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段子看马屁的境界
  二 基础篇:含屁值高
  三 进阶篇:含肉量高
  四 高级篇:含金值高
  (二)能做别人极不情愿做的
  (三)夸的是别人内心真实期待的,而不是已有的
  五 终极篇:含心值高
  和珅:和珅入仕初期,是乾隆身边的一个三等侍卫。有一天,大臣向乾隆奏报有要犯逃脱,乾隆突然来了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当时在场侍卫无一能解,只有和珅回答道“典守者不能辞其责”,意思这是看守者的过错,从此乾隆对和珅另眼相看,开启了其平步青云的仕途。从这一故事可知,和珅最初发迹,靠的就是能够读懂乾隆的心思。后来和珅与乾隆相处日久,这种“读心术”修炼得愈加炉火纯青。
  一、棋盘人生
  (二)失态
  (三)机智
  (四)审时
  (五)淡定
  (六)唯美
  (七)和谐
  (八)大局
  (九)无妙手 
  (十)空境
  二、杯酒乾坤
  (一)碰杯的玄机
  (二)酒的妙用
  2、好办事
  3、出灵感
  (三)酒的反面
  3、《明语林卷十三》:陈继方喜欢喝酒,每次写诗一定要喝醉了才能顺畅的写出来。一天他想和一美女共赴巫山,那女子为难老陈说,你写诗100首就行。陈拼命写诗。写到六十首,累死了。
  (四)酒道
  2、有一个局长分鱼的段子可以初步反映酒桌文化。局长先把鱼的眼珠分给两个副局长,这叫高看一眼。希望两个副局长今后一如既往地配合工作;鱼骨头给了财务科的科长,这叫中流砥柱,因为你是骨干;鱼尾巴给了自己的办公室主任,给他说这叫委以重任;肚子给了策划部的主任,说这叫推心置腹。鱼的鳍给了行政部的主任说这叫展翅高飞,把鱼的嘴给了小蜜,这叫唇齿相依。这个时候只剩下一堆鱼肉了,局长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最后的烂摊子还得我本人亲自收拾,谁让我是局长呢。
  (五)酒趣:
  @追梦人19801983 2022-10-08 15:32:29 
  @内道外儒一山人 2022-10-08 15:37:14 
  3、宋人苏舜钦搞出不少奇葩名堂,比如“鬼饮”,夜不点灯,在黑屋里摸索着喝酒,像鬼一样;“了饮”是末日之饮,一边喝酒一边唱挽歌一边大哭;“鳖饮”把自己裹在席子里,把脑袋伸出来喝一口,再缩回去,如此反复,像乌龟一样;最奇葩的是“鹤饮”,在树旁边喝,每喝一杯酒就爬上树,直到醉的爬不上……
  @ty_144713752 2022-10-08 15:55:01 
  5、北宋名将党进嗜酒如命,常常误事。一日喝醉了出营门瞎溜达,一边歪走,一边嘟囔:“今天的天不正啊!”跟着的小校撇撇嘴:“小人这边看,天倒是正得很。”
  如果能跟完本帖,您会发现本贴不是一千个历史段子的简单堆砌,如果单单放上一千个历史故事,那会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这个帖子里面的一千个故事,是楼主积累的5000多个历史段子里面挑选出来的。
  如果能追完本帖,会发现他主要论述的是一个观点,就是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观点,但是由于一些人存在观点固化的问题,会对人生中的很多看不开、看不透,这时候就有必要脱拓展自己的三观。
  拓展三观会有很多种方法,本帖就是想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加以拓展,前些年心灵鸡汤、励志类的书籍很多,也很不错,但是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故事本身是假的,说服力不够,有的甚至是为了讲道理而去编故事,真实性和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而历史故事绝大多数都是真实发生的,说服力要强的多
  1000个历史故事要描述的人生问题,会是方方面面的,有人性的、有情感的、有情绪的、有心理问题的、有教育的、有历史启示的,等等,这些都将在未来呈上,也期待大家的关注、推荐,能让更多的人因此受益,哪怕是一点点的,楼主也会很欣慰!
  7、刘伶爱美酒,常一人一车一酒,其后一仆从,扬言道,如果自己醉死了,就把自己给埋了。酒后常在房里裸体,有人讥笑,刘伶却回复,自己是把天地当成了房子,把房屋当成了裤子,你跑我裤子里干嘛。
  (六)戒酒难:
  1、找挡箭牌:胡适好酒,但年轻时曾饮酒误事,后又患有心脏病,后来每次喝多了就从怀中掏出一枚戒指请大家看,戒指上刻着两个字:戒酉。原来这两个字是夫人江冬秀为劝丈夫戒酒亲自刻上去的。江文化水平低,将“戒酒”误刻成“戒酉”。大家看了,便不再为难胡适。
  安禄山更牛,唐玄宗知道他干儿子仇口众多,恐趁着酒宴趁机鸩杀。他治国无道,护子却有术,赏赐一块金牌子系在安禄山的手臂上。以后有王公召开酒宴,邀请安禄山参加,要在酒席上灌醉安禄山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安禄山秀出“金牌”装逼:“准敕断酒。”掌握三地的节度使,贵妃干儿子,连应酬都不需参加酒局。
  2、南宋宁宗赵扩。赵扩身体羸弱,于是让太监举两块牌子,一面是少喝酒,怕吐;一面是少吃生冷,怕肚痛。
  3、温州知府何文渊和虞原璩相互仰慕,一日,何文渊深夜造访,虞惊讶又兴奋,披衣出门迎之。在码头,何曰:“此地不易到!”虞应声道:“此客不易来。”怕饮酒影响聊天,当即寻醋代酒,相谈极欢,被后人誉为“何虞醋交”。
  三 茶的禅意
  (一)茶和查
  2此是陆羽茶 积公是陆羽的师傅,常对唐朝皇帝李豫说,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旁人煎的就觉淡而无味了。”皇帝听罢不相信,找了几个人冒充陆羽都被识破,有一天喝完茶,放下茶碗后,走出书房,连喊陆羽何在?”,皇帝忙问“你怎么知道陆羽来了呢?”积公答道:“我刚才饮的茶,只有他才能煎得出来。”
  3 三峡水 苏东坡被贬去湖北黄州,临走,王安石托他回京时带一些长江中峡水回来泡茶喝。三年后,苏东坡回京城,结果只顾瞧两岸风光,船过了中峡,才想起取水的事,掉头已来不及,就想拿下游的水充数。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下他一起试新茶,茶泡好,王安石给自己和苏东坡各倒了一杯,他端起茶喝了一口,发现味道不对,问:“这水是下峡水,可不是中峡水。”苏东坡大惊,赶紧实话实说。王安石告诉他: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
  4、三献茶 丰成秀吉外出打猎,口渴至寺,想讨一碗茶喝,15岁的石田佐吉先献上一杯凉茶,再来半碗温热的茶,最后献上一小碗刚刚沏好的热茶,秀吉便问为何如此”佐吉答:“将军进门后满头大汗,热茶,不仅不解渴,还会觉得茶太烫,便给您了一碗凉水解渴,解渴后便应该以身体为重,便给您不算太热的茶,见您已经逐步适应,才敢把刚沏好的上茶奉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