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转折点:湾湾港灿后继无人,未来尽在内地演员手中

  ■大家都说这座楼应该盖下去,因为有意思,有启发。但是我想说,不要以为这个贴能对文艺界的人有什么影响,他们会有什么反思。事实上,那些所谓的业内人看了这贴大多只会说:天真!站着说话不腰疼!干事的是我们,辛苦的是我们,你或者观众,都没资格对我们指指点点!
  
  已经成型的三观,怎么会因为一个贴子而轻易动摇呢?更不用说是为一个区区的贴子而放弃自己的利益了。所以,尽管我在这里抨击了“影评人”的无耻,但我百分百的肯定,他们会继续无耻下去的,不然怎么赚钱呢?
  
  所以这个贴子,真正能影响到是仔细看了这个贴子并且接受的观众,如果能影响到一两个“人傻钱多”的未来冤大头就了不起啦。
  
  刚刚看了BTV的节目,说国庆电影盈利,请了新影联的高军来点评。
  第一赚钱的是《山楂树》,因为成本低。如我之前所言,国庆之后《山楂树》的票房已经过了1.3亿,最后的1.5亿是应该可以达到的票房。
  第二赚钱的是《精武风云》,因为有成本分摊,国内的止损线是1.3亿-1.4亿,已经达到了,但也没什么可赚的。
  第三赚钱的是《狄仁杰》,国内2.5亿才止损,不会赔钱也赚不了什么钱,主要看海外收益有多少。
  第四亏钱的是《剑雨》,目前看来票房顶多6000万,肯定亏损。
  
  只要《剑雨》的杯具在《飞虎队》身上重演一次,吴白鸽在内地还有什么混头?
  ■音乐方面我的口味其实比较杂,什么都听一点,坦率来说我对国内和日韩的关注并不多。会关注到主要跟69事件有关,一群棒子粉丝发神经搞得我很诧异,所以我在CCH的贴子是从69事件说起的。
  
  我觉得文化是跟随时代不断往前发展的,流行音乐也是,百分百的复古还原是难以重复当年的受欢迎程度,因为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你必须不断加入新鲜的元素,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潮流,等时间洗涤过后,经久不衰的就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
  
  如何抓住时代的脉搏,最HOT的流行音乐的灵感究竟来自何处,我很遗憾我们的音乐人根本没认识,尽管他们才是专业的,我只是个门外汉。
  作者:翡翠仙林 回复日期:2010-10-15 01:09:03 
  
  -------------
  
  69看“棒流”那篇已经在此楼贴了,就是当中说到音乐的时候。都说了,LZ也是靠往日的存货才支撑到了现在……
  
  
  作者:海南之爱 回复日期:2010-10-15 01:05:27 
  -------------
  
  “还有《气喘吁吁》的导演绝对是在美国淘汰下来的烂渣,去美国领食品卷的废物垃圾,他要是达到好莱坞一般的水平,也不会做出一盘屎来,让人吃!”
  
  看看此导演的自我表白,你更有呕吐的冲动。
  
  客观地说,从编剧转型做导演的郑重的确很有野心。在这部90分钟的电影里,导演似乎想把他知道的所有社会问题都浓缩进去,以便向观众证明他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于是我们在电影里仿佛看到了一个精神病院,中国的外国的、老的少的,只要是电影里有名有姓的出场人物,几乎没有脑子正常的。金融诈骗、中年危机、少年迷茫、夫妻不和、父子代沟,如果再牵强附会点儿,还有文化差异等等。或许导演是想凭借此片直接进入大师的行列,因为除了东施效颦以外,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会把如此之多的现象、问题、批判、讽刺集中到一部电影中,并且把这部电影剪得纵横交错、一盘凌乱。没学会走就想要飞,也就难怪要在起步的时候就摔跟头了。
  
    不过,似乎导演还沉浸在处女作获得4000万票房的喜悦里。面对质疑,郑重表示,不是我不会拍电影,实在是观众不懂我的“艺术”: “我想让影片在精神境界的层面上更加自由地转换,而不必拘泥于故事的前因后果。”
  
