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遭导弹袭击风波平息,但背后仍透露出很多信息,暴露美国害怕双线作战的事实



今天来分析一下前段时间的波兰遭导弹袭击的事情,还是能看出很多信息。
先来说说这件事情的始末吧。
11月15日,有导弹在波兰境内爆炸并造成两人死亡。
事情发生后,波兰条件反射般的马上指责俄罗斯,波兰要求俄罗斯对这起事故责任,并且提高了本国部队的军事警戒级别。
波兰方面甚至表示,正在核实是否需要启动北约协议第四条。
该条款规定,当北约成员国认为任一盟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北约成员国将对此共同协商。
在事情最初发生的头24小时里,暗云密布,总有一种危机正在酝酿的感觉。
不过到了16日,美国拜登紧急出来表态称,初步信息表明,在波兰境内引发爆炸并造成两名平民死亡的导弹不太可能是从俄境内发射的。
同时,三名美国官员表示,初步评估认为,击中波兰的导弹是乌克兰军队向来袭的俄罗斯导弹发射的。
需要注意,最早出来表态,认为击中波兰的导弹是乌克兰发射的,就是美国。
美国这种“急切”的心态,一览无遗。
有意思的是,在美国已经做了这样表态之后,泽连斯基却没有同步,反而表示,落入波兰境内的导弹毫无疑问不属于乌克兰。
11月16日,波兰总统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此次爆炸事件是对波兰的蓄意攻击,坠落在波兰边境内引发爆炸的可能是乌克兰的防空导弹。
其实这已经算是波兰总统比较含蓄的说法了,因为比较明确的是,这次击中波兰的是S300防空导弹。
而S300防空导弹的射程并不远,俄罗斯或者白俄罗斯境内发射S300防空导弹,并打不到这次出事的位置。

这次出事的位置,是波兰和乌克兰的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
这个位置,位于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以北约72公里的位置。
如果是利沃夫发射的S300防空导弹,那么就可以打到这次出事的位置。
那么这件事情的经过,就比较清晰了。
大概就是俄罗斯向利沃夫发射了导弹,然后利沃夫发射S300导弹进行拦截。
而S300防空导弹一旦发射,就不可能再改变轨道。
结果,乌克兰这次朝北发射防空导弹,但没有击中俄罗斯的导弹,于是落空之后就继续朝北前进,最终落入到波兰境内的小村庄里,还炸死了两名波兰农民。

这对于乌克兰来说,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所以直到现在,乌克兰还只是遮遮掩掩的用另外一种说法来给自己找补。
在11月18日,乌克兰空军司令部发言人承认,乌军弹药碎片有可能坠入波兰。
但他也仍然表示,坠入波兰的导弹碎片既可能来自俄方,也可能来自乌方。

这位乌克兰空军司令部发言人的意思是,乌克兰的S300防空导弹成功拦截了俄罗斯导弹,双方在空中爆炸后,一部分弹药碎片,坠入波兰。
但显然,从波兰公开的现场照片看,这不可能只是弹药碎片。
其实乌克兰的防空导弹就是没拦截到,只是乌克兰不承认而已。
这件事情让波兰和美国很尴尬,因为也不大好借题发挥找乌克兰的麻烦,至于栽赃给俄罗斯,因为事情太过于明显,就算指鹿为马都很难,而且也容易让事情失控。
波兰方面最后表示,由于这次导弹爆炸不是对波兰的蓄意攻击。所以波兰没有援引北约宪章第四条。

事情的过程大致就是这样。
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场危机悄然躲了过去。
但这件事情背后还是透露出很多信息。
首先,在波兰遭导弹袭击后,不到24小时,还在G20开会的拜登,就紧急出来帮俄罗斯澄清,这个显然不太符合美国过去这大半年不断拱火俄乌冲突的风格。
这说明,美国拱火俄乌冲突,并非没有上限。
美国只是让乌克兰成为美国的代理人,去跟俄罗斯死磕,美国背后出钱出武器,让乌克兰人为美国利益而战。
但美国拱火的上限,就是不能把美国拖入俄乌战场里。
原因,我在去年12月,美国刚开始舆论炒作俄乌冲突,渲染紧张氛围的时候,也跟大家分析过。
美国要避免双线作战。
或者说,美国害怕双线作战。
假如,美国被卷入俄乌冲突之中,让美国的兵力集中到了欧洲地区。
那么有很大可能,我们这边就会直接动手。
这应该是比较明确的阳谋,所以,美国为了提防我们这边动手,现在美国是把大部分精力都盯着我们。
因此,美国需要避免被卷入俄乌冲突中,省得顾此失彼。
这次,俄罗斯其实能看到美国这个底线,就已经赚到了。
另外一方面原因也是因为,一旦美国卷入俄乌冲突中,美国亲自下场,那么基本就会演变成世界大战。
美国虽然拱火俄乌冲突,但还不至于想让冲突失控,演变成世界大战。
不管是年初1月份的五常突然联合声明说不打核战争。
还是这次G20峰会的各方表态。
基本是可以确认,对各方来说,不打核战争,不让地区冲突演变成世界大战,是各方都比较明确的底线。
假设,我们未来跟美国也可能爆发地区冲突,那么也同样还是会被限制在地区冲突的范围里,不大可能演变成世界大战。
因为在核威慑的情况下,世界大战就意味着大家同归于尽,都是各方都不可接受的最糟糕局面。
但这都是还比较理性思维克制下的结果。
一旦冲突爆发,双方打红了眼,有时候局势会如何走向,很难用理性思维去揣测。
就以这次波兰遭导弹袭击来说,虽然最终结果成了一场闹剧。
但其实也透露出一些危险信号。
这次是乌克兰的防空导弹乌龙了,但谁能保证以后俄罗斯的导弹就不会因为意外偏航?
假设有一天,落入波兰境内的,是俄罗斯的导弹,而不是乌克兰的导弹。
即使那时候,俄罗斯也是“无意”,只是意外,但波兰是否还会以不是“蓄意攻击”,来让各方体面下场?
只要俄乌冲突持续,那么这样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不过,从这次各方表现看,虽然出现事情之前,诸如波兰之流,都会叫嚣得比较厉害。
但真正出现事情的时候,各方还是能保持最基本的克制,不会第一时间去盲目做出过激反应。
当前国际秩序虽然有些摇摇欲坠,但还是有一些底线和逻辑,不至于完全失控。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