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呀?”吕后问道。“是我,老审。”吕后闻言赶紧打开门,将审食其给迎了进去。
“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让你去除掉功臣集团吗?”吕后谨慎地望了望门外,赶紧把房门紧闭。
审食其作揖,回答道:“太后,功臣集团万万杀不得啊!您赶紧发丧吧,不然那些大臣和武将恐怕会反扑!”
接着,审食其如实禀告,他这两天见了谋士郦商,郦商警告他,功臣集团都是跟着高祖刘邦,一路血拼过来的。
他们如果知道吕后要对他们赶尽杀绝,一定会奋力反抗,到时吕后和她的儿子汉惠帝,都会性命不保。
吕后听完审食其的解释,愣了几秒,随即发话:“罢了,罢了,快发丧,安葬先帝吧!”
几天前,刘邦刚咽气,吕后就找到宠臣审食其,和他商量杀诸位功臣,为自己儿子刘盈即位铺路。
还好审食其留了个心眼,觉得这件事不妥,才向谋士郦商求助。
刘邦葬礼结束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但刘盈生性懦弱,朝廷权柄一半拿捏在母亲吕后手里。
吕后虽然是女儿身,但因为她特殊的经历,在朝堂一直有话语权。为了加强自己对政事的控制,她把近臣审食其安排到了左丞相的位置。
左丞相的官阶仅次于右丞相,可见审食其深得吕后信任。
可有一天,审食其突然被汉惠帝压入大牢,准备诛杀。
消息传到吕后那儿,吕后却说:“我实在惭愧,没脸向儿子去求情。”
审食其在牢里一筹莫展,直到突然有一天,汉惠帝下令将他无罪释放。
原来,汉惠帝的男宠闳孺求情,汉惠帝给男宠一个面子,才放了审食其。
而闳孺之所以愿意这样做,是因为审食其的一个朋友朱建,对闳孺说:“如果皇帝今天杀审食其,明天吕后就会杀你!”
闳孺吓得不轻,才听了朱建的建议,向汉惠帝求情。
审食其总算被放出来,他当初为什么会突然被抓呢?
这件事,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但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因有人向汉惠帝告状,说审食其和吕后有染。所以汉惠帝怒不可遏,将审食其抓起来。
然而我并不认同这个说法。
吕后和审食其的确很亲密,但他们的亲密不是那种暧昧之情,而更像是政治盟友的关系。
首先,吕后和审食其有过命的交情,这是他们关系亲密的底线。
审食其是刘邦亲自找的管家。早年刘邦刚开始反秦大业,家里需要一个男青年照顾,他就找到了审食其。
审食其也非常尽职,尽心照顾好吕后和她的两个孩子,以及刘太公。
刘邦和项羽打得如火如荼时,项羽把吕后、刘太公和审食其,一起抓去当人质。
这中间整整2年零4个月,审食其和吕后互相扶持,一起面对随时可能丧命的风险。
有了这样过命的交情,吕后信任审食其,是人之常情。
其次,审食其实力弱,没有吕后,就没有他的官位。
审食其对刘邦最大的功绩,就是耐心照顾他的家人。刘邦登基后,封审食其为辟阳侯,但他的官阶也最多到这里了。
如果没有吕后和他特殊的关系,凭借审食其的个人能力,是不可能官至左丞相。
在汉初,最多的就是人才,审食其实在排不上号。
最后,吕后从审食其身上,得到最多的是精神慰藉。
吕后从一个纯良的少妇,变成一个刚毅的女强人,离不开丈夫刘邦对他的疏离。
从刘邦创业开始,吕后与他分离了7年。随后,虽然吕后回到了刘邦身边,但刘邦基本都在外打仗,身边带的也是戚夫人。
久而久之,吕后和刘邦的感情越来越淡,两人的相处也更像君臣而不是夫妻。
随后,刘邦登基成为皇帝,吕后对待刘邦更加谨言慎行,这时常让她倍感压力。
而审食其的存在,恰好能消减她的紧张感。一个女人对待男闺蜜,是可以放松的,但对情人,就会有些敏感。
综上,我认为审食其和吕后,是一种患难见真情的政治盟友关系,而非私通有染。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