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学祖师华夏面前,意大利出土的2300多年前的青铜器漏洞百出,经不起检验,也改变不了历史



最近,一条来自意大利的考古消息在网上“火”了。
11月8日,意大利考古学家宣布,在托斯卡尼的温泉泥浆中发现了24尊保存完好的青铜雕像,距今2300多年前,预计将“改写历史”。
据悉,这些青铜像包括健康女神Hygieia、以弗所(Ephebos音译,代表17-18岁即将成为公民的青年)、阿波罗及其他代表妇女、孩子、皇帝等等,被誉为1972年来古地中海历史上最重要的青铜器发现之一。


根据意大利官方的说法,托斯卡尼浴场是由伊特拉斯坎人在元始前3世纪所建,浴场的组成除了温泉本身,还包括喷泉、祭坛等功能,是最早发展泡温泉的民族。
青铜雕像上有伊特鲁里亚语和拉丁文所刻铭文,当时一些强大的伊特鲁里亚家族的名字清晰可见。
考古挖掘历时3年,除却雕像以外,还有大量祭品和约5000枚金币、银币和铜币。

根据报道,这些青铜器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地保存在温泉泥浆中。考古考古,连基本的考古学常识都不注重,手套都不套,果然这样的方式很西方。
考古时,对每一件出土文物都现场做好编号,这是最起码的工作,等下看看中国真实的考古现场。


消息一出,网上水军沸腾了,大受鼓舞,立马觉得自己多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然而,有意思的是,笔者翻阅多家媒体的报道,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大量祭品”,各处的报道中多是只提及两样物品:24尊所谓的青铜像,以及数量大约为5000枚左右的钱币(包括金币、银币、铜币)。
也就是说,目前公开的出土“文物”仅有两样,没有别的。
倘若有别的,恐怕会第一时间大张旗鼓宣传吧?
24尊青铜像就已经铺天盖地宣传了,别的只字不提,大体上推测是没有、又或微不足道。
这会儿,肯定有水军会沾沾自喜地说,以前你们不是宣称西方陆地上没有大量的青铜器出土吗?现在这不就有了,打脸吧,疼不疼?
别急,还真不疼。
知道为什么在过去二百多年时间里,西方一直没有在陆地上出土大量的青铜器吗?为什么只能在海里发现?
西方历史中缺失了人类进化链中必然存在的一环:青铜时代,所以想方设法急于补上,但是此前一直都只能从海里捞出所谓的青铜器,不敢在陆地上做手脚,这是深刻原因的,——因为陆地上出土青铜器有着极高的难度,一不小心就经不起经验,闹出国际笑话,贻笑大方。
为了让大家不被轻易忽悠,咱们先来看看何谓“考古”。
考古,即考究古物。考古学,是一门考究古代的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在中国是历史学的分支,而在美国和加拿大被视为人类学的分支之一,在欧洲则主要被当作一门独立学科,又或是History的一部分(极少数国家)。
中国人把英语的History一词翻译成历史,是大错特错的。追根溯源,这是小日子犯的错。 
我们拿来主义,全盘吸收,不辩真假,跟着被带到了阴沟里,直到今天,都鲜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日子这个译法是极其错误的。 
西方没有信史,所以在西方的语境中,他们的History是放在文学里边的。迄今为止,西方历史学不能单独授予学位,也没有历史学的学位,没有历史学学科这一大类。西方所有学习历史的人,从本科到博士,授予的都是——文学学位。
昆羽继圣,公众号:昆羽继圣西方History是文学演义:现代人类文明起源于《易经》,但近代华夏却被出口转内销的异物污染了,文字、生活都发生了突变。
明白了上述背景,才能理解为何西方主要把考古单列为一门学科,又或是列入人类学范畴。只有极少数国家,按照以前的理解,仍旧把考古列为History下面,而History又是列入文学范畴、授予文学学位的。
没办法,因为考古这门学问也是起源于华夏。
考古学旨在根据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中国是全世界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的国家。
元始前4世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洛阳建起了一个“守藏室”(博物馆前身)。
东汉时,出现“古学”名词,泛指研究古代的学问。
北宋时期,诞生了一门专门研究青铜器和石刻的学问,名曰“金石学”,——这便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此时“考”、“古”二字开始连在一起使用。
著名词人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赵明诚(1081年-1129年,字德甫,又作德父),便是金石大家。
宋代的金石学研究颇为发达,陆续涌现许多古代金石研究的著作,譬如,北宋元祐七年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绘有器形图,还记录了每器的名闻、尺寸和出土地点)、刘敞的《先秦古器图碑》和《先秦古器记》、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的《集古录》,以及赵明诚的《金石录》等等。
考古图


