例法”占主导地位,海洋法系除了法律条文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前怎么判”。法官判决需要考虑以前案件的先例,从以前的“判例”中概括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
所以,对美国这样的海洋法系国家来说,以前怎么判是很重要的,而最高法院怎么判,就更重要了。
于是,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对“罗诉韦德案”的裁决,就成为了后来这50年,美国所有关于堕胎案件的判例标准。
现在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罗诉韦德案”,等于就是取消了宪法层面对堕胎权的保护,所以各州又有了自行决定堕胎是否合法的权利。
这个主要也是因为,美国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堕胎是否合法。
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堕胎权受宪法保护的依据也是引用“宪法上个人自主权和隐私权规定的保护”,来加以解释。
因为存在这种解释的空间和权利,所以过去50年,美国围绕着堕胎是否合法的争论,一直是社会主要争议话题。
这个就涉及到一些宗教问题。
(2)为何撕裂
我两年前也写过一系列关于特朗普背后的美国宗教势力的研究文章,大家应该还有印象。
虽然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但很多人忽略了,美国也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很大的国家。
而新教和天主教,都是长期对堕胎持有反对态度,而新教作为更加保守,就更加强烈反对堕胎。一些新教教派甚至反对使用避孕工具。
不管是天主教,还是新教,之所以反对堕胎,主要是基于他们对“生命权”的理解。
基督教徒认为,生命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所以人并没有堕胎的权利,也没有选择避孕的权利,而胎儿是有生命权的。
这个在100年前,对世俗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时美国要是有人采取了避孕措施,都得跑去跟牧师忏悔。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还有这么极端保守宗教观念的人,已经很少了。
虽然围绕着堕胎的话题,在美国争议仍然十分巨大,但至少在避孕这件事情上,不管是欧洲的天主教徒,还是美国的新教徒,都没有那么抗拒了。
当然,以上仅仅只是我客观陈述一下,美国为何会围绕着堕胎这件事情引发这么大的撕裂,并不代表我个人对堕胎的态度。
我个人是支持女性拥有堕胎与否的选择权利。
不过,在这个基础上,我个人是反对滥用堕胎权利,毕竟现在堕胎有点随意化,已经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堕胎对女性的身体损伤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最好就是要避免意外怀孕,不管男女都应该做好保护措施,我认为这是对生命尊重、负责的体现。
如果没有做好迎接生命的准备,就尽量不要让自己意外怀孕。
但凡事总有意外,在意外怀孕后,妇女还是有基于自己意志来选择留不留的权利。毕竟完全禁止堕胎,只会导致黑诊所盛行,对女性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态度。
这样的话题比较有争议,因为涉及到一些伦理和对生命权界定的认知,不同人肯定是有不同观点。
我是可以理解在这件事情上,其他一些不同观点。我能理解别人为什么这么想,但不代表我得去赞同。
但相对美国来说,这个话题在我们这里,争议并不大。
世界上仍然对堕胎有强烈争议的国家,基本都是基于宗教因素。
所以,我们对这件事情,不需要有太多代入感,看美国撕裂吵架,做个吃瓜群众围观就好,别搞得我们自己内部也吵起来。
其实这件事情让美国最为尴尬,这让高喊人权的美国又一次自己打脸。
毕竟过去这么多年,女性拥有堕胎权已经是世界主流观点。
哪怕在欧洲也已经不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话题。
2018年,天主教信仰浓厚的爱尔兰经过全民公投,宣布堕胎在部分条件下合法。
2021年,同样是天主教国家圣马力诺也经过全民公投,实现了堕胎合法化。
但欧洲也有一个在堕胎问题上趋于保守的国家,那就是波兰。
2020年,波兰宪法法院裁定,女性只有在被强奸、乱伦或有健康危险的情况下才可以堕胎。除此之外,即便明知胎儿存在生理缺陷,终止怀孕亦构成违宪。
这件事情在波兰也引发巨大轰动,爆发了大规模抗议,但波兰在2021年1月,仍然正式实施这项禁令。
虽然有波兰这个例子,但总体来说,欧洲整体范围大都实现了堕胎合法化,目前只有安道尔、马耳他和梵蒂冈等欧洲国家仍禁止堕胎。
所以,美国这次最高法院裁定美国宪法不再保护堕胎权后,也引发西方国家一致声讨。
英国、法国、加拿大都集体谴责美国这一做法是“巨大倒退”。
联合国也同样跑出来表示,联合国反复重申生殖权利是妇女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除了一些伊斯兰国家仍然是明确禁止堕胎,其他大部分国家,基本都在某种程度实现堕胎合法化,或者是允许有条件堕胎。
发达国家里还对堕胎有如此巨大争议,基本就只剩下美国。
不过,我们也必须客观认识到,美国当前围绕堕胎这件事情背后的巨大撕裂,这也意味着在美国同样有相当数量的人群是反对堕胎的。
