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不会去分析一些娱乐事件。
不过今天分析的这个娱乐事件,背后其实反映我们当前社会蛮突出的一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
最近假靳东的事情上了热搜,原因是一位60多岁的大妈在某音上被一位假冒明星靳东的人给欺骗了感情,让这位60多岁大妈爱上了“假靳东”,然后假靳东利用大妈的这份“迷恋”,来让她们购买直播带货,以此牟利。
这位大妈对“假靳东”的痴迷程度已经达到洗脑的程度,比如她的老伴跟她说这个是假靳东,她甚至都会去打老伴。
甚至记者去采访她的时候,已经列举很多事实跟她说这个是假的,她也不信,仍然沉迷在自己所相信的“爱情”里。
其实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来这是典型的网络诈骗。
事情一出来后,马上就在网络上炸了锅,很多网友都对这位大妈是冷嘲热讽,大概就是在嘲笑她也不照照镜子,想想为啥明星要跑来跟60岁大妈谈情说爱等等。
其实现在网络的舆论氛围确实是挺不好的,说白了就是不太友善。
但其实大妈被假靳东诈骗还欺骗感情这件事情,我们嘲笑起来是很容易,但我们更应该想想这件事情背后所折射出来的诸多问题。
(1)假靳东们是诈骗产业链
首先大家也不用去嘲笑大妈们傻。
被诈骗这件事情,其实跟年龄没有太大关系。
不信大家可以网络搜一下“网络仙人跳”或者“酒托”“饭托”,同样有一大堆年轻人上当受骗,说起愚蠢程度也没比60岁的大妈要强多少。
国内有一批人长期跑到东南亚那边从事网络诈骗,他们的诈骗模式也是千奇百怪,不管是“网络仙人跳”,还是假靳东,大都是出自于他们的手笔。
他们都是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这样一个诈骗集团,并且不同的诈骗模式,都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
比如说“网络仙人跳”吧,他们的模式是这样的,诈骗集团会注册成千上万个号,在各种社交软件上,把自己包装成漂亮美女,然后勾引一些年轻男性,去跟她们进行“果聊”。
同时,她们还会用引诱下载的方式,来让受害者下载安装一些可以窃取你手机通讯录的APP。
一旦受害者安装了这些APP,诈骗集团就可以瞬间获取你整个手机通讯录的名单和号码。
然后她们就会在跟受害者“果聊”的过程中,拍下受害者的关键照片。
当这个时候,诈骗集团就会撕下伪装,将受害者的“果聊”照片和手机通讯录打个包发给受害者,并威胁受害者如果不打钱到指定账号,就会把受害者的“果聊”照片发送给他手机通讯录上的亲朋好友。
一般受害者就会因为惊慌失措给诈骗集团打钱,而一旦这个时候,诈骗集团就会得寸进尺,不断要求打更多的钱,从而让受害者越陷越深。
这种“网络仙人跳”的模式,也并不高明,受害者说不好听点也其实是非常蠢的,但骗子就是抓着受害者“精虫上脑”的特性,总能通过广撒网的模式,重点捕捞到那么一两个受害者。
除了网络仙人跳,其他针对年轻男性和年轻女性的感情诈骗也是十分常见。
大家平时在一些法制节目里,应该也没少看到过。
比如说,一些伪装成知心暖男,来欺骗一些年轻的,或者30多岁的女性,欺骗她们的感情可能会长达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来诈骗高额钱财。
这跟性别无关,同样也有一些骗子是伪装成年轻貌美的女性,来欺骗一些年轻或者不年轻的男性,套路也基本都是一样。
可见,对于这些诈骗集团来说,诈骗对象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不管年龄是20多岁,还是30多岁,甚至五六十岁,都是他们的诈骗对象。
只不过,诈骗集团会根据受害者的不同特点,安排特定的模式去欺骗受害者。
比如说,针对30多岁的大龄女青年,就伪装成事业有成的成熟暖男,平时嘘寒问暖,无比体贴。
针对年轻男性的,就伪装成年轻貌美的女性,甚至可以进行“果聊”。
而这些年轻貌美的女性,实际上电脑前大都是抠脚大汉伪装成的,他们跟受害者的果聊视频,通常也都是用专门软件伪装的。
而这一次假靳东的事情,只不过针对的是五六十岁的大妈而已。
所以,在被诈骗这件事情上,其实大妈是没必要被单独被鄙视的,各个年龄层都有被诈骗的案例,谁也嘲笑不了谁。
像一些新闻报道的,有些年轻男性和女性,被网络感情诈骗的,诈骗金额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都有。
