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沙特、人民币、石油、美元霸权、美联储加息,一些关联分析



今天聊聊“出访沙特”这件事情吧。
其实早在今年8月,就有一些外媒报道所谓内幕消息,传闻我们即将出访沙特。
不过这个“即将”显然还是有点久。
另外,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这次出访沙特,并没有提前公布。
一直到昨天,才有正式通稿出来。
这也是不常见的。
我认为,这次出访沙特,是十分重要的。
当前正值美联储加息“换挡”的变盘节点,也是我们疫情变盘的节点。
各方都在出手加速博弈。
前天文章分析过,美国吸取2005年加息失败的教训,今年美联储激进加息,是有美国满世界拱火制造危机配合。
美国拱火世界危机,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拱火欧洲,通过俄乌冲突来实现。
一部分是拱火亚洲。
在亚洲的拱火主要就是集中在我们身上。
美国内部对如何对我们拱火,应该还是有很大分歧,出现各自为战、自由发挥的现象。
但不管美国采取什么手段拱火,目的都是为了搞乱我们。
对此我们应该都很清楚。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木已成舟。
美国已经出招,那我们也只能出招。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出访沙特,就显得格外重要。
(1)目标
关于这次出访沙特,所要讨论的一些事情,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不过可以从过往一系列事情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这次出访沙特,是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需要注意,这是“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
也标志着,我们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上升一个台阶。
我们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也就是海合会的对话,也是一直在密集进行。
但这也同样是首届“中海”峰会。
我们最近一次跟海合会的对话,是今年9月19日。

当时对话的主要内容里,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中海自贸协定”。
此外,今天在沙特阿拉伯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里面,也已经提到本次访问的一些目标。
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是,其中还很巧妙的引用了一句话“先知穆罕默德曾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除了开头阐述一下我们和阿拉伯国家历史悠久的关系之外,有两个比较明确的意向。

一个是“建立中海战略伙伴关系”。
这个在年初,双方已经提到“尽快建立中海战略伙伴关系”。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本次出访应该会“建立中海战略伙伴关系”。
此外提到,“同沙特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从各方信息看。
目前比较确定的是,这次可能会“建立中海战略伙伴关系”。
不过“中海自贸协定”还没有出现在今天的署名文章里。
这说明“中海自贸协定”是否可以在这次出访里确定,还有一些变数。
至于,大家比较期待的人民币石油结算,我认为应该就包含在“中海自贸协定”里。
如果“中海自贸协定”能成,那人民币石油结算,就是水到渠成。
这是一个相当有时代标志的事情,但也意味着“好事多磨”。
一旦“中海自贸协定”签订,我们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就会让世界相当一部分石油的结算,从美元变更为人民币。
这对美元霸权体系来说,是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2)釜底抽薪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美元跟黄金脱钩,这导致美元瞬间大幅贬值,美元也因此一度失去美元霸权的地位。
当时有两年的时间,世界各国的贸易陷入混乱,进入双边货币互换为主的模式。
后来,1973年中东爆发战争,石油危机出现,直接引发了1974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而美国则反过来抓住了1974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通过给沙特提供军事保护伞,来换取沙特强制使用美元结算石油。
于是,石油美元的体系就构建起来,人类货币进入信用货币时代,而美元也因此重获货币霸权的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但过去这些年,美元霸权体系,有一些重要基础,开始动摇。
首先,美国页岩油革命之后,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天然气生产国,并且美国也从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净出口国。
所以,美国和沙特的关系,一下子就从战略互补的关系,变成了竞争对手。
这是当前美沙关系紧张的根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我们现在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沙特的最大客户。
那我们跟沙特保持良好关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毕竟沙特不是澳大利亚,没有澳大利亚这种昂撒情结,需要不惜牺牲自己利益,也要服从于美国这种心态。
所以,我们和海合会的“中海自贸协定”,即使这次没签,那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签署“中海自贸协定”影响很大,对美元霸权的冲击也很大,可以说是釜底抽薪。
在疫情冲击下,美联储于2020年开始无限印钞,这首先导致美元在2020年一路贬值,美元指数一度差点跌破88这个临界线。
而后,美联储今年3月,开启激进加息模式后,才让美元迅速走强。
并且配合拱火俄乌冲突,以及持续拱火亚洲等诸多盘外招,让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10大关。
但强势美元的背后,难掩美元霸权动摇的危机。
如果美国不能完成这轮金融收割,让美联储这次激进加息无功而返的话,那么等明年底,或者2024年,美联储重新进入降息周期时候,美元指数可能就会一泻千里。
当前美国有金融霸权,并且依靠全世界过去几十年的使用习惯,让世界贸易主要也以美元结算为主。
然而,一旦美元信用受创,人们是否还会继续使用惯性,继续用美元结算呢?
美联储这轮激进加息,一方面是迫于通胀压力,另外也有抱着收割目的,但最根本的,还是为了维持美元霸权。
因为美元霸权,才是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石。
(3)美联储加息的极限
在11月30日,我们疫情出现转向后,美联储鲍威尔也十分“凑巧”的出来释放一些鸽派信息。
这个我之前分析过,可能是美联储之前觉得要加息到6%,才能达到目标。
现在美联储可能觉得只要加息到5%,就能达到目标,所以就释放一些鸽派信息。
不过,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著名记者Nick Timiraos发表了最新文章称,不断上升的工资压力可能使明年终端利率水平高于市场预期。