宣和博古图


集古录

赵明诚《金石录》,研究历代青铜器(包括铭文)和石刻的专著哟,意大利出土的青铜像上也有铭文呢,不知道能否经得起比对?



2020年9月21日,人大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梅田应邀前往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做了一场专场讲座,题为《死亡考古学—关于墓葬考古研究的一点思考》。
且来看看李教授对于考古是如何介绍的:
《文选祭古冢文》记载,刘宋元嘉元年,彭城王刘义康在整修东府城时发现了一座古墓,不见封土,无砖瓦,冢内有一椁二棺,棺上有图画而不可识,又有木俑二十余件,五铢钱百余枚,并有甘蔗、梅、李等果实残骸,未见墓志。
时人对这座古墓非常陌生,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还是以礼重新安葬,以豚酒祭之,还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生自何代?曜质几年?潜灵几载?为寿为夭?宁显宁晦?今谁子后?曩(nǎng,以往)谁子先?功名美恶,如何蔑然?
这些疑问是对墓葬主人生命历程的追问,也是今天一般公众面对一座古墓时的好奇,当然也是我们今天发现古墓后首先要追问的问题。
由于我们今天有了很多可供参照的墓葬材料,可以轻易回答南朝人的一些疑问:它很可能是一座西汉时期的竖穴土坑木椁墓,墓主的社会身份还较高。
如果我们有机会对出土的棺画、木俑、遗骨、果实残骸等分析鉴定,还会得到更多与墓主生命历程有关的信息,就像我们对马王堆一号汉墓的了解一样,不但知道了墓主的名字、死亡年龄、生前社会角色、家族关系、食谱,甚至对其生前的疾病和死因都可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随着考古工作的精细化和提取信息手段的不断提高,对墓葬的这些“自然属性”的了解并非难事。
但是,我们的“考古学式的追问”远不只此,除了知道“有什么”、“是什么”,还需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要解释这种处理死亡的方式背后的社会、信仰根源。
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墓主人的个人角色,还要看到他/她所处的时代;不仅要“透物见人”,更要“透物见社会”;不仅要关注物质文化,还要考察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仅要了解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死亡,还要解释千差万别的丧葬模式体现的社会复杂性和文化多元性。
……
了解了考古学的背景知识和研究内容后,先来看看中国的考古和出土文物是什么样的,以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多)和曹魏大墓为例来作说明。
一、海昏侯之墓
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之孙,西汉第二代昌邑王,出身高贵,地位非同一般。海昏侯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
2011年,南昌某文玩市场上出现了一条纯金打造的大金龙,开价1000万。

这条金龙便是来源于海昏侯墓葬。盗墓贼光顾海昏侯墓地时掘地15米,挖走了这条金龙,仅差5厘米,便能真正进入墓中。
此后不久,南昌传出古墓被盗的消息,东窗事发。当地一位名叫裘德雨的村民,上山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口深井,怀疑是盗洞,随后报警。警方迅速封锁现场,通知文物部门,等待考古专家进场。
此后,历史多年,考古发掘出了一万余件(套)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
2015年11月14日,墓中出土一组漆器屏风和两块马蹄金。
2015年11月15日,墓中出土10余吨铜钱。(意大利出土的才5000枚)

