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人被尾随,大惊:谁?小伙子:借你一样宝贝!


工地上,一个工人敲着饭盆哼着小调去打饭。被一个人听到,觉的挺好听,赶紧把这个小调记录下来进行改编。几年后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旋律。这个人就是国家一级作曲家许镜清,西游记片头曲、片尾曲、女儿情等都是他作的。当年,杨洁导演为了给《西游记》配乐,先后换掉了七个作曲家,总是觉得差点那个意思。直到有一天,她听到了一首融入电贝斯电吉他的小调,激情而前卫的曲风,她确定这就是她一直想要的。

她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是谁写的,被告知是许镜清,但这人没有什么名气。杨洁导演说:“我要的不是名气,是音乐,他只要符合,我就用他。”就这样,许镜清开始给《西游记》配曲。进组后第一天,就碰到了难题,杨导要他先为《西游记》作片头曲。许镜清问:片头曲要什么样的风格?杨洁回答,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许镜清又问:画面怎么办?杨洁说,根据你的音乐来配。这看似没要求的要求,让许镜清犯了难,《西游记》上百个章节几十个故事情节,片头曲作为全剧意境的纲领。该怎么开头呢?许镜清想破了脑袋,还是毫无头绪。突然附近工地上开饭了,一个工人手拿饭盒,边走边有节奏的用筷子敲打着饭盒,嘴里还哼着调子,“噔噔蹬蹬……”强烈的金属节奏感,让许镜清灵光一现。瞬间思如泉涌,听着这个声音,许镜清一下子觉的这不正是孙悟空那种放荡不羁的感觉吗。于是,他赶紧拿起桌上的笔和纸,把他的灵感记下来,几经修改,经典的《西游记》片头曲就这样诞生了。然而,当这首曲子一出来,却遭到了很多专家的批评。因为这首曲子大胆运用了电音结合西洋乐器演奏,这在当时国内是不被认可的。很多人声称《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必须用中国传统乐器,怎能用国外的电音来表达。曲子不能釆用,写这首曲子的人也不可再用,他们强烈要求让许镜清离开剧组。就在伤心的许镜清准备离开时,杨洁导演却叫住了他,直接霸气回话:“我是导演,我说了算!”也正是在杨洁导演的坚持下,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这首“神来之笔”的配乐。这首曲子开了中国电视剧用电音音乐的先河,受到了无数人的喜欢。全曲没有一句歌词,却是无法超越的经典。2003年,网友给这首曲子取了《云宫迅音》的名字。

他配起音乐来,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天马行空。竖琴、木琴、吉他、八音盒……中西方乐器随他使用。他给猪八戒背媳妇配的是东北二人转的音乐;玉兔精下凡这一幕,他是照着印度歌曲《流浪者》里的音乐配的,而他本人连印度都没去过。在所有的歌曲之中,他最喜欢的是给女儿国国王配的《女儿情》。为了配好这段音乐,他回忆起自己的初恋。他的初恋是全校最美丽的女孩,带给了他永生难忘的美好回忆。于是他把初恋的柔情蜜意都写在了曲子里。86版《西游记》是许多人的青春记忆。从开播至今,已经重播了3000多次,经久不衰。每当“噔噔蹬蹬……咻”的音乐响起,唤醒了多少人心中那个难以磨灭的大圣梦。曲子成为了经典,但创作曲子的人却很少有人记得。1988年,许镜清谱曲的《敢问路在何方》获得首届中国十大金曲奖,可颁奖会竟然没人请他去。演唱者和作词人都被叫上台领奖,唯独许镜清无人问津,后来,还是朋友实在看不下去帮忙打电话问,主办方才补寄了一个奖杯给他。万众瞩目的荣耀到最后却是看门的大爷给他颁发的。《西游记》大火后,许镜清的音乐被人肆意使用。有的彩铃网站,利用他的作品,轻松赚取上千万。而作为原创作者的他,只收到8000块的版权费。手机彩铃下载前三的也是西游曲子,尤其是《猪八戒背媳妇》和《天竺少女》《女儿情》等都成了很多人下载的曲子。但有一个网站才给出两块七毛钱的版权费。而歌手蒋大为唱一首《敢问路在何方》,出场费就高达数万元。这时,有人就劝许镜清打官司,或许能要回来不少钱呢。而许镜清却说,算了,就当是给全国观众听一场演奏会吧。办一场演奏会,也是许老多年的愿望,是的,他想开一场专属于西游的演奏会。然而,开音乐会需要大笔的钱。无奈之下,他去找人投资,可是,老实的许镜清不懂,遇到了骗子,不仅梦想泡汤了,还花光了他仅有的十几万积蓄。许镜清,虽然有着国家一级作曲家的荣誉,却连开一场音乐会都是奢望。后来有一天,他把自己的微博名改成央视西游作曲。不曾想这一改让他很快获得了无数粉丝。他在微博上讲诉了自己想开演唱会的愿望,有粉丝提醒他可以众筹。果然,仅用了三天就筹到了190多万。后来又在国家交响乐团和朋友的帮助下,最后共筹了460多万,再垫上自己的30多万,音乐会终于得以开办。2016年12月4日、5日,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西游音乐会”,会场内座无虚席,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时,场内人们无不热泪盈眶。

此时,已经74岁的许老在后台泣不成声,17年的求索,数十年的坚守,终于圆梦。许镜清一生与音乐为伍,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曲子,却淡泊名利,只是一心一意地创作老百姓们喜爱的曲子。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艺术家许镜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