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疫情,这九类人群咋防护?攻略来了



秋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当前,各地仍有散发疫情,对于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快递员、上班族等人群来说,应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01
儿童
l 居家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
l 孩子生病后如果精神状态稳定,家长做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即可。
l 如果连续发热超过三天、持续高热、频繁咳嗽或呕吐,甚至出现包块、频繁腹泻、脓血便、尿量减少、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l 到医院就诊,家长和孩子都要戴好口罩,手不要乱触摸,保持手卫生。到家后,第一时间脱下外套和鞋子,认真洗手。

02
孕产妇
l 出门、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到医院就诊时戴N95口罩,少去人员聚集场所。
l 居家或在办公室时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出回来勤洗手。
l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要加强自我保护。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l 如遇封闭隔离无法按时就诊,要和自己的助产机构及时联系。就诊属常规体检的,可以更改时间;如属紧急就诊,可与社区及时沟通,通过特殊通道就诊。

03
慢性病人群
l 需长期服药的老人应遵医嘱,不可擅自停药,可就近就医开药。
l 有慢性肺病、心脏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口罩。
l 心血管病患者要重点控制基础病。糖尿病患者要避免血糖紊乱。

04
老年人
l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
l 养老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老年人被感染。
l 老年人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这些防护措施。
l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尽快完成加强免疫。

05
医务人员
l 合理安排医疗服务,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均严格规范执行感染防控措施,正确选用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l 医疗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对本机构医务人员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做好医务人员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
l 根据疫情防控形式和临床救治实际,动态优化和调整医务人员编组、医疗力量配备与工作班次安排。强化住院病区管理。

06
前往医院就诊人员
l 提前预约挂号,减少停留时间。
l 就医期间全程戴口罩。规范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
l 减少触摸公共设施和物品。及时洗手和手消毒。

07
快递员
l 提倡无接触投递模式。
l 快递员在快递投递服务过程中,应佩戴N95或KN95口罩和手套,减少直接接触,在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收发快递后要及时做好手卫生。
l 配送箱、车辆、工作服、手机等相关物品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08
上班族
l 公用办公设施定期清洁消毒。
l 乘坐电梯以及与他人不能保持安全距离时需佩戴口罩。
l 控制办公人员密度,加大工位之间距离,减少面对面办公。
l 不带病上班,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09
乘坐公共交通人群
l 出现发热、咽痛、干咳等症状的人员,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l 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打喷嚏、咳嗽时不要摘下口罩。
l 减少与他人交谈,不喝水、不进食,尽量保持安全距离。
l 尽量少接触座位、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设施;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到达目的地后,及时用流动的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保持手卫生。

防疫攻略如上,防癌攻略尽在丁老师新书《直面重疾:肿瘤篇》:

《直⾯重疾:肿瘤篇》是⼀本以讲解恶性肿瘤为主旨的书。作者丁云⽣通过与国内16位知名医⽣对话,为读者系统性地梳理了恶性肿瘤的相关知识。本书分为⼗六节,主要介绍了肺癌、胃肠癌、甲状腺癌、肝胆胰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病理科与癌症诊断、恶性肿瘤常⻅的治疗⽅法等内容。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全⾯地了解恶性肿瘤,以此来预防、筛查、诊治癌症,并合理地进⾏重疾风险的规划。真正做到直面了解重疾、进而远离重疾。
新书正在火热销售!
书籍价格:128元/本,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愿天下无疾,重疾不重!
文章转自: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1213/c14739-32586246.html

为什么很多人年年体检,突然有一天告诉你自己查出了癌症,并且还是晚期?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体检的项目不对,二是体检机构选择错误。
由于大部分的早期癌症,均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只能够通过检查来发现。但是,很多人参加的体检项目并不是专门针对癌症的防癌体检,而是比较粗糙的健康体检。
例如,早期肺癌需要通过胸部CT才能够发现,而绝大多数体检,做的都是胸片检查,胸片是不可能发现早期肺癌的。大肠癌只能够通过肠镜检查来发现,而查大便常规,肿瘤指标CEA均有可能漏诊。食管癌和胃癌,只能够做胃镜才能够早期发现,做B超或者抽血检查是很难发现的。
另外,有一些所谓的体检机构及体检人员,由于经验所限制,对于部分疾病的早期不能发现,也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
丁老师领衔的重疾不重团队一直强调规范早诊,选对医疗机构,选对体检项目,推荐“男5女7”防癌体检,希望能够通过精准的体检助力我们每个人都健康长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