2015年11月17日,墓中出土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子,以及大量的黄金器具。

2015年12月8日,墓中出土一把长达80厘米的玉制宝剑。
2015年12月14日,墓中出土一个葡萄大小的琥珀,琥珀当中有一只小昆虫。
2015年12月20日,主棺第一层盖板被打开,内置大量的马蹄金和玉器。
2015年12月22日,主棺内外棺中间发现多块金板。
2015年12月25日,墓中出土33枚马蹄金,15枚麟趾金,以及20块金板。
……

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不仅有孔子的文字,还有孔子的画像(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此外,还出土了5000枚竹简,上面记载了《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六博棋谱》等文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
看看海昏侯墓葬的发掘现场,同样的发现古代钱币,手套、编号……这是专业考古的基本步骤。反观,意大利所谓的考古现场,手套没有,编号也没有,呵呵。2000多年的青铜器出土时居然那么新,这做旧的手法连潘家园都比不上。


看看海昏侯出土了多少种类的陪葬品?一万多件(套),种类多不胜数,反观意大利2300年前出土的文物,品类简单得可怜,仅有青铜像与钱币,其他的提都没提。
二、曹魏大墓
如果认为海昏侯墓葬太丰富了、没法比的话,那么,再来看看墓葬少的曹魏大墓。
近日,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举办“洛京风华——洛阳出土汉魏文物展”,引起轰动,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楬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石楬上有漂亮的隶书文字。
2015年7月,洛阳西朱村的村民在迁坟过程中偶然发现了曹魏大墓。随后,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长期发掘,共发现大型墓葬两座。
一号墓规模宏大,虽然被盗严重,仍然出土了600余件文物,包括陶器、铁器、铜器、漆木器和少量玉石器、骨器等(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价值的是327件石楬。“石楬”便是在石片上刻字,类似说明牌,为题署之物。研究人员将其分为车马兵器、乐器、坐卧具、衾被枕席、日用杂具、丹药用具、储物容器、饮食炊具、服饰、梳妆用具、游戏玩具、文房用具等十几类。
曹魏大墓是继曹操墓、曹休墓发掘之后,曹魏时期墓葬考古的又一次重要发现,确认了曹魏高平陵陵区之所在,后被评为中国社科院2016年度六大新发现之一。


这些石楬承载的文字信息,让后人可以直观地了解当时曹魏时期皇室成员的随葬制度和丧葬观念,例如,其中有一块石楬上书:
“七寸墨漆画金带梳具一盒,金错镜、丹缣衣自副。”
说明这是一个梳妆用具。而墓葬中恰好就出土了一件金错镜,与石楬的记载互相吻合。

三、流行薄葬的宋代墓葬
如果觉得曹魏大墓也没法比的话,那再降低一下标准,看看流行薄葬的宋代的情况。
北宋晚期,蓝田吕氏是陕西西安的名门望族。宋哲宗时,蓝田吕氏中出了一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吕大防,其兄弟四人皆是北宋晚期名士,人称“吕氏四贤”。
吕大忠与吕大钧是金石学家,也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
吕大临是著名的古器物学家,如前所述,其所编纂的《考古图》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鼻祖。
意大利出土青铜像上不是号称刻着强大的伊特鲁里亚家族的名字吗?
蓝田吕氏也是望族,大家应该都差不多吧?
在薄葬的风气下、在墓地遭到盗贼光顾且一半陪葬品被盗的情况下,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蓝田县五里头村的蓝田吕氏家族墓地仍旧发掘清理出了700余件(组)文物,包括陶、瓷、石、铜、铁、锡、银、金、漆、骨、珠贝类,皆为实用器,其中仅砖、石墓志铭就有24合。
下图所示,为蓝天吕氏墓地中出土的明器三彩马。所谓明器,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实用物件的仿制品,包括生活用具,以及一些仿制人形的俑类。