这个高于市场预期水平,就是指超过5%的终端利率。
然后过了一天,我们出访沙特的消息就出来了。
假如我们和海合会签署了自贸协定,并且开始推进用人民币结算石油。
那对美元霸权体系是一记重创。
这会导致,国际间流通的美元过剩。
那么就会反过来逼迫美联储采取更激进加息的手段,才能回收国际过剩的美元。
推进人民币结算石油,因为影响很大,基本等于是跟美元霸权宣战。
所以,一般我们也会比较谨慎去推进这件事情。
然而美国这次做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分了,完全就是不给我们任何退路,把我们往悬崖上逼。
那既然美国做得了初一,我们也做得了十五。
在这个时间点出访沙特,就是我们对美国的一次出招。
美国本以为,迫使我们转向后,可以搞乱我们,从而降低其收割门槛,所以觉得加息到5%就够了。
不过,一旦“中海自贸协定”签署,那加息5%肯定就不够,怎么样也得往美联储加息极限的6%去走一走。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消息灵通的“新美联储通讯社”会在前天出来提高市场对明年终端利率的预期。
其实不单单只有他。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今天也跑出来警告称,美联储可能将利率推向“非常有害、非常具有破坏性的水平”。

达里奥称,未来美国通胀率可能会稳定在4.5%至5%之间,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将不得不将利率提高到接近6%的水平。
达里奥这个观点,跟我两个月前判断,美联储加息的极限在6%左右,还是比较一致的。
如果美联储想要真正压低通胀,或者实现收割目标,可能不得不加息到6%这个极限区间。
但假如美联储真的加息到6%,不管美债还是美股,都有可能崩盘,这仍然会对美国金融体系造成重创。
这是美国的金融死穴。
美国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未来三个月,我们和美国的博弈,将进入更加白热化的阶段。
双方都会进入到图穷匕见的阶段。
美国在这个冬天,肯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来搞乱我们。
毕竟当前的一些情况,也确实给人提供了太多可以搞乱的接口了。
对此,我们也是要有所预期。
明年3月之后,这一轮博弈,应该就会有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我们和美国的博弈,是一个漫长的持久战过程,不会轻易分出胜负,但也会分很多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结果,也会成为双方打打谈谈的重要筹码。
所以,一个回合的胜负得失,并不能断定正常博弈的胜负。
我们还是得有持久战的预期和准备。
另附我写的每日短评丨拜登参加台积电迁机仪式(12月8日)星话大白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