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关注和分享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
本文是工程师制作座椅发泡数据所需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简单介绍发泡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往过往项目发泡数据制作的经验,分享发泡数据制作的思路和注意事项。
一、发泡简介
1
什么是发泡
汽车座椅的泡沫制造实际上是将聚醚,异氰酸酯,如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Diisocyanate,简称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ethylenediphenylDiisocyanate,简称MDI)之类的以及水和添加剂混合后反应生成的。其中,水和异氰酸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聚脲,聚醚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了聚氨酯,而所有的这些混合之后像发面一样的形成泡沫。
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模具使得泡沫发起后形成需要的形状,称之为反应模塑。之后就是后期处理,这个过程较为简单,就是将它放在自由状态下进行熟化。
因为泡沫是一种粘弹性物质,它的特性会随着时间、速度而产生变化,因此一般会把它静止8到24个小时,让它的硬度稳定之后,再拿到总装工厂去包覆,这就是一个座椅泡沫的生产过程。
2
发泡材料TDI与MDI的应用范围与区别
TDI、MDI的选择是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来确定的,拿客户来举例,北美的客户,以前主要使用的是纯TDI,现在有些公司开始转用TM8020;日本倾向采用的是TDI,而欧洲用的则是MDI。而中国的客户则是非常多元的,有TM8020、MDI、和MT( TDI混在MDI里面)。
MDI与TDI的区别
MDI能够提高泡沫的耐湿热老化性,耐久度,但反应活性比TDI高,因此MDI用于泡沫生产的时候密度比较高。现在欧系车一般密度要求都会在60kg/m3以上。
TDI泡沫弹性较好,一般可以做到密度35kg/m3,最低据悉是28 kg/m3的密度,但28的时候物理性能是个挑战。这样在同样硬度时,TDI可以做到更低密度,从成本上能够节约很多。但是TDI因为蒸气压较高,气味大,挥发毒性较MDI高,在生产中,需要更多关注对员工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二、发泡A表面设计步骤
泡沫A表面的几处定义
下面用STO和骨架设计发泡(以靠背为例进行介绍)
1
发泡A表面设计步骤
①:景中设计 (关注蒙皮及复合层厚度)
②:沟中心面设计 (关注打钉/粘扣位置设定)
③:侧面设计 (关注蒙皮及复合层厚度)
④:侧翼设计 (关注包覆后效果,局部设定需超出CAS)
⑤:顶面设计 (关注与头枕导套配合)
⑥:底面设计 (关注与座垫发泡干涉量)
⑦:背面设计
⑧:将以上所得到的各面修剪后缝合一体(形成Volume生成实体)
沟槽实体设计
①将沟槽中心面生成实体
②预埋钢丝作出凸台
③倒角处理
发泡靠背A表面实体设计
①将以前得到的Volume生成实体
②生成的实体与沟槽实体布尔运算
③倒角处理
靠背发泡B表面实体设计
①骨架数据
②根据骨架数据做多个实体进行布尔运算,得到需包容骨架的实体
③倒角处理
靠背发泡实体
①A表面实体B表面实体布尔运算
②实体倒角处理
③镜像完成泡沫实体主体设计
④修整达到开模状态(刻印标识、件名件号等)
2
发泡设计中的一些准则
沟槽的一些标准
沟槽在芯部和侧翼两侧高度差小于10mm
关于泡沫表面一些圆角的规定
对于一些没有功能要求的圆角一般要求做成最小为R3
文中观点仅供学习交流,若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qcnws01 ▕ 撩拨小编:qcnws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