惠陵粉彩女俑

吕氏家族墓葬中出土的瓷器


根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从事田野考古二十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宋元墓葬、唐宋城市遗址和浙江瓷窑址)所著《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一书前言的介绍:
“南宋墓葬,从皇陵、勋臣贵族到一般士庶,无论地下墓室、随葬品、墓园和墓地形态,均较汉唐五代时期有巨大变化,并由此奠定明清乃至近代墓葬的制度和文化基调。
棺椁的结构营造、随葬品的种类组合、墓园的平面布局、墓地的形势卜址、家族墓地的规划理念,墓葬既是建筑营造、器物生产等技艺演进的展示空间,更是丧葬礼俗、堪舆术数、宗教信仰、家族伦理等。”
金坛大汶村宋墓布局及出土金属器、漆木器

既然东西方的都是名门望族,自然可以用同样的标准和眼光来审视意大利出土的24尊青铜像和钱币,那么,一系列问题就来了。
1、浴场中为什么会埋青铜像?其反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注意,千万别说耶酥哦,距今2300多年前,那就是在耶酥诞生之前。耶元纪年起始对应的是汉平帝(元始前1年-元始6年在位)即位之年。
2、青铜像上既然刻着强大的伊特鲁里亚家族的名字,敢问18世纪以前的文献中是否有提及这些家族?还是19世纪以后才冒出来的?
这些家族的墓地何在?是否有相关考古发现?比如,棺椁的结构营造、随葬品的种类组合、墓园的平面布局、墓地的形势卜址、家族墓地的规划理念、墓地形制(涉及的一系列文化以及演变)等等,又反映了怎样的丧葬礼俗、宗教信仰、家族伦理等文化内涵及历史流变?
敢问该家族的世系谱有没有?2300多年前的社会礼俗又是怎么样的?
3、同时出土的,是否还有其他物品?如果有,是否能够接受多种方法的鉴定和测定?


青铜器的测年方法,一般是按同时出土的其他东西测算。一处遗迹怎么都有点碳基有机物留存,比如粮食、种子、骨头等等,哪怕烧成灰的木炭都行。因此,从遗迹出土的文物,往往纷繁复杂,考证极其详细,想要造假面对的工程量难如登天。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埃及法老可以动用数万、数十万人力和庞大财力去修建金字塔当墓室,却无法制造几十斤重的青铜器来陪葬,直接跳过了人类必经的发展过程——青铜器时代。
4、出土的青铜器像反映了当时何种工艺水平?
其制造工艺和流程如何?是否具备相应条件?此前,有没有关于当时青铜器物的著作,以何种方式保存?金属的冶炼工艺、冶炼专著有没有?
有没有相应的模具?模具工艺从何而来?
如何制造高温?
冶炼青铜需要的热度要达到一千度左右。这样高的温度,普通燃料达不到,至少得是木炭(千万别说是石油或煤炭,这两样都是中国率先发明并应用的),还必须要有类似鼓风炉的设备。相关的设备在哪里?
但凡金属冶炼、陶瓷烧制,无不需要高温以及高温容器,而产生高温则必须依靠鼓风设备。因此,先进的冶炼技术,必须建立在先进的鼓风设备的基础上。

《仿宋院本金陵图卷》中有一个冶炼鼓风的器具,名曰“ 鞲(gōu)鞴( bài)”,上图放大后查看如下:

西元(元始)997年,辽代僧人释行均编写汉字字典《龙龛手鉴(镜)》,其中“革部”注曰:
“鞴( bài),吹火具也。”

5、关于出土的5000余枚金币、银币、铜钱,铸造模具在哪里?
除了相应的冶炼工具,制造钱币还需铸造模具,请问意大利的铸造模具工艺如何?铸造模具有出土吗?在哪里?
战国刀币,成白刀币。

