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认为殖民地不但没用而且是个累赘,这是为什么?



关注桃花石杂谈文章精选阅读精彩历史
俾斯麦认为殖民地不但没用而且是个累赘,这是为什么?大家知道,公元19世纪是个殖民世纪,在这个世纪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列强几乎把整个世界都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而英法这两个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领土面积更是分别达到了3550万平方公里和1150万平方公里,加在一起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31.5%,也就是接近三分之一。但和这两个国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元19世纪末的另一个欧陆强国德国却并没有建立特别庞大的殖民帝国,而且在德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铁血首相”俾斯麦还曾公开表示自己对殖民地没兴趣,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俾斯麦没有兴趣的原因
俾斯麦确实曾经多次表示过自己对建立殖民地没有兴趣。比如他曾在不同场合说“我不是贪婪殖民地的人”以及“我对殖民地仍然像以前一样轻视”。而且他还详细解释过自己为何对殖民地没兴趣,表示海外殖民地完全没有必要,而获取殖民地的过程更是对人力和金钱的浪费,维持、建设和保卫这些殖民地也是得不偿失的。而且他还认为,德国人所适应的官僚体系和多数殖民地所在的热带地区并不协调,因为热带地区的人生性散漫,所以建立海外殖民帝国并不适合德国。

(德国首任宰相俾斯麦)
而在英法西葡等国通过数百年努力建立起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而且为了扩张多次在彼此之间爆发伤亡惨重的激烈战争的公元19世纪,俾斯麦的这种态度确实堪称是一股清流了。而且更难得的是,德国在当时还确实做到了言行一致,并没有在海外建立殖民地。但为什么德国对海外殖民地的看法和英法德国这么不一样,这里面有什么隐情吗?
当然有,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些那个时代德国的处境和之前的经历,就明白俾斯麦为何这样说,德国又为何这样做了。因为德国和英法在公元1871年之前是有本质不同的。英法两国都是欧洲最早建立的民族国家。从公元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与罗马教廷决裂之后,英国事实上就转型成了一个民族国家。而法国在公元1685年发布《枫丹白露敕令》,开始排斥新教徒之后,也基本上转型成了一个民族国家。建立民族国家其实也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在其君主的统治下实现了统一,有了比较强大的中央政府,所以这两个国家在之后拓展海外殖民地在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下进行的都比较顺利,这才造就了英法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德国统一之前的形式)
但德国的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德意志地区是欧洲封建制度的代表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所以其封建力量在欧洲是最强的(注意在欧洲封建制度和绝对君主制度是两个概念)。因此德意志地区可以说是西欧最晚才建立了民族国家的地区,晚到什么时候呢?就是公元1871年,所以在两年之后当上了德国宰相的俾斯麦才成为了德国首任宰相。在此之前,德意志地区的不同公国和城邦其实也曾经尝试过在海外占领殖民地,比如普鲁士和勃兰登堡在公元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曾分别在非洲的加纳、毛里塔尼亚和贝宁以及南北美洲建立过殖民地,但因为其自身的相对弱小,最终都在经营几十年之后以失败而告终。

(勃兰登堡曾建立的非洲殖民地)
而在德国统一之后,虽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在海外争夺殖民地的实力,但此时的问题却是,在海外已经没有多少殖民地可供德国争夺了。而且此时统一的德国刚刚建立,内部不同公国和城邦的矛盾还没有完全平息,法国还虎视眈眈地想肢解德国,如果此时再因为争夺海外殖民地同英国发生冲突,那么新生的德国自身的生存都可能面临危机。所以俾斯麦此时的表态其实只是为了不轻易树敌而有意示弱,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代表他本人和德国的真实意图。
俾斯麦创建德意志殖民帝国
但在俾斯麦嘴上说对殖民地没兴趣,实际上却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德国不在海外抢夺殖民地在当时根本不可能有真正发展的。所以其实他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进入公元1880年代之后,德国在俾斯麦的经营下羽翼渐丰,特别是在公元1882年,德国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成功地孤立了法国,德国自身的生存问题彻底无忧之后,俾斯麦立即在公元1884年邀请奥匈、比利时、丹麦、俄罗斯、法国、荷兰、葡萄牙、瑞典、挪威、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美国和奥斯曼等十五国代表,在柏林召开了柏林西非会议,商讨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与发展贸易的问题,也就是瓜分非洲的问题。

(俾斯麦主持召开的柏林西非会议)
而柏林西非会议最终就瓜分非洲的原则达成了共识,如在非洲沿海与内陆地区建立殖民地的不同规则,以及贸易规则等。之后德国就开始甩开膀子全力投入抢夺殖民地的行动之中了。但也许是因为俾斯麦之前一直还表态对殖民地没兴趣,顾及到转向太急面子不好看,所以他当时并没有立即公开动用德国的国家机器拓展海外殖民地,而是仿照英国和荷兰等国玩过的“东印度公司”的老套路,为一些在海外以商业名义为德国扩张领土的“私人”公司提供支持,让这些私人公司作为德国海外扩张的马前卒,在非洲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最早的殖民地。而且在当时俾斯麦还觉得,让私人公司去占领和经营殖民地,其利润率也比德国国家机器直接介入要高。

(柏林西非会议前后非洲的殖民地形势,左边的灰色地带在公元1880年都还没有被殖民,右边的黑色地带是1913年德国的殖民地)
公元1884年,德国东非公司成立,并在俾斯麦的首肯下迅速在今天肯尼亚境内的威图兰地区建立了保护地,之后还从桑给巴尔苏丹赛义德手中以租借名义获得了一块沿海地区的控制权。但这个公司的殖民地很快爆发了大规模暴动,刚占领的土地险些全部丢失,最后还是在德国海军的直接支持下才勉强保住了达累斯萨拉姆和巴加莫约两座城市。而从公元1889年开始,德国政府就直接介入了东非殖民地的统治。在同一时期,在西南非、西非和大洋洲,另外几个德国“公司”也分别建立了几块属于德国的殖民地。而到公元1891年,在德国的这些殖民公司明显已经压制不住当地的局势之后,德国政府正式接收了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洲、德属西非和德属新几内亚殖民地,德国也正式撕破了对海外殖民不感兴趣的伪装。所以其实德意志殖民帝国就是在俾斯麦治下建立起来的。

(德国人从被其强占的青岛发回本国的明信片)
此后,在公元1890年代,德国又把大洋洲殖民地进一步扩大,将萨摩亚和马里亚纳群岛也纳入其中,同时还把目光投向了当时孱弱不堪的中国,先后以各种方式强占了中国的青岛、胶州湾和烟台,并将华北地区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将其视作了未来进行扩张的优先地区。这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也已经在非洲和亚太地区建立起了265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帝国,在当时全球的殖民帝国里,已经仅次于英法,排名第三了。

(一战之前的德意志殖民帝国)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使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全部剥夺,德国苦心经营了三十多年的殖民帝国被完全肢解。后来德国在二战中想通过击败欧陆敌人咸鱼翻身也被挫败,德国的殖民帝国梦想最终以失败告终。(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桃花石杂谈点击主页右上角(...)
将桃花石杂谈设为星标可及时收到桃花石杂谈最新文章
文章还行?打个赏吧!
如果喜欢,请向历史同好或历史群转发本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