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代工居多,缺少全球知名品牌,形势严峻,前景并不乐观



用3D看世界,让自动化更简单,请关注CAD2D3D,每日更新!
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随处可见,但属于中国品牌的产品寥寥无几。
刚刚在车间里看到一台安川机器人,机器人控制柜上贴着一个很明显的“中国制造”标签,但我们都知道这台机器人是日本的,没人会说安川机器人是中国的,类似的情形数不胜数。

我不知道怎么定义“中国制造”这个词,从实际情况来看,只要是在中国组装出厂的,好像都要贴上“中国制造”,出口到国外的都要贴上“Made in China”,当然也有例外,像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就没有贴“中国制造”,iPhone手机背面贴的是“加州设计 中国组装”。其实我们都被这个词麻痹了,导致很多人认为贴上“中国制造”这个标签,就代表这个产品是中国的,事实上,这些产品都是在华外企制造的,国内基本上都是来料加工模式,我们只要提供廉价劳动力即可,毫无技术可言。
国内外企虽然很多,但大多都是低端制造业,另外就是只设销售和服务,核心产品和技术不会放在国内,比如日本FANUC机器人,在中国只设立了销售和售后,所有机器人都是日本原装进口。
我们确实生产了很多产品,“世界工厂”的称号也是名副其实,但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采购、制造、销售、售后,而我们只参与了制造环节,而且大多只是组装工序,没有能力掌控全产业链,没有定价权,因此造就了现在这个局面,就是人家吃肉我们只能喝汤。
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是否强大,其实很好判断,哪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多,哪个国家的知名品牌多,就说明哪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比如提到口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美国3M和霍尼韦尔,提到机床,想到就是日本FANUC和山崎马扎克,提起电子产品,想到就是韩国三星。
搞自动化也很多年了,感觉国内这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并没有多少提升,跟国外大公司的差距并没有显著缩小,形势还是非常严峻,不知道其他行业怎么样。
制造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纵观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制造业都非常强大,火箭上天,航母前行,蛟龙下海,哪一个离得开制造业,我们要做的就是抛弃粗制滥造,转而追求精益求精,提高产品质量,让更多的中国品牌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等到哪一天,有人再提起口罩,首先想起的是中国的企业,那就说明我们的制造业真的强大了。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注重技术,走向独立研发,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相信假以时日,越来越多的产品不光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还要贴上“中国品牌”的标签。
更多工业自动化的知识和教程,请参见官网 CAD2D3D.com
超级福利:
将此文分享转发到朋友圈,集齐5个赞之后,将朋友圈截图通过公众号CAD2D3D发给小编,即送教材《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自动化生产线方案设计大师》。
本教材全文共2.1万字,总计93页,主要包含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概述、浇铸生产线方案设计、锻造生产线方案设计、机加工生产线方案设计、物流仓储以及各种自动化专机等,详细介绍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的方案设计 思路和方法。
评论处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