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导演心梗去世,留下未满月龙凤胎 | “心梗”从来不在乎你的年龄


2月9日据台媒报道知名导演明金成突然猝逝!享年52岁,据悉,明金成1月份才升级当父母,结婚6年的妻子为他产下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没想到孩子才20天,他却已不在人世。


据报道,明金成昨天(8号)晚上正在月子中心照顾妻儿,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但遗憾的是并未抢救成功。他最终撒手人寰,留下妻儿独自离开。
台媒指,明金成去世后警方经过检验已经排除他杀嫌疑,而死因疑似身体方面疾病导致心肌梗塞。
2020年5月27日曾在《乡村爱情》中出演技术员一角的演员刘宇因突发心梗在其沈阳家中去世,刘宇平常身体健康,年仅38岁。
2019年12月5日,演员杨洪武因突发心梗离世,年仅58岁。
2019年11月6日,演员程思寒因心梗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
2016年10月6日,春雨医生“70后”创始人张锐因心梗去世,享年42岁。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仅3万获得及时救治,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
过去,一提心肌梗死,大家都认为是“老年病”,而近几年心肌梗塞正逐渐向年轻群体扩散。专家表示,与老年人心梗相比,年轻人发病更具特色,且更易致命。
什么样的年轻人是心梗的高发人群?心梗救治黄金时间?

男性比女性多
虽然目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有一定差异,但青年心梗患者中男性大致占80%。这主要与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有关。
青年男性往往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这可能也是诱发心梗的主要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更年期后,雌激素对女性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因此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需提高警惕。
危险生活因素多
老人生活相对规律,退休后大多没有工作压力,他们的心梗多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运动不足等有关。而青年人的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易诱发心梗。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连续几天睡眠严重不足的心梗患者。另外,大量吸烟酗酒也是青年人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先兆表现常被忽视
先兆表现常被忽视。老人往往更关注身体变化,出现异常多考虑是疾病引起的,会到医院就诊。
有慢性病的老人,定期复查时也有机会发现疾病征兆,及时处理。但青年人多认为自己的身体好,有点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即使出现胸痛、胸闷等表现,也常被忽视。
青年人应保持好的心态,既不能太敏感,有点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得了大病,引起焦虑;也不能轻易放过,错过最佳诊治时机。
正确的做法是:
了解和心梗等疾病有关的知识,出现典型心梗症状时不要惊慌,及时到医院就诊;
心梗高危人群可咨询医生后,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
重视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必要时遵医嘱服药治疗。
猝死率较高
青年人身体的脏器功能较好,按照一般生理规律,他们的心梗发病率应该比老人低。但由于患者甚至一部分医生的重视不够,没有早期发现和预防,很多青年心梗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相当严重。这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没有“适应”心肌缺血的过程。经历了血管老化,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
他们在平时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身体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了这种情况。青年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高。
二是运动时易发生心梗。现在很多青年人喜爱体育锻炼,尤其是跑马拉松、打篮球等剧烈运动,这可能造成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梗。
青年人发生心梗,不仅严重损害健康,还会影响家庭幸福,因此,更要做好预防。尤其是秋冬季天气寒冷,心肌耗氧量增加,影响循环功能,肉和油脂的摄入也会增加,这些都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
建议青年人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不要透支体力,也不要暴饮暴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好心态,能很大程度上预防心梗。

心梗救治黄金时间
心肌的坏死是不可逆的。几乎每一位心内科医生都会反复强调这句话。心梗发生后,坏死的心肌会失去收缩能力,这块肌肉将永远不再跳动,心肌坏死的面积越大,患者的预后也就越糟糕。因此,在临床抢救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尚云鹏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堆病人资料,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他们的到院时间、做心电图时间及医生会诊时间、手术时间——心梗病人的抢救有套细致、规范的流程:病人到院10分钟内要做好心电图和抽血,心内科医生尽量在10分钟内赶到急诊室会诊,90分钟内要完成介入手术、打通血管——这能确保手术达到最好效果。
据统计,在我国,从心梗患者抵达医院到做手术,平均用时50分钟,但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只是十几分钟,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并非技术原因,而是与家属或患者的沟通,这一状况,在年轻的心梗患者中尤为突出。
对于年轻人来说,预防心梗的到来,是困难的——血管内的斑块与狭窄,心电图和彩超通常无法识别,只能通过心脏冠脉CT才能明确,常规体检中,往往不会包含这一项。更多时候,他们看起来无比健康。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发病时,也无法接受自己已经心梗的现实。
另外研究显示约1/4的患者不是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从而延误抢救时机。另有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有近一半是自行到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约1/4的患者通过呼叫急救车到达医院,而患者自己送医有很多弊端:
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很可能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而打急救电话后,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运送病人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
很多人不了解医院情况,第一时间赶去的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延误救治。马上拨打120的意义在于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赢得救命时间。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90%的心梗可以预防。霍勇说,目前看来,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糖代谢异常、肥胖、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都会提高心梗风险。上述人群应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积极预防心梗的发生。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