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变成“美积电”



12月6日,拜登出席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迁机仪式。
参加活动仪式的还有美国政府高官、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等约900名政商界人士,可谓是声势浩大。
台积电还宣布将原本计划的120亿美元投资额提高至400亿美元,在凤凰城建造两座工厂,计划分别于2024年和2026年投产生产4纳米和3纳米芯片。
这基本坐实了之前人们对于美国要把台积电搬到美国,台积电要变成“美积电”的一些猜测。
此外,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还说了句“全球化几乎已死,自由贸易几乎已死”。

我去翻了下张忠谋的全文讲话,他完整的话是说:“大的地缘政治变局,激发新局势出现,全球化已接近死去,自由贸易也几乎死了,很多人希望它们还会再回来,但我认为,至少有段时间,它们是不会回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忠谋并没有特指谁导致“全球化已接近死去,自由贸易也几乎死了”。
他意思是地缘政治变局,导致“全球化已接近死去,自由贸易也几乎死了”。
他在美国的土地上,肯定是不敢当着拜登面去说美国什么不好。
不过要按照我们理解,毫无疑问,正是美国的巧取豪夺,导致“全球化已接近死去,自由贸易也几乎死了”。
美国在特朗普时期,于2018年发起的贸易战,哪怕换了拜登上来,直到现在,拜登也没有取消对我们施加的不合理关税。
就以这次台积电搬家过程,完全就是美国威逼利诱。
这分“威逼”和“利诱”两部分。
威逼:
在2021年9月,美国商务部召开半导体高峰会,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半导体企业在45天内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
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所谓产业联盟的行为范畴,是美国带有政治目的、并且有着严重胁迫性质的经济霸凌行为。
这个可以从美国在强逼台积电和三星交出商业机密时,所用的措辞看出来。
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高峰会上声称,美国需要更多有关芯片供应链的信息,以提高处理危机的透明度,并确定导致芯片短缺的根本原因。
同时,雷蒙多甚至威胁称,美国有很多方法能让企业交出数据,虽然不希望走到那一步,但如果有必要必定会采取行动。
最终,三星和台积电,都乖乖交出自己的商业机密。
去年11月,台积电把商业机密资料交给美国的时候,我就在文章里分析过,美国下一个猎物已经盯准台积电。

利诱:
今年美国通过所谓的“芯片法案”,其中包括给芯片企业研发和工厂建设发放520亿美元补贴,来拉拢三星和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到美国建厂,为此美国还给力度比较大的税收优惠,提供为期4年的减免25%税收政策。
并且该法案还禁止获得美国补贴的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大陆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
所以,为什么“全球化已接近死去,自由贸易也几乎死了”。
就是美国现在各种无所不用其极的的霸凌行为。
另外台积电现在摆明是要搬去美国,过去半年却一直打着“扩产”的旗号,包括台湾省也一直跟岛内民众安慰说,不是要把台积电搬去美国。
但事实已经证明,美国当前就是在实质性的要把台积电搬走。
台积电是我们台湾省的支柱企业,过去这几年台湾省的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就是靠台积电拉动的。
台积电也被誉为台湾省的护岛神山,因为台积电生产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芯片,是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并独占晶圆生产行业82%的利润。
台积电还有着芯片生产最先进技术,有极强的护城河。
所以,美国才会如此饥渴的想要把台积电掏空,搬去美国。
此外,从今年9月份开始,由于全球需求骤降,全球半导体产业都骤然进入寒冬状态。
所以,过去3个月,全球半导体巨头,不是减产,就是在裁员。
在10月3日,韩国媒体报道,由于全球通货膨胀,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基准利率上调,导致经济冻结,半导体需求急剧收缩。受此影响,韩国三星已将下半年的半导体销售展望较4 月的预期下调32%。产业界预测称,由于半导体行业正式进入冰河期,停滞状态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半导体库存全部耗尽。
也就是说,半导体行业从去年的芯片荒,一下子变成了“冰河期”。
这个转变有点过大。
三星今年第三季度的利润同比下降了32%,因为消费电子和芯片需求萎靡。
10月27日,韩国媒体报道,韩国SK海力士、美国美光和铠侠等存储半导体企业纷纷宣布减产,韩国三星电子的应对战略备受关注。观察人士表示,即使要承受半导体价格进一步下降,三星电子也不会减产。但也有分析人士预测称,如果半导体产业的“冰河期”持续下去,三星电子也将不得不选择妥协。
需要注意,三星一直以善于逆周期扩张而闻名,现在三星虽然还没有说要减产,但至少三星也不敢这个节骨眼去扩产。
包括英特尔最近也开始裁员,并给全球的工厂工人提供无薪休假选项。

