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8文】
潘金莲被武松一刀挖出心脏,供在武大郎灵前。相比于潘金莲的下场,《水浒传》中另一淫妇潘巧云其实更惨,先被丈夫杨雄割了舌头,然后开膛破肚掏出五脏六腑挂在松树上,最后割掉脑袋、砍下四肢,用布包了。
相较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一大特点是仇恨女性,在作者施耐庵的笔下,除了林冲的妻子是个中规中矩的女人外,其他的女人都不是好东西,有一半在杀人,另一半在偷人。而那些偷人的女人全都没有好下场,都死得凄惨无比、恐怖至极,而这也正是《水浒传》的另一大特点:渲染血腥暴力。
书中有武松杀嫂、有活剐潘巧云、有凌迟黄文炳、有矮脚虎王英用人心做醒酒汤、有母夜叉孙二娘做人肉包子、有李逵杀死小衙内、烧烤假李逵……每次写到杀人时,不管是杀女人,还是杀男人,作者必定脑洞大开、文如泉涌,必定写得血肉横飞、酣畅淋漓,必定充满一种癫狂的快意。而这样变态呕心的杀人场面,又似乎只是梁山英雄们的日常。夜读水浒,总会有一种森森恶寒,从人心底里涌上来。“少不读水浒”这句话说的是真有道理!
比如“武松杀嫂”,武松把潘金莲拖到武大郎灵前跪下,武松咬牙道:“哥哥尸骨未寒,兄弟武二现在就给你报仇雪恨!”说罢,叫人把纸钱点着。潘金莲看着熊熊火光,知道要糟,正想开口叫救命,却被武松一把拉住头发,往后扯倒在地。武松翻身而上,用双膝压住潘金莲的双臂,大手左右一分,嗤啦一声,扯开潘金莲胸口的衣裳,掏出尖刀,说时迟,那时快,在潘金莲胸前一剜,然后把刀衔在嘴里,双手用力撕开潘金莲的胸脯,取出心肝五脏,供在大郎灵前。
最后咔嚓一刀,割下潘金莲的头来,血流满地。一旁的四家邻舍,都吓傻了,纷纷掩面,不敢再看。杀完潘金莲,武松叫人到楼上拿了一床被单,先是把潘金莲的头包起来,然后把刀擦干净,最后抹了抹手。武松收拾妥当后,就提着潘金莲的脑袋,去杀西门庆了。
再看“杨雄活剐潘巧云”,杨雄是谁?他是一个公职人员,职业是刽子手,不仅杀人如麻,而且杀人技术已到庖丁解牛的境界。潘巧云是谁?她是杨雄的妻子,她跟潘金莲一样,也出轨了,出轨的对象还是个和尚。施耐庵到底有多恨姓潘的女人,写一个不过瘾,竟一连写了两个!
知道妻子出轨,杨雄这个杀神当然饶她不得。那日,杨雄把潘巧云和丫鬟迎儿带到松林里,他的好兄弟石秀正等在那。杨雄对石秀说道:“兄弟,请帮我把这女人的首饰衣裳剥了,老子要亲自伺候她。”石秀点点头,三下五除二就把潘巧云扒了个精光。
杨雄割了两条裙带,亲自用手把潘巧云绑在了树上。石秀顺带手把丫鬟迎儿也扒光了,然后将刀子递给杨雄,说道:“哥哥,这坏丫头也留她不得,一起斩草除根。”杨雄应道:“兄弟说的是,我亲自了结了她。”迎儿见杨雄举起明晃晃的刀子,心知完了,刚要呼救,杨雄手起刀落,将她斩为两段。
潘巧云吓得大叫:“叔叔,你快劝劝他!”石秀笑道:“嫂嫂莫急,哥哥亲自服侍你。”杨雄走上前,拉出她的舌头,一刀割了,叫她叫不出声来。割完,杨雄指着潘巧云骂道:“你个坏出翔来的臭女人,我险先着了你的道,今日若不先下手为强,他日必然被你害了性命。我倒要看看你这贼婆娘心肝五脏是怎么生的?”说罢抬起刀来,一刀子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上,然后呼啦呼啦掏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
杨雄只觉杀得还不过瘾,又将潘巧云的脑袋和四肢都砍了下来,最后用衣服一裹,背在背上。杀完收工,杨雄对石秀道:“兄弟,哥哥跟你商量个事。如今一个奸夫,一个淫妇,都已杀了,这里也容不下我们了,我和你投到哪里安身立命?”石秀道:“兄弟已考虑良久,并已找好下家,请哥哥一同前往,我们立即启程,不可耽误。”杨雄喜道:“不知是去哪里?”石秀道:“哥哥杀了人,兄弟也杀了人,不去投梁山泊入伙,还能去哪里!”
以上这类血腥暴力的杀人场面,《水浒传》里俯拾皆是,但同时期的《三国演义》就完全不是这样的。要知道,《三国演义》比《水浒传》里死的人要多得多,一个赤壁之战就超过了《水浒传》里死人的总数。但《三国演义》血腥恐怖的感觉,远远不如《水浒传》强烈。
《三国演义》给人的感受,甚至远不如读正史残酷,因为它讲故事的聚光灯,完全打在英雄们的身上,你看见的是他们的英勇神武,对于他们刀枪下的亡魂仅一笔带过。像武力第一的吕布,刘备阵营的五虎上将,曹操手下的典韦、许褚……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那些情节读来只让人觉得英风浩荡,却并不见得有多血腥。
书中描写杀人场面,大多是“两马相交,战不三合,一刀挥于马下”,小孩子听这样的故事,脑海中可能只是闪耀着飒飒的刀光,并不会自行脑补那些鲜血奔涌的画面。
比如写“关公温酒斩华雄”,作者甚至都没有正面描写,而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书中说,“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哪有《水浒传》里杀人时的活泼鲜跳、生猛热辣、细致入微、刺激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