按照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的人数比例看,美国大约有30%的人反对堕胎,大约40%~50%的人支持堕胎权,另外有20%左右的人属于模糊不定。
所以,在美国反对堕胎的声音,也并非是一个极少数声音,要不然美国最高法院也不会有机会做出这样的裁定。
自1973年堕胎合法化后,美国一直有反堕胎人士就一直试图来推翻这一决定。
在宗教和政治因素叠加后,是否支持堕胎,成为美国用来划分派别的重要标签。
基本是每一任共和党总统,都会把推翻堕胎权作为自己的选举纲领里的内容。
而民主党总统都会坚定重申支持妇女的堕胎权。
无论总统、还是国会议员、再到州和地方官员,只要涉及到选举,这些美国政客们都必须在堕胎问题上表态。
于是,围绕着堕胎,就成为美国社会巨大撕裂中的一个大口子。
我认为,并不是因为堕胎的争论,导致美国产生如此巨大的撕裂。
而是美国社会基于各种原因已经产生如此巨大的撕裂后,堕胎的争论只是这个撕裂所产生的伤口,是一个结果,而非原因。
在2016年之前,世界舆论主流的声音是被美国民主党为首的左翼力量所把持。
但这不意味着右翼的声音就此消失,他们只是被长期压抑而已。
而随着特朗普2017年的上任,全球集体右转,全世界被压抑的右翼声音,被大量宣泄。
特朗普虽然在2021年下台了,但特朗普在美国还是遗留了一份最大的右翼资产,就是特朗普任内一口气任命了3名保守派大法官。
(3)巨大撕裂
美国最高法院有9名大法官,是终身任命制。
通过前面介绍,大家也可以发现,美国大法官拥有极大的权利。
在美国这样的海洋法系里,以判例优先,会放大让美国最高法院的“解释权”。
所以美国大法官可以凭借自己对释法原则的理解,极大影响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次事情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偏偏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是终身任命制,只有大法官自愿退休或因为健康原因出现职位空缺,才能由美国总统提名新的大法官人选,并需要参议院通过。
而特朗普运气也比较好,在他4年任期里,就任命了3名大法官,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多的。
特朗普2020年即将下台之前,美国一名自由派大法官去世,这才让特朗普有任命第3名大法官的机会。
特朗普任命的这3名大法官,自然都是保守派,而且都很年轻,这使得当前美国最高法院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只有3名自由派大法官。
而在这次围绕堕胎的裁决里,最终的投票比例是5:4,投票支持推翻的5名保守派大法官,其中3名都是特朗普任命的。
所以,今天特朗普肯定是第一时间跑出来邀功说:“我兑现了所有承诺,包括提名三位备受尊重的宪法主义者,并得到美国最高法院的确认。这是我的荣幸!”
这里特朗普的兑现承诺是指,2016年,在跟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时,特朗普曾公开表示,一旦胜选,他将任命更多的保守派大法官以推翻“罗诉韦德案”的裁决。
特朗普确实是有资格这么说,毕竟特朗普也是过去这50年,唯一在这件事情上兑现承诺的美国总统。
其实可以看到,特朗普在2020年任命的最后一名大法官,对这次堕胎的裁决是至关重要,如果少了这一名保守派大法官,这次推翻堕胎权的裁决就不会通过。
只能说特朗普的运气确实不错,但这却是美国的不幸。
因为这次推翻堕胎权的裁决,势必让美国进一步撕裂。
在本次推翻堕胎权的裁决之后,特朗普的支持率会进一步巩固。
可能有人会说,本来美国强烈支持堕胎权的人也有一半,他们不是更加不会支持特朗普。
但实际上,这些支持堕胎权的人,本来就不可能投票给特朗普。
找准自己的受众群,对这些政客来说是更加重要。
特朗普原本30%的铁杆支持者,会更加牢固。
并且中间20%原本比较摇摆不定的人群,可能因为特朗普兑现了承诺而选择支持特朗普。
毕竟在美国政客普遍没有兑现竞选承诺的现实下,特朗普能说到做到对中间选民还是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所以,这会进一步增加特朗普在2024年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同时,本次把堕胎是否合法的权利下放到各州,会进一步强化各州的撕裂,并且会强化这种更大层面的信息茧房。
比如,一个强烈支持堕胎权的自由派女性,基本就不可能在保守派州里生活,她有更大可能会转移到自由派州里去生活。
长此以往,会让保守派的州,变得更加右翼,而自由派的州变得更加左翼。
这对一个国家,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容易放大极端,减少共识。
这等于不同州的人,长期处于一个超巨大的信息茧房。
当前美国左翼和右翼,这两个超巨大的信息茧房,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是呈现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之间的分歧越发难以弥合。
2021年初的美国国会山事件,就是这样巨大撕裂所产生出来的一道伤口。
而这一次围绕堕胎的巨大分歧,是这样巨大撕裂所产生的另外一道伤口。
美国这种“左右”严重撕裂,未来会不断产生这样的伤口,这样的伤口越来越多,谁也很难说美国会不会有一天被撕裂成两半。
当然,量变到质变,是需要一个过程,谁也不知道这个临界点会何时来临。
但当这个临界点来临的时候,USA就会变成USB。
最后再提醒一下稿费,大家可以点击下方,赞赏1元作为过去一个月的稿费,自愿原则,多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