所以,面临这样的半导体产业寒冬周期,台积电居然砸400亿美元去扩张?
这个显然是很不合理的。
说白了,台积电砸这么多钱在美国建厂,并不是扩产,而是“搬迁”。
台积电在美国每新建一个晶圆厂,就意味着在台湾省就会少掉一个晶圆厂。
这样台积电的总体产能可以维持不变,避免产能过剩。
当然,台积电当前主要产能还是集中在岛内,但问题是,台积电主要利润来源是10纳米以下的高阶芯片。
一开始,台积电在美国凤凰城是说要投资120亿美元,建设5纳米制程的晶圆厂。
结果现在落地之后,就马上变成投资400亿美元,建设4纳米和3纳米最先进制程的晶圆厂。
目前台积电已经实现量产化的最先进的技术就是3纳米,等于台积电把自己最先进技术,都拿去在美国建厂了。
所以,虽然台积电产能大部分还在岛内,在美国建厂的产能目前还不大,但问题是最先进产能已经要开始陆续搬去美国。
要知道,台积电在岛内,也只有一家3纳米晶圆厂。
并且,美国方面已经在台积电3纳米的晶圆厂旁边留了给2纳米建厂的空间,包括1纳米晶圆厂的空地都准备好了。
就算岛内还有大量芯片产能,但高端芯片产能已经是重心迁往美国。
而岛内大量的芯片产能,是属于美国可以通过英特尔等企业,在拿到台积电“商业机密资料”后,有比较大可能实现替代的,比如7纳米和10纳米产能。
所以,假如爆发较大的地缘冲突,美国就可以保证高端芯片产能在美国本土,并且中低端芯片产能也可以在美国本土实现替代,避免出现地缘冲突爆发时,美国“无芯可用”的困境。
所以,美国要搬走台积电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美国对这次搬走台积电很重视,为了避免上世纪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失败的噩梦重演。
美国在一年半前,就派出600名工程师到台积电培训,同时台湾省也派出600名工程师到美国。
这1200人,就将直接成为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工程师。
台积电不但建厂,还把大量人才“搬到”了美国。
所以,台积电,变成“美积电”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并且,美国实际只是要台积电的技术,等美国亲儿子英特尔把台积电的技术吃干抹净后,台积电在美国也随时会被舍弃。
美国去年勒令三星和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交出商业机密,很大程度就是为了扶持美国自己的亲儿子英特尔。
英特尔这个老牌芯片巨头最近这些年十分不争气,都成了牙膏厂,芯片制程大幅度落后于三星和台积电。
结果只能靠美国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去对英特尔进行扶持。
总之,我之前也一直跟大家说,美国之所以现在还一直说不脱钩,只是因为美国当前跟我们经济互相依赖度比较高,美国还承受不起脱钩的代价。
但美国一直在寻求长期脱钩的过程,美国的不脱钩,只是在为长期脱钩做准备,这次美国要搬走台积电,也同样是在为长期脱钩在做准备。
点此阅读,我写的每日短评丨摩根大通:美联储加息至6.5%的可能性为28%(12月9日)星话大白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