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的宣传部:嘴上歌功颂德,实则溜须拍马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编辑|还是叫XX吧
图源|网络
最近后台好多人咨询春招的事情,我也就留意了一下几家主要头部设计院的招聘信息,结果就发现了某部属水利设计院公众号上发的“表彰”文章。
摘录一下精髓,大家一起品鉴品鉴:
12月10号,疫情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集中办公地点也未能幸免。团队里陆续有人新冠感染,每天都有同事发高烧,有同事咳嗽.....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让大家的心加剧紧绷着。
12月20号,离提交报告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此时,整个团队已经有80%的人受疫情影响出现了发烧、嗓子疼痛等症状。按时完成任务显得愈发困难,能不能按时提交符合要求的报告,所有人心里都没有了十足的把握。
......
引调水院的yyy喉咙已经完全失声,但仍然坚持工作,靠打字与同事沟通工作内容。
岩土公司的ggg连续加班数日,摔倒后磕破了头也只是去医院简单包扎,又坚持继续战斗。
枢纽院的ddd高烧不退,简单吃了退烧药后又开始工作,反复高烧却仍然坚持奋战到最后,直到提交报告后才去住院。
工程建设公司的ZZZ在父亲去世之后,匆匆处理完后事,又转身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的年轻队伍中,他们也只是血肉之躯,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家庭,但是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所有人便以“忘我”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坚持到胜利!
疫情期间,为了项目节点,身体健康的同事加班加点,完成任务,不错,工作认真负责,奖金给到位就行了。
就怕公众号文章一发,大家摆拍结束,拿的钱还没拍照的人员多。
至于高烧不退、磕破头、嗓子哑了甚至自己爹死了,还要继续工作的,这不是作秀是什么?
一个烧糊涂的人画的图能保证多高的质量?
自己爹死了,回去处理下就立马赶回来工作,也不管管家里长辈的人,真就是劳动模范?
最搞笑的是,为了体现该院领导关怀,收集文章素材的人,特地让集中设计人员和慰问品一起拍了个合照,配文大意:董事长与你们同在。
当然,董事长是不可能来的,派了副总代为传达董事长的精神,至于摆拍的礼品是集中设计人员自行购买的,还是副总买了一路带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以我常年被慰问的经验,大概率是项目所在地负责人自行购买慰问品,以作摆拍道具,副总只需要坐专车按时抵达现场即可。
再说点题外话。
我记得,罗翔老师讲题时举过一个例子,很有意思:
一渣男想要强奸某女,女的假意屈从,趁其不备,将那男的踹入粪坑,男的挣扎起来后,女的继续将其踹下,如此反复三次,男的最终淹死在粪坑。
问:女的是正当防卫还是事后防卫?
我不是学法律的,转述的可能有偏差,但当我听到这个案例时,第一反应就是觉得这女的会不会属于防卫过当,那就太委屈了。
罗翔老师的解题思路就让人醍醐灌顶,当作为第三者想不清楚时,不妨代入到被害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他是那女的,不但要踹这男的,还得往下砸石头。
所以,女的是正当防卫。
举这个例子,我其实是想说明,当不理解为什么设计院宣传部写出这么丧心病狂的宣传稿时,不妨代入到文章中想一想。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画图匠,你看到如此文章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这帮劳动模范都是傻逼?
但要是从集团董事长的身份代入呢?或者但凡从一个小领导的角度代入。
不用花额外的钱,就能忽悠一帮硕博士不顾健康、不要父母,只想工作,满满的成就感、权利欲是不是就出来了?
别提什么无私奉献,都是平头老百姓,大家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工作状态和美好生活根本不沾边!
这些文章表面上是为一线生产人员站台,实则换着花样溜须拍马,内在的逻辑绝不是一线人员努力奋斗无私奉献所以值得赞扬。
而是领导需要这样的宣传来体现自己的“政绩”,所以抓个项目,塑造个典型,摆拍,完成一份某某院精神的传承。
当然,项目确实也做了,成绩也出了,就是不知道万一哪天这项目真出点什么事,是烧糊涂了的设计师背锅还是企业主要负责人担责。
反正,写下这类“锦绣文章”的笔杆子们,早就平步青云了,谁还管什么狗屁终身责任制。
-完-
点赞、转发、关注,传递设计行业的真实现状!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华东院,最强水利设计院待遇几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图审,了解最新图审制度改革;
后台回复:30万,考证通向财务自由之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