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设计院是最适合我的工作,但干了一年零六个月后,现实教我做人......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本文为独家授权转载文章
编辑|还是叫XX吧
尚未进入社会前,在学校师长潜默移化的影响下,总觉得自己适合在设计院工作,同学和室友也都认为我一定会去设计院。
顺着这种既定的职业规划,毕业后的我顺利入坑某省级国企设计院,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心心念的工作,在一年半以后,会让我深恶痛绝。
一、为什么会觉得设计院适合自己?
我的性格偏内向不喜交际,但自认为踏实沉稳勤奋肯学耐得住寂寞,这些特质应当很适合枯燥乏味的设计院工作。
工作后,我也确实发现领导挺喜欢我坐得住的优点,只不过领导的这种喜欢绝不是欣赏,更多的是像我这样的人太好使唤。
此外,校园里的老师莫名偏爱设计院,想当然的认为有技术傍身的工程师社会地位超然。
学生时代,因为性格原因自己也没有太多的与社会接触,在周边错误理念的灌输和洗脑下,我并没太把隐约听到的唱衰声音放在心上,设计院依然是我心中的首选。
而当我真正来到设计院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切都很不一样。
二、真实的设计院工作
的确设计院里本职工作坐在工位上对着电脑画一整天就可以完成,但本职工作(画图)以外呢?
无效的沟通,无尽的汇报,无理的要求,无端的指责......身为乙方,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受着。
随着项目的推进,组内汇报、向领导汇报、向业主汇报,以及各种会议:和施工单位、和项目办、和业主、和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和其他专业同事、和其他设计单位……
我工作时是需要一段时间进入状态不被打扰的,但日常工作中需要随时准备接各种电话转换思维做出应对。
而设计院的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当我手头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就好像满地的不定时炸弹,不定哪一个要在什么时候爆炸!
无论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在节假日,无论是早上八点还是凌晨2点,我需要时刻准备着处理不同项目突发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这种工作状态,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人还是机器!
三、设计院的本质
在设计院里待了一年零六个月后,我也慢慢看清了设计院的本质:割裂且矛盾!
首先,设计院的日常工作模式是培养闷声画图工,工作过程是一个语言能力退化的过程。
工作努力=加班时间↑+图纸产出量↑+自闭程度↑→“专业技术水平”提升。
而作为设计院的领导并不要求专业水平多厉害,能否成为领导更关键的因素是资历、人脉、酒量以及吹牛和大忽悠技能。
日常的工作对这些晋升品质的培养是没有帮助的,成长方向背离终极目标,再努力卖命也只能成为一个剩余价值率MAX的高级劳模画图员而已。
其次,勘察设计院不仅需要干设计,还要负责前期地勘工作,要求人能文又能武,能静又能动,实际上这样的强者何必在设计院领低保败坏身体呢。
大部分时间整日对着电脑加班画图不运动,间歇性半个月一个月离家千里出外业天寒地冻风吹雨打野外勘测。
有次外出踏勘,偶遇开拖拉机收苞米的老乡,当他们得知我硕士毕业时,不禁感慨:“这狗日的资本家,怎么能让书生服徭役啊!这不是胡球整么!”
最后,设计院是底薪+绩效制,但与工厂中的计件工不同。
工厂工人干多少赚多少当月钱当月结。
设计院发多少领导说了算,一个项目分多少钱不会让你算明白,而且通常每个月只发两三千的底薪,其余的绩效压1-2年发,如果不幸项目回款不力,活虽然干了但钱没有了,你得认栽。
把回款的风险转移到个体员工身上,地位甚至不如廉价劳动力。
综上所述:
只要是心智健全且向往幸福生活的正常人,都不适合在设计院工作!
-完-
点赞、转发、关注,传递设计行业的真实现状!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华东院,最强水利设计院待遇几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图审,了解最新图审制度改革;
后台回复:30万,考证通向财务自由之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