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号称“西楚霸王”,为什么斗不过刘邦?


和秦朝末年那些诸侯比较起来,刘邦到底有多与众不同?为什么项羽号称“西楚霸王”,却斗不过刘邦?
只要看看他和张良、韩信的相处方式,就可以管中窥豹,略知一二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良遇到刘邦之后,就经常用黄石公给他的《太公兵法》来为刘邦出谋划策。可是张良的计策,一辈子就只给刘邦用过吗?显然不是的,在那之前,张良对别的诸侯也没有私藏过,可是结果怎么样呢?
“良为他人言,皆不省。”张良的计谋用在别的诸侯身上,别人都不理他。只有刘邦能够赏识张良,能够推行张良的“良谋”。
所以张良遇到刘邦,才会高兴地说:“刘邦是老天爷送给我的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韩信呢?
一开始韩信在项羽那边,“数以策干项羽,不用。”所以韩信就跑到刘邦这边,可是刘邦也没有重视阿,韩信还因为连坐差点被杀头,多亏了夏侯婴路过救下他。后来萧何与韩信经常聊天,就聊出感情来。韩信逃跑的时候,萧何顾不得跟刘邦汇报,月下追韩信,才让刘邦重视起来。
其实刘邦一开始,也是很勉强或者很勉强的。史书记载,萧何推荐韩信,说如果你刘邦再不重用,韩信逃跑有第一次,以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我能帮你追回来第一次,可保不准追得回第二次,第三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刘邦是怎么回答的呢?
刘邦说:“吾为公以为将。”好吧,我为了你就封韩信为将吧!
刘邦自己要干大事,可是却因为萧何才封韩信为将。这是活脱脱小朋友为了爸爸妈妈才勉强读书的语气啊。
萧何接着又逼刘邦说:你即使为了我封韩信为将,他也是不会留下来的。
刘邦又勉强地应付:“以为大将。”那就封为大将呗,这样他就不会跑了吧。
到这个时候,刘邦都是为了萧何而不是为自己封韩信为将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萧何明显看出了这一点,于是萧何就继续跟刘邦说:“大王您平日里都傲慢无礼,就算封了大将,可是对他还是会像召唤小孩子一样对待他。这就是韩信为什么会离开的原因。如果大王真的要拜韩信为将,就要把仪式感做足,选个良辰吉日,沐浴斋戒,设好拜将台,所有礼节都准备到位了,才可以。”
刘邦熬不过萧何,就答应。
即使这时候,刘邦依然是走过场。
但是刘邦的与众不同,也体现在这里。虽然他心里不重视韩信,可是萧何这样规劝,刘邦又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也就顺从了萧何的意见。和项羽拿着印章玩弄得掉了一角,也不愿意给有功劳有能力的英雄豪杰爵位比较起来,实在是不知道高明多少。
拜将之后,刘邦才第一次和韩信有了一次长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次长谈之中,韩信认真地为刘邦分析了双方的利弊,然后劝谏刘邦与民约法三章,东进三秦的战略方针,刘邦方才大喜,自己以为得到韩信太晚了。
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历史上,袁绍有荀彧、郭嘉、田丰、沮授、张郃这样的人才队伍而不懂用,李密有魏征、秦琼、李勣、罗士信、程咬金、裴行俨、单雄信这些英雄豪杰而不懂用,这是他们取败的原因。而项羽虽然号称“西楚霸王”,可是他有范增而不懂用,又有陈平、韩信、黥布等人,却留不住他们,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项羽斗不过刘邦的原因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