你有时候很难想象,有人会跟一个素未谋面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因为这样网络恋爱一两年,就因为相信她/他的花言巧语,被骗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从这个角度看,不管几岁,每个年龄层的人,总是有一些人会被网络感情诈骗的。
(2)大妈群体的特点
我们总是给大妈群体,赋予太多的负面能量名词。
早几年广场舞流行的时候,大妈跳广场舞总是被人们各种抨击。
我早几年,也对大妈跳广场舞不是太感冒。
不过后来,我妈妈也跑去跳广场舞后,我也渐渐能够理解大妈们跳广场舞的需求。
因为当前这些五六十岁的大妈,她们的确总是需要一些精神和娱乐需求和寄托。
相比整天刷某音来说,我还更希望我妈去跳广场舞。
说白了,跳广场舞再怎么样也能锻炼一下身体,有益健康。
当然了,跳广场舞的前提是不能扰民。
在不扰民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时间,我觉得大妈们跳广场舞挺好的。
最近这几年,某音流行起来后,大妈群体也成了某音的一个庞大用户群体。
假靳东们基本就是盘踞在某音群体上。
而某音长期对这些假靳东们的不作为,最终导致大妈成为假靳东们诈骗的重灾区。
可能因为利益关系吧,假靳东们的诈骗套现手法是通过感情欺骗,引诱大妈们在他们的直播带货平台上购买商品。
而大妈们在某音上去大量购买骗子们的直播带货,同样也能给某音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收入。
这种利益关系,让某音长期对这类高仿明星号的骗子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这次假靳东事情被曝光后,某音一夜之间把靳东的各种高仿号给封杀,而在这之前,据说某音上有2000多个假靳东高仿号。
而且即使现在你上某音搜东弟弟之类的其他关键词,仍然可以找到大量的假靳东们。
这些假靳东们甚至都不需要“高仿”,名字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只需要发几个伪造的视频,某音同样会给其推流量,大妈们同样会很轻易的就上当受骗了。
所以,如果某音只是这样在事情曝光后,象征性的把靳东作为关键词的搜索屏蔽了,这只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而已。
除了假靳东,还有假马云,还有一大堆这种山寨假冒各种名人的账号,在某音上借助流量大肆骗取人们钱财。
某音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做法,实在很难让人满意。
不给任何流量给可能是诈骗的短视频,才是真正可以治本的做法。
(3)庞大的中老年群体
其实跟前几年这种针对中老年群体的“保健品诈骗”一样,这样针对中老年群体的“感情诈骗”其实都是抓住我们中国当前庞大的中老年群体的很多弱点,还有庞大的人群。
当前这些诈骗集团所针对的中老年群体的诈骗模式,主要是针对50岁以上的这些中老年群体。
而他们这些人,大都是在1950年~1970年这个时间段出生的那一代人。
也就是我们的这一代人的父辈。
像我父亲就是出生在我们那一代婴儿潮里,当时提倡的是多生多育,生越多越光荣,就是英雄母亲,像我奶奶是生了9个。
这也使得,在当前我们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里,50岁~60岁的这一代人是数量最多的。
而他们这一代人,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其中也是我们2000年后大发展的人口红利主要贡献群体。
他们这一代人为我们的经济腾飞,做出来最主要的贡献。
但现在他们老了。
而他们这一代人实际上是比较辛苦的,他们这一代人小时候过得比较苦,到了上学的时候又上不了学,大都是比较没有文化的。
所以,他们这一代人的整体认知水平是比较有限的。
没读过多少书,没有多少文化,感情方面也比较空虚,因为他们那一代人很少人是有什么爱情。
这使得在当前社会生产力急速发展,整个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他们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互联网世界,显得有些脆弱。
他们吃了最多的苦,为我们经济做出最多的贡献,但现在骗子们却都盯上了他们。
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还要去嘲笑他们蠢吗?
