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转折点:湾湾港灿后继无人,未来尽在内地演员手中

  作者:毒蕈薰风 回复日期:2010-07-28 00:11:17
  
  -----------------
  
  我觉得这种剧情的安排本身就很匪夷所思,个人接受无能。
  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的心理,我会觉得是小说作者本人“自我世界和思想”的强烈投射。一种以自我为中心,沉溺于强烈的自悯自怜中。可能性格关系,闻到这种味道我就很厌恶。
  
  你个人的理解与我所说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冲突。
  
  
  ■张大嘴不明白,老谋子很明白。虽然他被《山楂树》感动了,但同时也很清楚地知道这片子有多俗套,多狗血,多韩剧,他不想做那样的片子,即使很卖钱,他想做一个有深度的艺术片。
  
  他开了十次会,最后还开了所谓的专家讨论会,十有八个专家反对,因为专家脸皮再厚也顶不住“白血病”。
  
  最后老谋子决定豁出去了,结果如何,《山楂树》上映才知道。
  
  坦白来说,《山楂树》虽然打着个“纯爱”旗帜,但目的一点不纯。原作小说太狗血,老谋子的改编目的……OK,我不是老谋子肚子里的蛔虫,我也要等人看了《山楂树》回来才知道——是如顾小白所说的老谋子要拍个艺术片,拐着弯子控诉文革让人心理变态加扭曲,比如我们那可爱的静秋姑娘跟老谋子一样都是文革的精神受害者。女同胞们啊~文革没有你们想像中那么美好啊~不是文革,静秋姑娘早跟她的老三王子双宿双飞去了,地主后代+高干子弟,这分明就是跨越阶级的伟大爱情。换言之,《山楂树》其实是个知青伤痕片。
  
  还是如老谋子所说的:“文革”都成历史了,还要让人沉重多久啊~《山楂树》写的是我们这代人的故事,在“文革”那样一个非常年代的一段比较纯美的感情,让人向往,我被那个故事感动了,就觉得可以拍一个典型的文艺片。这种纯真本身抹掉了政治和时代以后,是一种很典型的东西,跟我们以前看的文化大革命的类型不太一样。它恰巧是诞生在2000年以后的一个作品,它已经不是我们这代人传统的一个角度,是另一个角度看那段历史。 所以《山楂树》可能拍出来,也不完全是过去的《活着》或者是《我的父亲母亲》。
  
  如果拍成《我的父亲母亲》那样,老谋子肯定被首文界问候得很惨,精蝇肯定满天飞。为啥咧?
  
  《我的父亲母亲》,优美得像一首散文诗,正因为优美得像一首散文诗,所以几乎完全抹去了故事发生的年代。电影中,母亲的现实是黑白,回忆是彩色,这意味啥呢?
  
  于是首文界暴怒了。

  ■总结:《山楂树》本来可以做成个狗血爱情片,成为内地中等投资纯爱片的一个经典案例,但因为老谋子的“艺术追求”,出现了不可知的变数。
  
  如果是知青伤痕艺术片,我还真没啥兴趣。看着大银幕静秋姑娘用那怯生生的眼神演绎着老谋子为之共鸣的心路历程,我怕我会制止不了自己面部的极度扭曲,吓到旁边的花花草草就罪过了。
  
  如果真是部狗血爱情商业片,那我就太有兴趣了。
  
  看来我的思想,也是扭曲滴~
  ■...这里不是贴图楼,也不是小说楼,能不能贴一段,加个链接就罢手?
  作者:腥风血雨何时休 回复日期:2010-07-28 02:30:37
  ■...这里不是贴图楼,也不是小说楼,能不能贴一段,加个链接就罢手?
  ■...这里不是贴图楼,也不是小说楼,能不能贴一段,加个链接就罢手?
  ■...这里不是贴图楼,也不是小说楼,能不能贴一段,加个链接就罢手?
  ■...这里不是贴图楼,也不是小说楼,能不能贴一段,加个链接就罢手?
  ■...这里不是贴图楼,也不是小说楼,能不能贴一段,加个链接就罢手?
  苛求母亲任何条件之下绝对平等的爱,忽略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碗水端平的事,这不是典型中二病是什么。整个故事不是一个小女孩的思考,而是小说作者个人思想的一个投射,我可不认同这种思想。何况作者正用着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意图让读者去认同这种思想,我就更不认同。
  
  剥去地震这个背景和母亲在灾难面前作出的选择,其实就是一个女孩子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像天涯这种的地方,不时就会有类似的感情控诉。这种感情控诉有部分人理解同情,大多人无视。
  
  我觉得典型的中国人,绝对不是你最爱的人放弃了你就绝望的那类人,而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好好活下去的中国人。就以张静初为例,她跟顾长卫那点事,当年闹得满城风雨,最后顾长卫还是回老婆身边,她有没有要生要死?
  
