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和大部分人认知不同的是:
目前在我们国家,遵守劳动法的大多数是外企,而国企(设计院)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样轻松悠闲,泡茶拿钱,私企也不像大家想象得那样一定就是血汗工厂了。
举个例子,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外企),会针对所在地的国家和地区,成立法务部门合规性调查小组进行当地法律和营商环境的背调,并要求入驻的个人高管和全资子公司完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树立良好形象,避免在当地开发项目时陷入被动局面。
而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某些乙方设计院为代表),也有相应的法务部门,其有一部分职责也在于研究劳动法,比如:如何拟定劳动合同可以最大限度压缩员工福利,减少员工离职带给公司的损失。
低月发恶心人的套路,就是这帮所谓走在前列的大院搞出来的。
此外,同样恶心人的灵活用工制度——劳务派遣,也是设计院用来压榨员工常用的套路,通过和第三方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合同的形式,撇清了自己作为用人单位的大部分主体责任。
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必须低其他人一等,五险一金必须按照最低的标准缴纳,脏活累活必须劳务派遣的先上,所谓的同工同酬就是个笑话。
比较讽刺的是,这些国企(工程类企业为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会和在我国境内投资的跨国公司一样,设立法务部门对所在地法律进行背调,完全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还记得当年参与的一个南美项目,单单是法律尽调,就长达2年之久,而等项目正式开展后,公司一面压榨本国的员工,在国外疫情还很严重时,就逼着员工打好了尚未大规模应用的疫苗,丢去了国外;一面又小心翼翼得伺候着当地的员工,当地人预支下周的工资都不敢吱声,生怕一不小心被所在地政府堵了门。
所以,各位读者,如果你们受够了设计院的剥削,想去完全遵守劳动法的企业,首选还是外企,不管是外资的建筑事务所,还是合资的设备厂家,至少明面上,为了维护企业形象,他们舍得花这个钱来保证企业行为合规合法。
至于国企和私企,一个是土地主,行情好的时候遵守下劳动法,不好的时候就打着建设祖国的旗号,无偿加班,往死里剥削;另一个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榨干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就是他生来的本质。
最后,如果有应届生,想了解设计院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套路,可以戳下方卡片回复“劳动法”了解更多。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