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发布 | 快转给身边需要的人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高血压。

01
高血脂患者健康饮食建议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指出,限制总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是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1. 减少食用油摄入
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的数据显示,每人每天烹调油的用量高达43.2克。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推荐的烹调油在25克以内。所以很多人的油吃超标了。高血脂人群除了要有意识地少油、控油外,生活中家里做菜可以用个限油壶和不粘锅,如果在外就餐时用清水涮一涮,循序渐进地少油、控油,慢慢就能适应少油清淡的饮食。
2. 要严格控制饱和脂肪酸摄入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继而引起动脉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特别强调饱和脂肪酸摄入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内,如果是高胆固醇血症,要控制在7%以内。
这是什么概念呢?注册营养师谷传玲举例,一个无需减肥的白领女性,每日推荐能量为1800千卡,7%对应的饱和脂肪就是14克。300毫升全脂奶+3~4卷肥牛卷的饱和脂肪就高达12.25克,饱和脂肪酸直接超标。
另外“四条腿”的肉要少吃,尤其是牛腩、肥牛、羊肉串、五花肉这样的带肥肉的,都得是尝几口就停,否则饱和脂肪酸也容易超标。至于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的猪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更是碰都别碰,其中棕榈油日常烹调很少见,但油炸类的包装食品却常用,比如方便面、薯片,所以买包装食品时一定得看配料表。
3. 要严格控制胆固醇摄入
指南建议,高脂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200毫克,这又是什么概念呢?注册营养师谷传玲举例,一个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是324毫克,如果每天都吃蛋黄,胆固醇铁定超标,所以高血脂最好不吃蛋黄,或者隔天吃一个蛋黄。
至于胆固醇含量尤其高的动物脑和动物内脏,也要少吃,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个月吃两三次,每次25克左右(猪肝薄薄的两片)。
4. 反式脂肪酸每日别超2克
指南建议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每天不宜超过 2克。反式脂肪,也称为反式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包装食品、烘焙食品、食用油和涂抹食品中。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反式脂肪每年导致50万人因心脏疾病过早死亡。
想要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关键是控制煎炸食物。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解释,这是因为油脂在高温下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另外配料表里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脂末、精炼植物油、麦淇淋的零食尽量不买,因为它要么含有反式脂肪酸,要么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5. 食物多样,每天不少于12种
所谓食物多样是说,每天食物不应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每顿有主食、蔬菜和蛋白,主食每顿2种,蔬菜每顿2种,蛋白每顿至少1种,加餐再吃点水果和坚果,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6. 保证每日25-40克膳食纤维
充足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理由是膳食纤维在肠道可以结合胆酸,带着胆酸一起排出体外,这样胆酸就没法被身体重复利用了,而胆酸是由胆固醇合成的,这就意味着身体动用额外的胆固醇来合成胆酸,于是就降低了血胆固醇的水平。
指南推荐每日膳食中包括25-40克膳食纤维,其中7-13克水溶性膳食纤维。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表示,要达到这个目标,主食必须粗细搭配,增加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尤其推荐各种杂豆比如绿豆、红豆、芸豆,蔬菜每天要吃到1斤,也特别推荐鲜豌豆、鲜蚕豆,这是因为在各类食物中,干豆和鲜豆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明显高于其他食物。②
7. 尽量选择低脂的蛋白质摄入
动物性蛋白适当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肉、瘦肉;奶类可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另外每天要摄入25克大豆或其对应的豆制品,这大概相当于50克豆腐皮或100克豆腐(麻将大小5块)。
8. 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
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这是因为高血脂容易高血压,所以得控好盐。同时,少吃酱油、鸡精、味精、咸菜、咸肉、酱菜等高盐食品。
9. 少吃甜食,尤其是添加糖
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少吃甜食,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约每天不超过50克),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添加糖摄入应更低。
10. 一定要戒烟和限制饮酒
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研究证明即使 少量饮酒也可使高甘油三酯血症人群甘油三酯水平进一步 升高,因此提倡限制饮酒。
02
高血压健康饮食建议

1. 减钠增钾 饮食清淡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增加富钾食物摄入。清淡饮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来源于各类食物的钠盐摄入。
建议增加富钾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的摄入量;肾功能良好者可选择高钾低钠盐。不建议服用钾补充剂(包括药物)来降低血压。肾功能不全者补钾前应咨询医生。
适当选择富含钙、镁的食物。膳食钙摄入不足是我国居民的普遍问题,建议高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钙的摄入。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限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包括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少吃加工红肉制品,如培根、香肠、腊肠等。
2. 合理膳食 科学食养
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合理膳食原则,丰富食物品种,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推荐高血压患者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且深色蔬菜要占到总蔬菜量的一半以上,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
摄入适量的谷类、薯类,其中全谷物或杂豆占谷类的1/4~1/2;
适当补充蛋白质,可多选择奶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
限制添加糖摄入;
减少摄入食盐及含钠调味品(酱油、酱类、蚝油、鸡精、味精等)。
3. 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在18.5~23.9kg/m2(65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患者减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
提倡进行规律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运动,减少静态行为时间。一般成年人应每周累计进行2.5~5小时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1.25~2.5小时高强度有氧活动。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建议非高血压人群(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或高血压患者(为降低血压),除日常活动外,应有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4.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强烈建议高血压患者戒烟。
不饮或限制饮酒。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饮酒者尽量戒酒。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压力管理,可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如必要可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避免由于精神压力导致的血压波动。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5. 监测血压 自我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数值及达标状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坚持长期治疗,自我管理。根据患者的心血管总体风险及血压水平进行随诊。
END
往期回顾
REVIEW
最难治的乳腺癌:三阴乳腺癌
一文了解慢病之王“糖尿病”
中国癌症的特点
以上内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2023-1-12.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