中国成白刀币模具

6、青铜像上的文字是2300多年前,表音文字在没有印刷术固定其字母组合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变化,这个文字迄今是否仍旧流传?如果流传至今,凭借什么手段得以保存至今?如果已经断绝,那么,在没有字典、没有相关语言学史料的情况下,如何释读?如何知道上面记载着某些强大的伊利亚特家族的名字?
要知道,现在才过了仅仅几百年,莎士比亚时期的早期英文已经没有人认识了。


7、以为在浴场出土青铜像就可以避开墓葬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吗?可是,既然是温泉浴场,温泉是什么?
一般而言,温泉的形成需具备下列三条件:
地下必须有热水存在;
必须有静水压力差导致热水上涌;
岩石中必须有深长裂隙供热水通达地面。
温泉中主要的成份包含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依据这三种阴离子所占的不同比例可分为氯化物泉、碳酸氢盐泉、硫酸盐泉,其中以硫酸盐泉为多。
有的温泉晶莹剔透,有的温泉浑浊;有的温泉清凉可口,有的温泉苦涩;人们心旷神怡,有些温泉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让人掩面逃窜。是什么因素导致温泉水的色、香、味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这是由于不同温泉水的化学成分不同所致。
温泉水中溶解有各种化学成分,它们以阳离子、阴离子、络合离子和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常见的阳离子有钠、钾、钙、铁、锰、铝和氢离子。氢离子浓度虽然不大,但具有腐蚀周围矿物岩(又称围岩)的能力,引起温泉水与围岩长期接触的变化,大部分岩石中原有的矿物质可能会完全分解消失,变成另一种新的矿物质。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黄石公园西北角的一处盆地中有一个神奇的温泉,名曰牵牛花温泉。
牵牛花温泉直径大约9.8米,因为早期该温泉的泉水含有丰富的铜离子,所以远远望去,泉水呈现湛蓝色,仿佛是一朵盛开的牵牛花。

现在,牵牛花温泉已经不再是蓝色,大多数情况下中心位置呈现绿色,边缘位置呈现黄色。究其原因,是因为那里的人干了一件傻事,导致其发生了大变样。
很多西方游客认为牵牛花温泉十分神圣,于是就习惯性地往泉眼中抛硬币祈福,久而久之大量的硬币就堆积在泉眼底部堵住了一些泉眼。如此一来,本身泉水是活水,堵住之后水流就变缓慢了,然后水温也逐渐下降,最后导致大量的藻类在水中繁殖,于是蓝色的泉水就变成了绿色的泉水。与此同时,硬币也和泉水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泉水的成分被改变,在边缘处变成黄色。

噢,原来温泉是具有腐蚀能力的啊。金属在温泉中长期浸泡是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啊!
那么,意大利出土的这5000枚金属硬币,在充满温泉的淤泥中浸泡了2300多年,居然没有受到强烈的锈蚀和腐蚀?那可是2300多年啊!
无论青铜人像还是铜币,表面似乎都没有什么铜绣,反而栩栩如生,细节呈现非常到位,有的甚至完好如初,铭文和头发的纹理清晰可见,这与华西出土的青铜器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绿色铜锈大相径庭。
商兽面纹青铜贯耳壶,出土时锈迹斑斑

商兽面纹扁体,出土时锈迹斑斑

司母辛觥,1976年出于殷墟妇好墓(M5),也是锈迹斑斑

亚长觥,2000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M54,锈迹斑斑

此外,意大利挖出来的青铜器所呈现的人物神态、面貌、服饰等等,居然与现代人像雕塑差不多。难道,2300多年前的社会与现代社会一样?衣饰、发型、生活习俗都与现在一样?
难道,历经2300多年的历史发展,意大利的社会文明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以前相比,丝毫没有什么进步?
如今,死海古卷经不起检验,已经沦为笑柄,没想到,有人豁出去了,还真敢这么干。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到顶部