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
家里的小表弟今年毕业,秋招的时候全力备战考研,没拿到什么像样的offer,结果研没考上,春招都过去了,也没找到一个像样的工作。
前几天,指导他毕设的老师给他推荐了一份去某设计院的工作,指导毕设时都没怎么用心的老师,把设计院说的天花乱坠,信誓旦旦的表示:
那可是设计院啊!高级知识分子才能去的地方,你本科就可以去,偷着乐吧!
还好现在的年轻人没那么容易被忽悠,小表弟找到了我,询问了我的意见。
在我看来,这位老师不是蠢就是坏!
现在学历贬值得厉害,相对好的设计院都会要求研究生学历起步,本科进入设计院,很吃亏!
前同事中就有一位小姑娘,浙大本科,毕业时在所谓的某领域大牛导师的安排下进入了某院。
工作了五六年,也没给解决正式员工编制,至今都是劳务派遣,二等公民。
她还算是幸运的,入职的设计院效益不错,到手收入还可以,但和同期的浙大同学相比,五六年后的差距越来越大。
至于那些被所谓的导师忽悠去小设计院的,未来发展就完全不可控了。
去年年底,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建筑坍塌事故,事故初步调查原因如下:
屋面钢结构设计存在重大错误,结构设计计算荷载取值与建筑构造做法不一致,钢梁按排架设计,未与混凝土结构进行整体计算分析;未按经施工图审查的设计图纸施工,将钢结构屋面构造中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改为50mm厚细石混凝土,且浇筑细石混凝土超厚,进一步增加了屋面荷载。因上述原因造成钢梁跨中拼接点高强螺栓滑丝、钢梁铰接支座锚栓剪切和拉弯破坏,导致11、12轴二榀屋面钢梁坍塌。
而结构和建筑专业之间出现如此重大失误的原因很简单,同一个项目的不同专业人员就不是一个设计院的!
建筑业寒冬下,底层设计院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小型设计院的牵头人一般在工程领域有一定关系,可以拿来项目。
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小设计院的负责人会将一些未配齐的专业再分包给私人工作室或者接私活的结构工程师。
各专业之间交流衔接并不顺畅,甚至结构和建筑拿到的项目资料都可能存在差异。
如果你是这家出事设计院中的建筑师,明明自己做的好好的,却因为外包的结构工程师拉胯,最后莫名其妙背了锅,作何感想?
最终金华这起坍塌事件涉事的设计院总工、设总还有专业主设人都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依法逮捕,三年起步,职业生涯宣告结束。
所以,小设计院的水太深,背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不排除有运气好的,拿到注册证后,年纪轻轻就挂名总工,一直不出事的,但我还是建议,小设计院,别去!
再说回考研。
我记得张雪峰老师的演讲中,有一段的大概意思如下:
当你毫无背景,从一个双非院校毕业,进入到某985学习深造,会有那么一名在自己领域做到顶尖的人手把手教你写论文、培养你的科研能力,并且在找工作时提供助力。
说的过于理想化了些,能够在工作上帮忙的,是极好的导师,至于手把手教你写论文的不多,逼着你通宵改英文的倒是不少。
但是!读研期间,你一定可以从你导师身上学到很多。
可以做到名校博导的老师,本身也是一路优秀过来的,你的导师大概率是你见过的身边最优秀的人。
所以,哪怕导师不指导你,跟在他屁股后面,你的眼界也好,综合能力也好,科研素养也好,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些是可以让你获益一生的财富。
而研究生毕业以后,更好的平台,更高的学历,也让你有更多的选择,不论是央企总部,还是选调从政,这些对于本科生而言极难做到的事,你都有机会去选。
以上,如果你今年本科毕业或是毕业不久,有继续考研的想法,就大胆去做吧!可千万别被糟老头子忽悠去小设计院了,不是亲生的才这么劝你!
-完-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干货分享
后台回复:转行,看看大佬们都去了何方;
后台回复:注册证,了解最新资质改革;
后台回复:设计院,了解设计院现状;
后台回复:东南,了解东南大佬的故事;
后台回复:工资,25万年薪设计院如何?
后台回复:降薪,了解设计院薪酬内幕;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来聊聊工科就业;
后台回复:劳动法,应届生求职避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