    郑重解释说,因为不想一味地讨好观众,所以他在影片中保留了很多个人风格元素,在拍摄过程中却不肯放弃偏于小众的“实验性”,“我已经厌倦了一些传统电影修辞丰富的对白,任何对生活的臆想是经不起考验的。”于是在导演的坚持下,《气喘吁吁》就成了一部尴尬的四不像:看介绍像是个黑色喜剧,可是电影里除了昏暗的光线和蹩脚的笑料外实在少有“黑色”和“幽默”;影片开始的二十分钟堆积了大量的人物和线索,再加上众多特写镜头和散乱的剪辑,偶尔也会让人错把它当成一部悬疑片;只有那些忍足了一个半小时的观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是一部荒诞片。一部充斥着导演个人风格的实验电影却打着商业娱乐片的旗号冲进了兵家必争的暑期档,实在很荒诞。
  
  导演郑重简介: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毕业后赴美, 开始其艺术生涯, 先后辗转于芝加哥、纽约、洛杉矶, 从事小说、戏剧、影视的创作实践,先后导演多部舞台剧、MTV及广告。1998 年开始,在国内进行影视及文学创作。
  
  《大明宫词》的编剧

  “还有《气喘吁吁》的导演绝对是在美国淘汰下来的烂渣,去美国领食品卷的废物垃圾,他要是达到好莱坞一般的水平,也不会做出一盘屎来,让人吃!”
  
  由此人的自述看来,你的推测不中亦不远。
  
  郑重“导演”美国留学的光荣经历
  
    其实郑重在美国过得算不上太好。最初去念的学校没上多久,郑重就退学开始和朋友一起弄戏。在美国,这种以私人名义做的话剧门槛很低,想演就演,无非就是观众多少的问题。郑重他们的戏在马路边演过,也在入夜后餐馆的地下室演过,这样的“没剧场”话剧票房可想而知。为了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导演梦,郑重在美国打过很多工,比如骑着自行车送快递,比如在餐厅待客泊车,还曾经在家里的资助下开过服装厂,直到去了洛杉矶,郑重才算离自己的导演之梦更近了一步。
  
    到了洛杉矶,郑重开始有机会进入到好莱坞的片场工作,虽然无非是打杂跑腿之类的“碎催”工作,但是毕竟能学到东西。郑重在洛杉矶做过最“正式”的一份工作是在理查·基尔主演的一部电影里串了一个小角色,片名现在他都不记得了。回忆起当时在好莱坞摸爬滚打的日子,郑重最大的感受是“搓火”,“在好莱坞想要得到工作就得不断的去面试。我向来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在面试的时候我经常觉得对手都不如我,可是我也没有得到多少机会,感觉特别搓火。”频繁的面试和频繁的失败也不全是坏事,日后郑重回到国内,这段四处碰壁的经历反而给予了他闯荡的力量。
  
    在洛杉矶的一次中国电影展上,郑重的人生迎来了转机。经人介绍,他成为了李少红导演的翻译,曾视第五代为偶像的郑重对这份工作还很有几分激动。接触之下,郑重和李少红导演颇为投缘,很快成为好友。之后李少红导演回国,郑重继续在好莱坞折腾他的“导演梦”。为了给自己撰写的一个“大片” 剧本找投资,郑重回到了国内,开始和李少红的公司进行接触。此时李少红的《大明宫词》正在筹拍,剧本迟迟不能到位,郑重自告奋勇写剧本,结果和李少红一拍即合。本想只在国内待一个月的郑重就这样留了下来,全部家当都扔在了美国,再回去已经是三年之后。
  
  ■现在这回李少红导演和郑重导演是不是典型的“难兄难弟”关系。《气喘吁吁》的痛苦观影经历告诉我们:看中国电影果然还是要首先看导演,不要被什么明星大腕给骗了。多少人光看见葛优没看见这个鬼“郑重”而上了大当?
  
  最后奉送一个:《气喘吁吁》郑重导演,你滚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死吧!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1602471.shtml
  ■《山楂树》到了夏威夷,老谋子精神不错,窦骁SHOW英文很抢眼,冬雨妹妹还是适合穿鲜嫩的颜色啊,看着就青春。
  
  据电影局的副局长说目前《山楂树》的票房已近1.6亿,不知有没有作大了。如果《山楂树》不是上映的第一天就遭遇高清D版和网络下载,票房相信会更好,两亿也不是梦。这个背后黑手下得够毒,但是不管如何,这次国庆档大战,《山楂树》还是如张大嘴所说的坐在自行车上看别人在宝马里哭了。

像幅画似的~连老外记者也开起了“小情侣”的玩笑,可见中美人民的八卦共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