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点|体教融合专题



关注精彩内容,要先点击这里哦~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次提出的“体教融合”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旨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与之前的“体教结合”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点。这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重点掌握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概念、目标、背景、意义以及体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毛毛解读

热点综述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概念:
体教融合简单来说就是广义的青少年体育和狭义的青少年体育相互融合。广义的是指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学校体育;狭义的是指为培养竞技运动员所做的、围绕一部分青少年、带有专业或强化性质的训练和比赛,面向的是少数人。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和背景:
新时期提出的“体教融合”立足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旨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民族发展的痛点和难点。
新时代体教融合过程中的问题:
1、 狭隘的教育观念制约着“体教融合”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长、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而忽略了体育,导致升学压力有增无减,学生体育锻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每天锻炼一小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倡导性口号,难以落实。
2、 人才培养渠道不畅通、保障体系不完善
尚未建立健全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组成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缺乏体育特长生的升学保障政策。此外,退役运动的退役后的再就业和职业后遗症尚未解决,导致体育人才培养渠道不畅通。
3、 体育教育部门存在行政壁垒
体育和教育部门在体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尚未形成体育和教育部门联动的体育教育机制。运动员培养是体育部门的事,学校体育只剩下增强体质的单一目标,高水平运动员来源比较单一。
4、 “体教融合”运行机制不完善
缺乏“体教融合”运行机制,来保障实现“体教融合”增强体质、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的目标。
5、 学校体育工作尚待加强
(1) 缺乏场地设施、师资和资金,无法保障青少年学生的校内体育活动。
(2) 体育课程和竞赛体系尚待建构和完善,未能形成教、学、赛培养体系。
(3) 学生体质健康监督评价机制尚待完善,无法保证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
解决路径: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大教育
(1) 将综合体质指标和体育素质能力评估纳入升学测评内容,引起家庭、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人的重视。
(2)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与价值,让学校和家庭全面感受体育发展的成果。
2、 转变部门职能、破除行政壁垒
(1) 教育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发挥指导、监督、协调的宏观作用。
(2) 加强学生体育协会自身建设,确保组织结构合理、完善,自我运行。
3、 转变管理机制,建构完善“体教融合”运行机制
4、 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保障体系
(1) 研究制定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为愿意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学生提升升学通道,解除后顾之忧。
(2) 鼓励各地建立健全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组成的“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
5、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1)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
(2) 将体育科目纳入中高考计分科目,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3) 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4) 健全学校体育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和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估、  指导和监督。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发展策略: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①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
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和运动等级标准。
④健全学校体育相关法律体系,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评估、指导和监督。
⑤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⑥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2、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①教育、体育部门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建立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县、市、省、国家)的四级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
②以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运动项目为引领,加快推动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充分发挥单项协会的专业性、权威性。
3、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①教育部门支持优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给予相应政策支撑,并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相应工作计划。
②实施体育项目技能培训,并组织力量提供专业体育训练和指导,提高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水平。
③教育部门要完善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相关政策,在不降低学业标准要求、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优秀运动员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深化体校改革
①推进各级各类体校改革,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配备复合型教练员保障团队,以适当形式与当地中小学校合作,为其提供场地设施、教学服务、师资力量等。
5、规范社会体育组织
①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建立衔接有序的社会体育俱乐部竞赛、训练和培训体系,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在场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②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为学校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体育运动技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缺少体育师资的中小学校提供体育教学和教练服务。
6、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
①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制定体校等体育系统教师、教练员到中小学校任教制度和中小学校文化课教师到体校任教制度。
②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训,增强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爱群,吕万刚,漆昌柱,简德平,王相飞.理念·方法·路径:体教融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学术研讨会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7):5-12.
[2]《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上期思考题解析
 试述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思路解析:
第一步:抓关键词。若出现专有名词,答题时,需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本题题目中的关键词为“冰雪产业”。
第二步:审题,确定题目考查内容。通过关键词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这道题目在考查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路径。
第三步:联想课本所学内容及课外知识点,进行分点做答。这道题目,属于时政热点题目。在复习课本的过程中可能没有见到过,但不要慌。我们虽然平时没有接触过冰雪产业,但我们总在课本上学过体育产业的困境和六项重点任务吧。把冰雪产业往里套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碰到陌生的题目,不要着急,去想想看有没有和书本相关联的点,然后去回答这道题目。首先,我们联想到课本第九章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赛事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冰雪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小;体育服务业规模较小等。那同样,冰雪产业也有这些问题。其次,再联想到体育产业的六项重点任务: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拓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推进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我们再回答冰雪产业发展的路径时,是不是也可以按照着去写。当然啦!可以把体育产业的角度整理成模版,碰到这种题目就可以往里套!
声明:本思路仅供参考
热点学习完了,快来跟我一起做题吧~

声明: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转载出处,抄袭必究!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ERO的上体日记
新浪微博|@努力的小毛呀

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