嘲笑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才是最蠢的。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我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他们这一代人的局限性,不是因为他们蠢,而是时代给予他们的种种磨炼所致的。
而且就像上面说的,就算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同样被这些网络诈骗所欺骗,更何况这些对互联网不够了解的中老年群体呢?
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帮家里的老人普及一下互联网知识,让他们降低被骗的可能性。
而不是去嘲笑他们愚蠢,容易被骗。
像今天我大姑还专门问我一个事情,就是她收到了几条打着某多多旗号的短信,内容大概就是说中奖免单之类的信息,需要点链接。
我们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典型的诈骗钓鱼短信。
所以我是跟我大姑解释了很久,让她明白怎么辨别这些诈骗钓鱼短信。
我们需要体谅的是我们的父辈他们对互联网的不了解,应该多有耐心的去教他们,而不是不耐烦的让他们自己摸索,这毫无疑问会增加他们上当受骗的概率,然后等他们被骗了,才觉得他们蠢。
现在移动互联网特别发达,这使得大量以前不使用互联网的中老年群体,也都是整天进入到刷手机模式。
特别是某音和某多多,更是这些中老年群体所热衷使用的APP。
因此围绕着某音和某多多,也是最多这类骗子扎堆,利用他们的流量,来针对中老年群体诈骗的这样一种模式。
这就需要这些平台,要更有社会责任意识,不能只顾着赚钱就去对这类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像某音的算法整天吹得那么厉害,那么我就不信某音的算法不能把这些明显是诈骗的短视频识别出来,还跟他们这么多的流量,让他们有机会曝光在缺乏保护的中老年群体面前。
我觉得这才是大家最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当前这批60岁左右的中老年群体,他们的确是比较容易上当受骗的。
我们这些年轻人在互联网里是身经百战,自然比较容易识别这些骗术,但即使如此仍然还是有很多年轻人被那些网络诈骗所欺骗,更何况这些才刚接触互联网不久的中老年群体呢?
在技术飞跃的时代,跟不上技术的群体,很容易有一种时代抛弃感。
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经历过太多苦难,在他们老了,准备开始享福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护他们免于被骗子诈骗。
现在针对中老年群体的精神娱乐生活是比较少的,这使得很多老年人群体的感情比较空虚,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而且他们那一代人成长的环境是比较单调的,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多姿多彩。
这使得在他们老了的时候,其实他们同样也有这种感情需求,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整天嘘寒问暖的骗子们趁虚而入。
比如前几年比较严重的保健品诈骗里,很多骗子都是一天到晚跟老人们嘘寒问暖,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比老人们的儿子还像儿子。
这种情况下,老人们想不上当受骗,都很难。
所以,我们不能在这种事情出来之后,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嘲笑这些老人。
还是得多想想,多思考。
在防止受骗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指望老年人自己能够突然对互联网这个新鲜事物一下子就驾轻就熟,能对骗子免疫。
而我们也没办法指望骗子们可以良心发现,放过这些老年人。
所以,不管是保健品诈骗还是网络感情诈骗,这样针对中老人群体的网络诈骗,还是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去共同打击,特别是这些平台应该承担其这个责任。
而我们作为子女的,同样也是需要多花点时间,去陪陪老人,或者抽点时间耐心教教他们免于被骗。
善待老人,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变老的时候。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公众号,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以查阅我推荐的一些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