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浅谈“付出式PUA”



“付出式 PUA”阻止了心动吗?
  //  
我倒觉得现在年轻人大谈特谈“pua”、在感情中“斤斤计较”对方为自己付出多少,是一种清醒理智的做法。
这说明年轻人们变聪明了,有了辨别能力,一旦不对,就立刻撤退止损。
不至于被网上盛行的一堆垃圾爱情观所洗脑。
比如所谓的“爱ta就要做这几件事”、“我吃草莓尖尖他吃草莓屁屁”、“测测你男/女朋友合格了吗?”等等类似的玩意。
太多纯情男女被那些烂俗的爱情模板给害惨了。
导致在面对对方苛责时唯唯诺诺,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错的。
所以就惯出了许多极度自我的作女作男。
动不动就发脾气、冷暴力、张口要你的态度、伸手要节日礼物。
在这种惨无人道的折磨下,
终于有一批人觉醒了。
于是,
“霸道男友”被打成“精神控制狂”。
“温柔暖男”被批为“中央空调”。
“大情种”等于“大冤种”。
“不求所有对Ta好”变成了“纯纯傻b大舔狗”。
一个又一个曾根深蒂固在人们心中的爱情符号被解构凋零,是年轻人们对爱情定义的反抗和质疑。
凭什么要你来教我怎么谈恋爱?
为什么你要对我的感情指手画脚?
你算老几啊?
极限地施压最终造就了最凶猛的反噬。
年轻人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唾弃恋爱脑,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打量审视对方。
一旦发现对方暴露出“索要付出”的企图,心里便立刻泛起了阵阵恶心。
渣男恶女们占领高地欺负老实人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届年轻人对待感情的态度明显更加自我、更为理智、也更加聪明。
但这种变化也有好有坏。
虽然可以有效剔除掉那些感情中的巨婴,但也随之陪葬掉许多情趣和热烈的浪漫。
毕竟在爱情中算计得失稍显冷漠,是浇灭荷尔蒙之火的最佳利器。
当年轻人们过早地见识到两性关系里的真实面目,便不由得有所失望。
少了一往无前、涕泪交加的傻瓜情节,这段恋爱或多或少就变得无聊。
同时过于精明,也意味着将无缘老一辈爱情中稀里糊涂的幸福。
也许,少年少女在最好的年华里,为爱燃烧那么一次再走向成熟也并不迟。
当然,是坚壁清野还是狂野冲锋,
还是看你自己。

“ 因为我是凯子,
我从不教你
怎么谈恋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