  所以我说,张静初演不出。
  ■冯小刚对《余震》的改编非常大,也非常聪明,深谙中国人的心理。小说是从女儿的角度出发的,电影里大大地加重了母亲的戏份,这样就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母亲和亲情纠缠上,最大程度地忽略了“女儿”本身的毛病和作出的一系列选择违背中国人常理,模糊了这种情感纠缠起源的争议性和观众的认同度。
  
  很多观众光顾着“感动”,都没有考虑到故事的合理性问题。
  
  张静初的不出彩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
  
  至于《山楂树》原作,顾小白看来同时毛病多,因为它也是从女性心理角度出发写的一个小说,充满了大量心理描写。文字看着还好,转变成电影就很让人头疼。
  
  《余震》和《山楂树》都属一种女性情感小说,注重作者本人情感的抒发,充满了女性的自悯自怜,“有病呻吟”,完全不和我个人的口味。
  作者:牛V_V牛 回复日期:2010-07-28 10:18:13
  
  -------------
  
  整个故事不是一个小女孩的思考,而是小说作者个人思想的一个投射,我可不认同这种思想。何况作者正用着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意图让读者去认同这种思想,我就更不认同。
    
  剥去地震这个背景和母亲在灾难面前作出的选择,其实就是一个女孩子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像天涯这种地方,不时就会有类似的感情控诉。这种感情控诉有部分人理解同情,大多人无视。
    
  《余震》和《山楂树》都属一种女性情感小说,注重作者本人情感的抒发,充满了女性的自悯自怜,“有病呻吟”,完全不和我个人的口味。
  我个人对这种女性心理没什么认同度。
  
  这种作品着力点在“情感”而不在“故事”上,情感强而故事弱,所以最后电影肯定会变成一部“家庭伦理片”。
  
  
  作者:葫芦咪 回复日期:2010-07-28 10:38:18
  
  ---------------
  
  哎呀,你对《山楂树》这个“玛丽苏”分析我相当认同。
  
  “有趣的是,中国的历史太迷人,社会太广阔,这种简单小白的东西放到中国大陆,总有一个宏大悲壮的历史背景。”——简直要击掌了。老谋子对《山楂树》的改编最初就是带有这种想法。加入历史,加入深度。
  
  “玛丽苏控更喜欢时尚美丽的场景,怨念WG的觉得太温馨,怀旧的也许不想掏钱,知青觉得那都过去了。”——《山楂树》的场景绝对美丽,老谋子的摄影一等一。
  
  不要被女主角开场的肥大蓝布衣骗了,其中有一场戏是在渡口,女主角穿着俏丽的裙子站在河边,你没看错,确实是“裙子”。
  
  围绕着这条“裙子”,指不定到时又腥风雪雨一番,引发一场“当年允不允许穿裙子”的争论,然后老谋子是否借着这条裙子又去美化了文革。
  
  这个片子主要吸引的观众应该是中老年观众和女性观众。
  作者:葫芦咪 回复日期:2010-07-28 10:52:48
  
  ---------------
  
  好吧,你这段话我也认同。
  
  可是中国,我觉得即使发展成一个完全的现代化社会,人际关系也不会变成那样独立分割封闭的类型。中国人包容度高,喜欢扎堆儿,话说开了就过去了,特别执念的人很少。
  ——中国人的情感毕竟不同西方的情感。
  
  另外对“女儿”那种心理的认同,我觉得有部分是来自于中国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心长大,希望是母亲眼里的唯一。让他们去想如果有兄弟姐妹,母亲可能选择的是他们而不是自己,心理难以接受。
  
  这种想法,我觉得比西方那种有包容性收养家庭,显然就是落于自私了,不要以为人家就没有“大爱”了,不提倡“大爱”。小刚同志抱怨《唐山》在海外的冷遇,可不只是一个PLA问题。
  
  别人愿意接受的,总是比自己先进的文化。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